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瓦剌部落有多生猛

Posted 皇帝

篇首语: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土木堡之变”瓦剌部落有多生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土木堡之变”瓦剌部落有多生猛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明朝瓦剌部落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土木堡之变之前,瓦剌跟明朝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两国领导层也先和英宗还是希望彼此友好的,但两国稳定的友好关系硬是被下属给破坏了。

明正统十四年(1449)二月,瓦剌来给明朝政府进贡了。

汉家的皇帝自古以来都是死要面子,说是进贡,其实就是高价购买。

不管是哪个部落,只要我鞭长莫及,只要你名义上认我是老大,向我以进贡的名义卖货,我就给你高价,反正是纳税人的钱,随便给。你赚里子,我赚面子。

说这时候也先的使者来了,要进贡马匹。英宗大喜,大笔一挥让宦官王振给他们赏赐。

王振打算按人给瓦剌使者赏赐,一点数发现这个外交使团很不老实,首先是他们虚报人数(实际2000人,诈称3000人),同时以次充好,带来的贡马质量参差不齐。

王振也不是省油的灯,削减谎报人头,往下狠压价格,只给原来定价的五分之四,猛宰瓦剌使者,惹得瓦剌大怒。

1449年七月,瓦剌领导也先统率各部,分四路大举向内地进犯。明军多年没有打硬仗,一触即溃。

万分危急之下,明英宗御驾亲征,被瓦剌打败于土木堡,自己还成为战俘,明朝精兵也损失殆尽,史称土木堡之变。

瓦剌这一来受到鼓舞,心说干脆一鼓作气给大明个深刻教训,向前进一步多赚点抢点。同年十月,瓦剌大军兵围北京,企图一举占领北京。

当时朝中文武百官确实有人建议迁都,但在主战派于谦的带领下,稳定了军心,北京全城军民同仇敌忾,瓦剌大军碰得头破血流、伤亡惨重。不得不灰溜溜撤军,连跟明朝和亲的要求也被拒绝。

这也先也没有用屁股想想,仗打败了,尽管你手里还捏着前任皇帝这张废牌,但你还有和谈的资格吗?也先挨打之后,大脑里的水也被控干净,从此彻底清醒过来,觉得自己没有战胜明朝的势力。既然打不过,那就还做好邻居。

在土木堡之战一年后,也就是1450年,瓦剌就向明朝示好,把英宗送回国。

那边瓦剌没有底气,明朝这边也不是那么自信,局势也不大稳定,实力也不是很强。看到瓦剌示好,这边也是求之不得,双方就停止敌对状态,恢复友好关系,开始贸易往来。

世界上的国家大概有两种,有的国家有了外患,国内反动势力就蠢蠢欲动,开始捣乱。

有的国家则有了外部战争的时候,全国一致对外。外部没有危机之后,内部就开始摩擦,瓦剌就是这样(当然,瓦剌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国家)。

瓦剌与明朝和好之后,各部落开始内斗,矛盾激化。

蒙古部落的脱脱不花汗跟也先开始争夺霸权,矛盾迅速激化,发展到兵戎相见。

景泰二年底,脱脱不花汗率先出兵征讨也先,也先和脱脱不花汗的弟弟阿噶巴尔津济农联手,大败脱脱不花汗大军,脱脱不花汗只剩率数十人逃走,自己的妻妾和子女被也先尽俘虏。

这期间,明朝政府并没有坐山观虎斗,而是在背后煽风点火,积极支持瓦剌的统一大业。

在此情况下,也先父子很快就兼并瓦剌各部,成为对西部蒙古的霸主。经过不懈努力,也先家族打败阿鲁台,迅速统一了东蒙古,蒙古地区出现了暂时统一。

这时候的蒙古,已经成了气候,达到了元朝灭亡后的最盛时期。

它的领土西到中亚,东达朝鲜,北接西伯利亚南端,南和明朝接壤。而这时候的瓦剌对明朝没有敌意,而且双方还能友好相处。

也先汗在蒙古文史籍中全称叫"大元田盛(天圣)大可汗",建年号"添元"。景泰四年(1453)十月,也先专门派出使者到明朝皇帝那里报喜,告知自己当了大可汗(皇帝),并告诉明朝皇帝说:"往者元受天命,今已得其位。尽有其国土、人民、传国玉宝。宜顺天道,遣使臣和好,庶两家共享太平。"

但明朝皇帝看来,自己拥有中原地区,才是天下老大,蒙古那里只是蛮夷,再说明朝亲手灭了元朝,怎会允许也先以元朝继承人自居建立的政权,再去“添”一个“元”?

