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前的中国有多冷

Posted 时期

篇首语:勇敢,事会成功;勤劳,幸福必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百年前的中国有多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三百年前的中国有多冷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清小冰期的介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定都北京。从朱元璋建立西吴政权到明郑台湾被清军攻占明朝前后延续了319年。

明朝晚期,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从而,爆发了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而在清兵入关后,陆续击败了南明的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直到1662年,永历皇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彻底覆灭了。

明朝灭亡还有一个很现实原因:连续天灾导致无粮,尤其是关中一带。而大家很自然的想法应是人口激增、农耕过度所导致,其实,最根本原因却是:温度剧降导致的大旱。

“冰期”这个词,大家并不陌生,也就是所谓的“冰河时期”。可能感觉这是一个很遥远的事情,没啥影响,其实,冰川作用从未停止过,只不过是强弱的区别罢了。近几百年来,就有过一次小规模的冰川推进活动,全球气候都进入到了一个寒冷时期,在中国,这一现象则被称为“明清小冰期”。

这个小冰期大概开始于15世纪初(也有说开始于13——14世纪),结束于20世纪初,这期间,在18世纪中至19世纪中达到了顶点。中国历史上的大旱,根据史料记载,在明之前,只有晋朝和南北朝时期发生过,这也是中国史上有名的混乱时期。

也许有人会认为:天冷多穿些,不就完事了。人可以如此,那么,庄稼呢?现在有大棚,有灌溉设施,而当时的农耕却是真正的靠天吃饭。现在两广下个雪,大家都激动无比,而放在几百年前,那却是大灾。宋代后期,广东有冻灾出现,最早的记录是1245年的一场大雪:

十二月的腊初,番禺县降大雪3日,积雪深度尺余,这是南方从未有过之事。这一年,广东其它地区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不过,在宋代,该地区的类似记录,也不过就3条而已。但进入到了明清时期,这一现象就是常态了,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结冰是常见的事。明代中叶,华中、华南无雪的记录只有2次。那时的广东地区,动辄就来场“厚尺许”的雪。直到1893年的“特大寒潮”过后,该地进入到了一个基本无雪的时代。

学术界一般认为:1892-1893年的冬季,是这几百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季,江南、南方各省都出现了极寒天气。但是,就降雪的南界来分析,正德元年(1506年)的降雪,竟然来到了海南岛的中部,可见,寒冷覆盖的面积之广。这种冰冻灾害,首先伤害的就是农业、贫困之人,以及“候鸟”们。

当地人只能靠一些物理办法来升温,如:培土法,该法最早见于北魏《齐民要术》,通过燃烧柴草、秸秆、枯枝等,让土壤疏松,温度升高,用以保护果树的根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现在较常见的方法,就是包裹法,这些在史书上都有记载,也是对当地御寒经验的一种归纳。

但是,这种方法只能管得了一时,不能拦住气候对于农作物的影响。很多水果,如:荔枝、椰子、槟榔等种植,开始向南迁移,就连树木的生长速度也由此受到了抑制。海南岛琼海的红树林,曾于1486年出现了生长的高峰期,之后,便呈现出了一个缓慢的趋势。

应对这种极寒气候,当时的政府并无有效的对策:一是经验不足;二来是这种天气异象,在当时传统的认为中,是为“不吉”。

虽然,一些史料中均有对当时“实情”的记录,但是,都是偏重于“记录现象”,而就此引发的社会危害,却没有更多的文字记录。可以推测,朝廷知道有灾情,但是,并不清楚这灾情程度的“深浅”。明清两代,都可见“赈灾”的史料,但是,只能解决一时,却并不能有效化解根本矛盾。

也许会有人反驳,天灾无法阻止。其实,前人已有在摸索出路了,丰图义仓就给了后人很大的启示。每个朝代都有类似的此举,但是,政治清明的时候还好,管理透明,一旦朝政混乱,这反倒成了最容易出事的地方,故长期坚持的少,时立时废。

