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塔吉克族的“帕尔哈德渠”传说

Posted 塔吉克族

篇首语:没有比知识更好的朋友,没有比病魔更坏的敌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揭秘:塔吉克族的“帕尔哈德渠”传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揭秘:塔吉克族的“帕尔哈德渠”传说

2、塔吉克族鹰笛的古老传说 塔吉克族乐器

揭秘:塔吉克族的“帕尔哈德渠”传说

新疆塔什库尔干河的东面, 环绕阿甫拉斯亚夫和乌依干沙尔两座山、一直延伸到艾介克和吐格兰地区的荒原之间, 有一条古渠的遗迹。人们都称它为帕尔哈德渠。关於这个渠的来历, 在塔吉克人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优美的传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 帕米尔一带曾有一个名叫赫西劳的皇帝, 他手下的一位大臣有个非常漂亮而又聪明的女儿, 名叫喜红。她每天都要到山上打猎或散步。有一天, 她在山上散步时, 和正在那里放羊的帕尔哈德相识了。帕尔哈德是一个健壮、能干的小伙子。以后, 俩人多次相会, 久而久之, 产生了爱慕之情。

可同时, 皇帝也对逐渐长大成熟的喜红滋生了邪念。一天, 皇帝把那位大臣叫到身边, 硬逼着大臣把女儿许配给他。大臣深知皇帝的旨意是不能违背的, 但心里又不愿把女儿嫁给他。为此, 大臣伤透了脑筋。机灵的女儿看出了父亲的心事, 便想出了一条如何摆脱皇帝的妙计。

`啊, 尊敬的殿下', 她走到皇帝面前说, `我从心里爱着帕尔哈德, 他也在深深地爱着我。因此, 对於您的要求, 我是无能为力的。不过, 为了公正地解决这件事, 我对你们俩提出一个要求, 谁能做到我就属於谁。'`什么要求?'皇帝迫不及待地问。

`你们俩人分别挖一条渠, 渠要长, 水流要急, 以致能冲走一条牛。'喜红说。

为了能得到喜红, 皇帝答应了她的要求。这样, 帕尔哈德从艾介克这个地方, 皇帝从塔戈尔米这个地方, 同时开始挖渠了。

从小就干重活儿的帕尔哈德, 把对喜红的爱化为力量, 不分昼夜地干, 结果比预定的日期提前几天就挖好了渠, 并放了水。但尽管渠里的水流很急, 也未能把牛冲走, 帕尔哈德非常着急。这时, 一位老妈妈走过来, 给他出了个主意: `牛的水性很好, 任何水都很难把它冲走, 所以, 你要先找一头牛, 把牛皮完整地剥下来, 然后用很多稻草塞进牛皮里, 再把它放进渠里。这样, 当别人看到后, 就会相信你挖的渠能冲走一头牛了。'

帕尔哈德按照老妈妈的话去做了。站在塔楼上的喜红看到后, 沉浸在欢乐之中, 非常爱慕帕尔哈德的聪慧。而这时未能达到要求的皇帝, 见此情景恨之入骨。他决心把帕尔哈德害死, 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皇帝正在为如何实现自己的阴谋而大伤脑筋的时候, 走过来一位狡猾的老太太, 对他说: `啊, 殿下, 这件事就包在我身上吧, 我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件事办成。'皇帝听后十分高兴, 表示事成之后, 一定要以重金酬谢。之后, 狡猾的老太太来到帕尔哈德身边, 对他说: `唉, 可怜的孩子帕尔哈德, 你在这里费劲地挖渠时, 喜红已和皇帝结婚了, 你干脆放弃自己的念头吧。'

帕尔哈德相信了她的谎言, 痛苦地一头撞死在岩石上。喜红得知这一消息, 不顾一切地跪到帕尔哈德的尸体旁, 拔出宝剑也自刎了。

帕尔哈德和喜红为了追求纯真的爱情, 虽然献出了生命, 但帕尔哈德挖的渠却世世代代浇灌着塔吉克族人民的农田, 所以, 人们为了纪念他, 就称这条渠为帕尔哈德渠。

现在, 帕尔哈德渠虽然已被沙石埋没的只剩下一条隐约可见的遗迹了, 但是它的名字和这美丽的传说却至今流传在塔吉克人民中间。

塔吉克族鹰笛的古老传说 塔吉克族乐器

关于鹰笛,塔吉克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居住在“万山之祖”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人,还过着狩猎生活,家家户户养着猎鹰,它们白天随主人狩猎,晚上为主人放哨看家。

有一个名叫娃发的猎手,住在达卜达尔山谷里,他家祖辈都是有名的猎户,家里有一支祖传的鹫鹰,已活了一百多年,可眼力还非常好,百里以外的小雀也休想逃避,它的尖嘴和利爪能撕碎一只黑熊。远近猎手都羡慕这只猎鹰,都叫它“鹰王”。