"添元"?还是添堵吧!

因此明朝皇帝心里也不爽,对也先建立的政权也充满警惕,唯恐他们会卷土重来,立即停止了对他们的支持。不做不死,也先没有了明朝支持,也没有蹦跶多久,在景泰六年被部下暗杀。

也先死后,瓦剌部落出现疲态,继而分裂,走向衰落。

虽说也先之后一个半世纪后,瓦剌一个分支哈剌忽喇(准噶尔部)兴起,瓦剌其它几个部落归顺了后金。但兴起后的瓦剌已经进入后瓦剌时代,不再沿用瓦剌这个名字。到了17世纪八十年代,准噶尔部再次崛起,建立准噶尔汗国,国土一度达到700万平方公里。

这个庞大的帝国兴盛了不到一个世纪,就再次衰落。1760年,准噶尔汗国被清朝所灭,成为历史。

相关参考

土木堡之变后,为什么瓦刺很容易就放回了明英宗朱祁镇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由于瓦剌部落的挑衅,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明英宗朱祁镇决定亲征。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而等待他们的却是灭顶之灾。大军行进到土木堡一带,遭到了瓦剌骑兵的突袭,几乎全军覆没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 土木之变为什么不杀朱祁镇

  朱祁镇明英宗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但是第二年他又被放了回来,回来后他发动夺门之变又复辟了。那么瓦剌首领也先为什么不杀明英宗呢?  土木堡之变的真相  其实,土木堡事件的产生是由于明朝内部的不和谐而

物质交易解决战争 土木堡之变后北京保卫战

明英宗本人被俘,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土木堡之变”,跟“靖康之变”有一拼,皇上都被人逮着了。瓦剌首领也先,自称大元天圣可汗,想恢复大元江山,率十万大兵南下,直抵北京。于是,爆发了气壮山河的北京保卫战。土...

土木堡之变有什么影响 土木堡之变的时间

明朝土木堡之变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土木之变”。土木堡之变时间为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的地点是今天的河北怀来东,具体是指明英宗当时听信其宦官王振的提议,不顾大臣的反对,御驾亲征瓦剌,最终惨败,

明朝历史 土木堡之变遗址介绍

土木堡之变遗址介绍几百年前大明王朝发生过一次土木堡之变,此次明朝在与外族瓦剌的斗争中全军覆没,众多良将战死,明英宗自己也被俘走。但是到今天,鲜有人知道当年的土木堡之变发生在今天什么地方,那明朝土木堡之

历史军事 土木堡之变的时间 土木堡之变有什么影响

明朝土木堡之变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土木之变”。土木堡之变时间为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发生的地点是今天的河北怀来东,具体是指明英宗当时听信其宦官王振的提议,不顾大臣的反对,御驾亲征瓦剌,最终惨败,

明朝历史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结局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结局土木堡之变历史真相揭秘1449年的土木堡之战进军、回师及瓦剌伐明路线图北京保卫战【土木堡之变明英宗结局】土木堡之战,要先从明军荒唐的战前准备开始说起。正统十四年七月十六日,明英宗率

历史军事 土木堡之变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是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明英宗平日里对宦官王振言听计从,王振不顾王直等朝臣反对,鼓动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由于准备仓促,途中军粮不继,军

明朝 土木堡之变

土木堡之变在一片布满死者尸体的开阔地上,几个瓦剌兵从草丛中拉起一个身着黄色铠甲的俘虏,送到帐中,一看,他竟是当今大明皇帝朱祁镇。堂堂的大明天子,是怎样成为阶下囚的呢?大宦官王振王振,山西蔚州(今河北蔚

土木堡之变 古代战役介绍

土木之变,亦称土木堡之变,是指发生于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北征瓦剌的惨败事变。明英宗平日里对宦官王振言听计从,王振不顾王直等朝臣反对,鼓动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由于准备仓促,途中军粮不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