古代“茶马互市”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Posted 茶叶

篇首语: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茶马互市”是什么时候兴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茶马互市”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茶马互换制度是怎么样的?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马互市是从唐代伊始,经历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历史,也是自唐代开始贯穿千年汉藏关系的一个重大事件。

茶马互市的缘起

藏族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他们基本上都是以游牧业为主,主食也均是奶制品,这种生活习俗容易导致不容易消化。

因而他们急需茶叶,帮助消化,解乳制品中的腥气,茶叶也就成为了藏族人生活的必需品。

藏族人在唐代以前是大多没有饮茶习俗,而在中原地区饮茶习俗则是自古以来存在。

茶,最早是出现在蜀地,慢慢传到了中原地区,经历过汉魏六朝的发展,开始盛行。

唐朝时期,人们的饮茶风俗逐渐传播,少数民族在和唐王朝交往过程中,发现中原人的饮茶习俗,便引到了吐蕃地区。

中原人生活的地区是农耕地区,对于马匹的需求量比较大。

如此一来,汉藏双方各有所需,茶马互市开始出现。

当然,茶马互市并不是仅限于以茶换马。

陈泛舟以为:

“茶马贸易是内地人民用茶、盐、布帛、铁器等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同边疆牧区人民交换马匹及畜产品的一种集市贸易活动。”,

当然它发展为一种制度,是和政府的干预有着极大的关系。

茶马贸易制度始于唐朝,盛在宋朝,兴于明朝,而经过宋朝的发展,虽然在元经历过一个小断层,但是明朝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明朝的统治者对茶马制度的发展已经不像之前一般,而是带着更加浓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的来重新对茶马贸易制度进行改革,政府对其进行高度的垄断状态,朝廷的高度垄断也使得弊端不断显现,逐渐衰落,到了清朝走向了终止。

茶马互换制度

明朝的茶马互换制度几乎达到了极端垄断的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元末明初战乱影响产茶量的减少,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孤立远在漠北的蒙古,维护自己的统治。

明代的茶马互换制度主要由四个体系组成。

1、榷禁制度

通过这个制度,明廷隔断了茶叶与民间商人的联系。即使商人购买茶叶的时候,也不能通过茶农,而是直接通过朝廷,商人要想贩茶,那必须向朝廷交钱二百才能得到一张卖茶通行证,而每张卖茶通行证只允许贩卖茶叶一百斤,而没有这个“茶引”通行证的话,卖茶叶就形同于走私。

在汉中地区,明廷完全禁止私贩的运行。

对于茶园,有主茶园:

“每十株,官取其一,民所收对无茶,官给直买之; ”

无主茶园,则由当地军士薅培,及时采取,“每十分为率,官取其八,军收其二。每五十斤为一包,令有司收贮,令于西番易马。”

2、茶叶贸易机构

茶马贸易的主要机构之一,茶马司,其主要职能是收购来自产茶地区的茶叶,然后在交易的时间以茶换马。参与各种关于茶马交易的活动,每年年终的时候,茶马司需要将一年的易马总数向兵部汇报,然后上奏皇帝。

茶叶收贮机构:主要是辅助茶马司的工作,就是茶叶的收购和储存的机构。

茶叶运输体系:为了保证茶马之间更方便的交易,出现了转运司,茶运所,负责茶叶的运输。

“巩昌府至三茶马司,复由递运所三路分运,计三十站,每处设茶夫三十名。”

3、茶叶巡查机构

这个机构的设立主要是防止茶叶的走私,还有官员徇私舞弊的,相当于一个监督机制,加强对茶叶走私的打击。

茶马贸易的发展

茶马贸易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自由贸易到垄断贸易靠拢的过程,而“金牌信符制”则是茶马贸易达到完全被政府垄断的一项重要政策,但是这也是发展的重要弊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朝廷对茶马贸易的完全垄断也弊端显露,而朝廷不得不进行改革。

首先是走私问题,人的欲望都是无穷无尽的,而朝廷越垄断什么,越禁止什么说明这个东西就会给人带来无尽的财富。

明朝垄断茶马贸易,并且是政府完全垄断的情况,说明这个生意的利润是巨大的。不仅仅是商人,而且富商也免不了和朝廷的官员相勾结,边境的普通民众也不惜冒着砍头的风险来进行这项交易。像是洪武三十年“驸马都尉欧阳伦“尝遣家人往来陕西贩茶出境货鬻,倚势横暴,所在不胜其扰。”

