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六国联合群殴秦国 为什么总喜欢盯着函谷关扣关

Posted 潼关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战国时期六国联合群殴秦国 为什么总喜欢盯着函谷关扣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战国时期六国联合群殴秦国 为什么总喜欢盯着函谷关扣关

打秦国为什么总选择函谷关,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也不是必须得走函谷关或潼关,主要是因为在这里扣关,打得大仗比较多。

特别是战国时期,六国群殴秦国,最喜欢盯着函谷关打大仗。但是,几乎没有一次能够扣关成功的。

所以,也就给了历史这样的印象:古人进攻关中,必须要走函谷关或潼关;而且函谷关或潼关,真得好难打。

除了函谷关或潼关外,还有山西的蒲坂渡口,山西军阀往往从这里入关;陕西商洛的武关,刘邦就是从这里入秦的;陕西宝鸡的大散关,还是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干得就是大散关。

另外还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后扫荡匈奴、进入河套地区,试图翻越北山山脉、攻入关中。赵武灵王的战争想象力很强大,但是执政想象力同样强大,科幻一般的想象力就把自己给玩死了,所以也就没能给后世将军们打出榜样。

1.函谷关和潼关的历史概要

函谷关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灵宝市北部,潼关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潼关县,相距位置差不多。

大地图上看,崤山山脉与中条山山脉把关中和中原分割开来,而函谷关就在两大山脉之间,所以谁也绕不过去。

小地图上看,南面有大山、北面有黄河,后边是陕西高原,函谷关就修在一条冲击而成的大谷之中,所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东汉末年,在函谷关西侧、今天的陕西省潼关县,发现了一处更为险要的关隘,于是在这里修筑了潼关。

潼关在汉以后的军事价值越来越重要,逐渐取代了函谷关,成为关中新门户。

虽然潼关几次更改具体位置,因为黄河对沿岸山川的切割改造,但基本上就处于黄河与崤山之间。

2.函谷关或潼关为什么显得那么重要

因为这里是中原进入关中的军事要道,而且是效率最高的一条,离关中腹地最近。过了函谷关和潼关,就是关中平原,那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了。

而真正征伐天下的大战争,往往就聚焦在这里。

从蒲坂入关,往往都是逐鹿天下的局部战争,比如山西军阀与关中军阀较量。从武关进来的,往往都是搞偷袭,如刘邦入关、刘裕灭后秦的沈田子别路。从四川对着大散关方向施力的,往往是四川军阀干的事情,比如诸葛亮。

但是,真正的大战争,都是实力雄厚的大家伙们打出来的。比如,六国联盟与秦战国,比如安禄山与唐帝国。

占据中原天下的大家伙,才可能发动针对关中的大战争。

原因很简单:既然占定了中原天下,当然是哪条路好走、走哪条,因为有得选,所以函谷关或潼关也就成了众矢之的。

3.山西军阀往往都是从山西蒲坂渡口出兵

为什么他们要从这里走?因为他们的根据地在山西。

他们也想走潼关这条路,但要么是没占据洛阳,要么是洛阳方向的兵力不够。

南北朝的北齐和隋唐时期的李渊,他们的根据地,就在山西。不仅兵力集中在这里,而且对山西地形也最了解,所以就会走山西蒲坂方向上的几个渡口。

特别是在南北朝之后,并州高地的价值越来越重要,南可威胁洛阳、东可出兵河北、西可渡河入陕。

所以,刘曜、刘渊是山西军阀,北魏也是以山西为根据地。北魏定都洛阳后,权臣尔朱荣又从山西扫荡天下。尔朱荣之后,高欢再一次牢牢控制山西。

即便到了隋唐,山西军阀仍旧彪悍,唐帝国就是从山西出兵逐鹿,成为关陇军事集团的新领袖。

4.山西会崛起是因为河北

山西崛起的一个原因是关中时代落幕。

中原长大了,所以,以关中形胜制中原天下的铁律,被打破了。

另一个原因就是:山西本就形胜。

这是一块藐视关中、中原以及河北的战略高地,从这里出兵是从上往下打,而从别的地方打山西却是从下往上打。赵匡胤灭北汉灭得那么艰难,原因就在这里。

而最要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河北经济的支持。

关中落幕、河北开发,而中原又屡经战乱,于是河北成为继中原和关中之后的另一个大粮仓。而崛起的山西军阀,往往都会得到河北的支持。

西汉末年,光武帝刘秀就是占据了天下精兵之所在、天下粮仓之所在的河北大地,才能在逐鹿中胜出。

西晋末年,刘渊建汉立国,一路大军直扑洛阳,而另一路则是奔向河北。因为河北是粮仓。

南北朝的东魏及北齐,一直都是最强诸侯,原因就是据山西高地、就河北之资,所以要兵有兵、要粮有粮,要形胜有形胜。

安禄山打唐朝,能打的那么惨,是因为安禄山有实力。军事实力是最强的战士,而经济实力则是河北的富庶。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合纵攻秦,为何六国打不过一个秦国

战国中后期,秦国渐渐一家独大——不仅军事实力雄厚,地理优势也明显:据有关中,控制着函谷关等重要关塞,就连黄河天险也几乎成了秦国的内河。这让其它六国深感不安,于是,有军事家提出合纵一计——联合六国制秦。

历史人物 此人是鬼谷门下弟子,身负六国相印,曾令秦国15年不敢出函谷关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进入了战国期间。经过了年龄期间数百年的争霸和平,中华大地上形成了以燕、赵、魏、韩、楚、秦、齐七国为主的局面,这七个国被称为“战国七雄”。但这时候也呈现了以辩才实

历史军事 战国时期的函谷关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

函谷关之战是前318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函谷关位于灵宝市区北15公里的王垛村。古代处于洛阳至咸阳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春秋时秦穆公从晋国手中夺

春秋战国 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王 死的最窝囊的秦王却完成了秦国东进的第一步

秦国经过秦孝公和秦惠文王的努力,一跃而成为六国之中的最强者,但是秦国仍然偏居于西陲,无法进入中原,与各诸侯国争强。到秦武王时期,出函谷关,东进中原,与六国争强的时代已经来临。但若东进,必先取宜阳,宜阳

秦国日渐强大而楚国日益衰落 鄢郢之战

...的方式,团结六国的力量对抗秦国,使秦国数十年不敢出函谷关。而楚国,是战国时期国土面积最大的一个诸侯国,可以说,除了

历史人物 楼船将军杨仆为什么要把函谷关往东移动三百里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杨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汉武帝之前,函谷关本来位于河南省灵宝市王垛村一代,在战国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秦国因为拥有函谷关,东方的六国无法攻进函谷关,因

苏秦刺股 苏秦的老师是谁

  苏秦是战国时期著名谋略家、外交家、纵横家,与等人皆师从。苏秦一生佩六国相印,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使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  苏秦刺股  典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游说秦王未果,资用匮

揭秘函谷关之战齐国为什么不参加?

战国函谷关之战战国函谷关之战是公元前三百一十八年的时候,赵、楚、魏、韩、燕等五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的一场战斗。函谷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所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所。若当时战国函谷关之战联合的

揭秘函谷关之战齐国为什么不参加?

战国函谷关之战战国函谷关之战是公元前三百一十八年的时候,赵、楚、魏、韩、燕等五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的一场战斗。函谷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所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所。若当时战国函谷关之战联合的

函谷关之战春秋五霸之一的齐国为何不参加

战国函谷关之战是公元前三百一十八年的时候,赵、楚、魏、韩、燕等五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的一场战斗。函谷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所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所。若当时战国函谷关之战联合的诸国万众一心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