娃发每天带着“鹰王”狩猎,猎获的鸟兽也和过去一样,全被奴隶主夺去。命运如此悲惨,他只有向“鹰王”倾诉自己的哀怨:“塔吉克奴隶啊,像天边坠落的星星。活着的被吸血鬼吸吮,死去的都闭不上眼睛。凶狠的奴隶主啊!残酷无情,冷硬的心肠,像慕士塔格冰峰。塔吉克奴隶啊!难道永远是天边将要坠落的星星?!”这歌声像猎鹰一样张开了翅膀,到处飞翔,传遍了高原、山谷,奴隶主吓得胆战心惊,下令娃发交出“鹰王”,为他家看门护院。娃发气得几乎昏了过去。

“鹰王”对他唱了起来:“娃发娃发,快把我杀,用我骨头,做支笛吧,你有了笛,要啥有啥,就不会受苦啦!”娃发听了又惊又喜,怎舍得杀掉自己心爱的猎鹰呢,他抚摸着鹰的羽毛,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鹰王”又唱道:“娃发娃发,快把我杀,我死以后,会成仙家,若不杀我,主家一来,把我抢走,你也难活。”娃发心想,也许它真能变成神仙吧,就把“鹰王”杀了,抽出翅膀上最大的一根空心骨头,钻了三个洞眼,做成了一支短笛,取名“那依”,吹出了动听的曲调。

娃发吹起鹰笛,猎鹰成群而至,狠狠地惩罚了奴隶主,使他再也不敢欺压奴隶了。从此,鹰笛在塔吉克人盛行不衰,并且一直流传至今,可见历史之久远。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陈列着一件从南疆巴楚县脱库孜萨米出土的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581年)的三孔骨笛。据民族音乐学家周菁葆先生考证,它就是古代的鹰笛。与今日塔吉克族的鹰笛,在用料,形制和吹奏等方面均完全一致。

相关参考

塔吉克族鹰笛的古老传说 塔吉克族乐器

关于鹰笛,塔吉克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居住在“万山之祖”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人,还过着狩猎生活,家家户户养着猎鹰,它们白天随主人狩猎,晚上为主人放哨看家。有一个名叫娃发的猎手,住在达

塔吉克族鹰笛的古老传说 塔吉克族乐器

关于鹰笛,塔吉克族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居住在“万山之祖”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人,还过着狩猎生活,家家户户养着猎鹰,它们白天随主人狩猎,晚上为主人放哨看家。有一个名叫娃发的猎手,住在达...

乌孜别克族名人大揭秘 乌孜别克族历史

帖木儿(Tamerlane或Temur)(1336年4月8日~1405年2月18日),生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以南的碣石(今沙赫里夏勃兹)。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横跨欧亚的帖木尔帝国

哈萨克族美丽的“冬不拉”有啥神秘传说

冬不拉是居住在新疆伊犁一带哈萨克族人心爱的乐器,说起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满腔的厌恶和愤怒,他的同样凶狠残暴的儿子在他筹办50大寿前的一

哈萨克族美丽的“冬不拉”有啥神秘传说

冬不拉是居住在新疆伊犁一带哈萨克族人心爱的乐器,说起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很早以前,草原上有一个残暴的可汗。一提到他的名字人们就满腔的厌恶和愤怒,他的同样凶狠残暴的儿子在他筹办50大寿前的一

揭秘:哈萨克族为何与鹰有着不解之缘

鹰是生活在高山上的飞禽,秉性凶猛、动作敏捷,要想捉住并驯服它,那得有一套“绝招”。在亚洲中部的广大土地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哈萨克族。他们过着游牧生活,性格豪爽、热情好客。每个哈萨克人都是狩猎高

揭秘库布孜:哈萨克族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

库布孜,是哈萨克族诸多乐器中最古老的一种,属弓拉弦鸣乐器,其琴身是木制的,由琴箱、弦轴和弓子三部分组成。琴身全长为60-70厘米,音箱上宽15厘米,下宽10厘米,长24厘米。音箱腹面张开,背面下部蒙有

揭秘刘细君:和亲到哈萨克族的汉族公主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为汉匈交好立下的功绩千古流传。然而,中国历史典籍第一位记载了姓名和史实的汉族和亲公主刘细君,其生平事迹却鲜有人知。王昭君与匈奴和亲是在公元前33年,而刘细君远嫁乌孙国(

揭秘刘细君:和亲到哈萨克族的汉族公主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为汉匈交好立下的功绩千古流传。然而,中国历史典籍第一位记载了姓名和史实的汉族和亲公主刘细君,其生平事迹却鲜有人知。王昭君与匈奴和亲是在公元前33年,而刘细君远嫁乌孙国(乌孙...

哈萨克族最远古的乐器 揭秘斯伯孜柯乐器

斯伯孜柯乐器是哈萨克民族远古时代的乐器。民族民间乐器的物质材料的获得是比较容易的。根据考古资料,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早的乐器是骨笛。这是从事狩猎活动的游牧民族(当然也包括哈萨克民族)在狩猎之余,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