私贩收购的价格可能大于朝廷,所以茶农就会将质量好的茶叶卖给商贩,而朝廷收购的茶叶均是质量低劣的,所以西番人宁愿将马卖给商贩也不愿换给朝廷,朝廷茶马贸易受到很大冲击,并且收购不到质量上乘的好马,对军队战斗力也产生不好的影响。

其次是运输难度比较大,从蜀地,汉中地区运到青海,甘肃,西藏等地,因为其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导致运输难度比较大,民力不足,民力身体素质教差,加上周围的流寇抢劫比较严重,所以“边报未宁,民多馈运,无功而返”。

还有就是茶马比价失衡的问题,前面讲到的因为战乱的原因,茶叶产量本来就低,加上茶叶储存环境的原因,容易坏掉,所以能真正送到西番的茶叶少之又少,供不应求,就会提高茶叶价格,所以茶马的比价失衡,这就会刺激民间商业,茶马走私业的发展,因为他们的茶叶质量上乘,且价格低廉,比官茶要好的多,朝廷也收不到质量好的马。

面对茶马互换制度出现了诸多问题,朝廷开始着手调整其中不合理的制度。

首先是废除了金牌信符制,金牌信符制在洪武年间开始实行,但是因为朱元璋死后靖难之役的爆发,朱允炆可能也并没有对这个制度有效使用,所以史书也并没有记载,到了成祖时期才又重新恢复,但是也没有达到想象中的效果,在永乐十四年后废除。宣德年间再次复兴,又再次废除,金牌信符制也随着大明王朝的由盛转衰而逐渐衰落,茶马互换制度也随着出现的诸多问题而逐渐衰颓。

其次是榷禁制度的调整,为了保住这个茶马互换制度,抑制走私的情况,朝廷也放宽了榷禁制度,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民营的发展,但是对于官营茶业,对于朝廷茶马互换也产生了很大的威胁。嘉靖万历时期还整顿茶马,茶马改革,等等。

茶马制度垄断的原因

经济原因

明初茶叶产量较之宋代又大幅度的减少,因为宋末经过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战乱,有的茶园已经无主,产茶业一落千丈,尤其是明代初年,经历过战乱,加上宋代的战乱,产茶量减少,汉中产的茶叶全部被官收购,即使如此,其供求关系来看,产茶量和贸易需求是供不应求的关系。

据记载,洪武年间四川地区和汉中地区的产量有一百万斤,和宋朝三千万斤的产茶记录几乎是天差地别的。这个原因是从宋代战乱开始,加上元末战乱,其产量一直得不到恢复。

既然供不应求,那茶叶的价格必然是要上涨的,经过唐宋时期,茶叶在吐蕃的贸易,他们对茶的需求量必然是增大的,因为他们的习俗原因,喝茶对他们极为有好处,所以到了明代,经过唐宋的发展,他们对茶的需求已经到了“得之则生,不得则死”的地步,所以市场大,朝廷又要从西番地区大量购得战马,所以明太祖不顾市场的规则,开始实行“茶贵马贱” 的政策。因为统治者认为,茶叶是他们必不或缺的生活必需品了,既想从人家那边大量购买战马,而自己这边的茶叶生产力有限,就只能提高茶叶价格,垄断茶叶的生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又可以通过这个更好控制西番地区。

而“茶贵马贱”这一政策的实行,为了保持利润的最大化,所以朱元璋也不得不打击走私活动,禁止商人私自进行茶马互换交易。

政治原因

其实在元末明初的时候,中原地区和西番地区的贸易往来比较频繁,其往来不仅仅局限于茶马贸易,还有他们的犀牛,毛毡等等中原没有的,而中原也将丝绸,茶叶,盐铁等等进行广泛的交易,这样不仅仅使得明朝的商品经济发达,中原与西番地区友好往来,朝廷的财政收入也是增加的,可是偏偏政府却垄断了这层往来,除了以上经济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治原因。那就是“以茶驭番”政策。

元朝灭亡之后,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对明朝不断进犯,像是鞑靼和瓦剌成为明朝的心腹大患,像是明英宗便被瓦剌抓去当俘虏,而蒙古族远在漠北地区,地广人稀,不能占领,只能削弱,而北方少数民族地区正是冲突最易发生的地区,漠北地区的蒙古还有青海,西藏等西番地区,所以明朝吸取汉武帝结交好西域地区“断匈奴之臂”的办法,目的就是将蒙古孤立起来,“以茶驭番”便是其主要手段。