当然,自然现象是无法阻止的,但是,“无为”更会导致本已不安的社会就此走向动荡。一些学者将明清时期的小冰期分成了3个阶段,其中一段就是万历二十八年(1600)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期间,发生了朝代更替,朝廷对于这些民间“闹事”者只是镇压,其实,就是“一口饭”的问题。

可以说,在这3个阶段之中,国家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明末,汉族人口一亿二千万,至清初社会安定时剩五千多万人口锐减一大半,此赖美洲传入的土豆、红薯和玉米等抗旱高产作物以救命。可见,由社会经济混乱带来的巨大危害,但是,朝廷并未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

自然现象的异动,通过生态链的传导,最终,影响了人类社会。虽然,这些都无法抗拒,但是,有充分的认识和必要的应对并非不能最大程度的化解。有人担心历史是否会再来一遍,然而,更需担心的应该是我们有无做好准备。与其去猜测下一个未知的时间点,还不如脚踏实地设计更有效地应对举措。

有备才无患,这个很浅显的道理却往往是“灾到临头”才会被人记起。

相关参考

格陵兰有多冷

格陵兰在地理纬度上属于高纬度,它最北端莫里斯·杰塞普角位于83°39′N,而最南端的法韦尔角则位于59°46′N,南北长度约为2600千米,相当于欧洲大陆北端至中欧的距离。最东端的东北角位于11°39

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

明朝滅亡的原因雖然是與滿人的進攻、內部政治的混亂,農民起義頻發等原因密不可分,但是還有一點原因同樣不可被忽視,那就是此時的明朝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時期。有人或許會問進入小冰期時代為何就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呢?

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

明朝滅亡的原因雖然是與滿人的進攻、內部政治的混亂,農民起義頻發等原因密不可分,但是還有一點原因同樣不可被忽視,那就是此時的明朝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時期。有人或許會問進入小冰期時代為何就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呢?

历史秘闻 明清小冰期到底有多冷

明朝滅亡的原因雖然是與滿人的進攻、內部政治的混亂,農民起義頻發等原因密不可分,但是還有一點原因同樣不可被忽視,那就是此時的明朝已經進入了小冰河時期。有人或許會問進入小冰期時代為何就加速了明朝的滅亡呢?

历史人物 一群三百年前就感动中国的八个奇女子

  导读:「感动」是现代人们常说的话题,然而,在三百年前,也有八个女人一时感动了,让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为之动容,为之感叹,甚至为之落泪。这个八个女人就是明末清初的名动天下的「」。>  「」是明末清初南京

大早上吃火锅 慈禧有多奢侈?一天吃三百多西瓜

慈禧是晚清政府真正的掌权者,他掌控了中国长达二十年之久,慈禧死后初期人们对她的评价出奇的一致,都认为她是个祸国殃民的坏女人,但最近不少人对她进行洗白,有的人认为她出卖国家利益,举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大早上吃火锅 慈禧有多奢侈?一天吃三百多西瓜

慈禧是晚清政府真正的掌权者,他掌控了中国长达二十年之久,慈禧死后初期人们对她的评价出奇的一致,都认为她是个祸国殃民的坏女人,但最近不少人对她进行洗白,有的人认为她出卖国家利益,举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三百年前的海淀:都是稻田水乡 听取蛙声一片

北京市如今下辖十六个区,两个县,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城八区”的格局,即北京城由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海淀、朝阳、丰台、石景山八个区组成。今天,在这城八区中,海淀大约是水资源最为丰富的一个区

历史人物 杨家枪到底有多厉害呢 历史上真的存在三百兵杀敌两千多吗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杨家枪有多牛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写到,“杨铁心在这杆枪下曾苦下幼功,深得祖传技艺。要知杨家枪非同小可,当年杨再兴凭一杆铁枪,率领三百宋

1500年前的 ”魏晋风度”有多荒唐

1500年前的「”魏晋风度”有多荒唐?古墓中发现五石散,专家痛斥!大家都知道,我国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王朝更替也是颇为频繁,呈现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