“国家设立三茶马司,收茶易马,虽所以供边军征 战之用,实所以系番人归向之心。盖西边之藩篱,莫切于诸 不得则死。番 ;诸番之饮食,莫切于吾茶。得之则生, 故严法以 禁之,易马以酬之。禁之而使彼有所畏,酬之而使彼有所慕。此 所以制番人之死命,壮中国之藩篱,断匈奴之右臂者,其所系诚 重又大。而非可以寻常处之也。”

“以茶驭番”政策来源于唐代的羁縻政策,但是较之更有针对性,朝廷控制茶叶的目的就是防止蒙古人通过某种渠道获取茶叶,卖给西番,那样西番的茶叶来源便从多渠道获取,那明朝战马的数量和质量便乎大打折扣,就会给蒙古可趁之机。

其实自明中叶以后,随着明朝的由盛转衰,官营的茶马贸易也呈现出由盛转衰的趋势,尽管统治者想尽办法维护这一制度,但是总有弊端显现出来,榷禁制度的放宽,走私更加严重,那私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采购茶叶的质量也会越来越上乘,那么官方收购的茶叶便是劣质的,而榷禁制度放宽就是为了避免走私,但是情况只会更加严重。而这一贸易体制只能在种种弊端中苟延残喘,到了清代更加衰颓,最终亡于雍正朝。

相关参考

历史上的“茶马互市”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茶马互市”起源于唐宋,是中国西部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往来。茶马互市雏形大约起源于公元5世纪,南北朝时期。唐代时逐渐形成了规则,宋朝时进一步完善,甚至设置了“检

茶马互市促进了中国产茶区茶叶的种植,甚至于茶叶制作技术的发展

本文系作者旧梦离裳影视的独家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润至康熙四年(1665年)裁去陕西苑马寺各监,康熙七年裁去茶马御史归甘肃巡抚兼理。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兰州出现「”无马可中”的局面,清政府将甘

论嘉靖年间与蒙古的朝贡问题

从整个明朝来看,大明帝国对于蒙古一直保持着两种谈话方式:朝贡和战争。而在嘉靖时期,大明帝国和蒙古人的战争却一直贯穿其中,除了嘉靖三十年短暂的茶马互市,基本上双方边界都是保持着刀光剑影的紧张态势。明朝疆

家训文化是什么时候兴起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家训文化是什么时候兴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士大夫家族里,家训和族谱是两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讲究宗族血缘关系的封建时代,如果说族谱是大家族维系其发展

为什么纳粹思想能在德国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进入了一个混乱的时期: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人们在痛苦和饥饿中挣扎。这个时候一个奥地利人正在苦恼着德国的事,这个人就是希特勒。希特勒这个人带有明显的族权倾向性,他认为一切痛苦的根源

晋商、徽商、浙商等为何都兴起在明朝,而不是经济更发达的宋朝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单单一幅《清明上河图》就能充分展现宋代经济的繁荣程度。而明代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甚至在中学的课本里都是封建专制集权加强,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扼杀资本主义萌芽的朝代。宋代

古代一种刑罚,上官婉儿受刑后在上面刺了朵梅花,显得更加妩媚

酷刑在世界上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起源于古埃及,最初是奴隶主用于对付奴隶的一种残忍手段,而在我国,早在尧舜时期就已经有了对酷刑的记载,黥面和劓刑就是在那个时候兴起的。到后来,随着统治者权利的加大,这

夫余与高句丽

夫余是历史上东北腹部地区第一个建立政权的古代民族。它的兴起,是伴随着夫余国的建立才为中原人所知的。关于其兴起过程,今所见资料最早是东汉王充在《论衡?吉验篇》中追叙夫余国来历的传说,后为《魏略》转载。大

春秋时期秦国的兴起和壮大

  ■秦国的兴起>>  一、周王室对秦国的影响>>  秦国的兴起与周王室是有很大关联的。其中有一个原因很简单,因为如果周王室不让嬴姓立国于秦地,那么秦国也就不存在了。也就是说,周王室对于秦国的首要影响

民主革命的兴起

民主革命的兴起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中华民国的建立不同于此前中国的君主王朝,它是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共和国家。19世纪末年,由于清朝腐败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