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指婚有监视蒙古王公之意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从某种意义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就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皇帝指婚有监视蒙古王公之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皇帝指婚有监视蒙古王公之意

清廷出嫁蒙古的宗女,绝大多数与皇帝并不见面,还有一部分是满蒙王公间自行结亲,乾隆以后嫁与蒙古的公主也不入居蒙古,都不存在皇帝让出嫁女监视蒙古之事。清入关后入居蒙古的公主,都是嫁入与清廷关系密近的部落。从史事及情理上分析,都看不出清帝有将公主、宗女等出嫁以监视蒙古王公的意图。

满蒙联姻是清史、满族史、蒙古史的重要事件,长达300年,涉及近600人次,民国时期仍然延续。这在世界民族上层关系史上亦属罕见,不仅远远超过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和亲”人数的总和,而且具有诸多特点,如制度性、指婚制、主动派嫁、互相嫁娶、连续性、地域广、联姻方式及具体目的的多样性,并且实施了诸多配合联姻的制度,在皇帝指婚之外又有满蒙王公的自行联姻,等等。同时,满蒙联姻也产生了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拙著《清朝满蒙联姻研究》对此已有所论述,现对其他问题予以介绍。

现在提到满蒙联姻,往往是指清朝皇室、宗室王公府第及一般宗室、觉罗之家亦即广义上的清皇族与蒙古的通婚。那么,皇族以外的八旗满洲旗人是否也曾经与蒙古结亲呢?虽无这方面的专门记载,但从一些文献零星、间接的记述仍可窥其一斑。例如,钮祜禄氏是满洲八大家之一,《镶黄旗钮祜禄氏家谱》即记载了该家族有四桩与蒙古结亲之事,均为康熙初年辅政大臣遏必隆的后裔:遏必隆长女嫁漠南蒙古巴林部郡王札什;遏必隆子彦珠之女嫁巴林蒙古郡王札什之子郡王桑迪达;阿里衮第六女嫁东土默特蒙古扎萨克贝子朋楚克琳沁;萨尔善长女嫁巴林蒙古四等台吉托和雅尔图。

根据李慈铭为漠北蒙古女诗人那逊兰保《芸香馆遗诗》所作的序记载,那逊兰保“幼受诗于外祖母英太夫人”。英太夫人是满洲费莫氏英志之妻,满洲完颜氏(《八旗艺文编目》所收《绿芸轩诗抄》),所生之女嫁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驻京蒙古台吉多尔济旺楚克,那逊兰保即为此女与多尔济旺楚克所生。这是满洲旗人英志之女嫁蒙古的实例,时在嘉道年间。震钧《天咫偶闻》卷四记:“佛怡仙布政使之室人熙春,蒙古乌梁海氏”,说的是雍正时曾任四川布政使的佛喜(字怡仙,镶蓝旗满洲人),其妻熙春是蒙古乌梁海氏。这是满洲旗人娶蒙古女的例子。

清代,很多蒙古王公在蒙古本地和北京都有府第,其中不少人长住北京,清后期约有二三十家。这些驻京蒙古王公与满族贵族、官宦之家结亲者不乏其人,前述那逊兰保之父多尔济旺楚克便是漠北蒙古驻京者,布政使佛喜之妻蒙古乌梁海氏熙春也可能是驻京蒙古王公之女。总之,清廷出嫁蒙古的宗女,绝大多数与皇帝并不见面,还有一部分是满蒙王公间自行结亲,乾隆以后嫁与蒙古的公主也不入居蒙古,都不存在皇帝让出嫁女监视蒙古之事。清入关后入居蒙古的公主,都是嫁入与清廷关系密近的部落。从史事及情理上分析,都看不出清帝有将公主、宗女等出嫁以监视蒙古王公的意图。入关前嫁公主于察哈尔部是否有监视该部之意,尚不清楚,清帝即使有此意,也是极个别的特殊事例。

相关参考

爪牙遍布王公大臣府邸内

雍正当年为了争夺皇位,收容了大批江湖上的奇材异能之士,以备他日之用。等到雍正夺得皇位,因为怕别人不服,便在各省设置秘密侦探队,大搞特务统治,处处都是无间道。由于特务遍布,手下吏民一举一动都在监视当中,

清朝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妃布木布泰

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妃布木布泰皇太极和哲哲福晋结婚十多年,仍然无子,这使科尔沁蒙古王公极为不安。哲哲为了科尔沁蒙古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利益,也为了使自己的生活不感到寂寞,在征得科尔沁蒙古王公同意后,便向皇太

政治谋略 雍正密探控群臣——暗中监视,人人自危

雍正密探控群臣——暗中监视,人人自危清朝康熙皇帝拥有众多子嗣,经历了多年激烈残酷的皇位争夺战,四皇子雍正最终继承了皇位。兄弟之间长期尔虞我诈的皇位争夺战,时时刻刻都在心里想着如何算计别人,也时时刻刻提

大清朝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生平 康熙简介

...engzugosinhūwangd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

公主下嫁蒙古的生前身后事

众所周知,清王朝一直奉行“南不封王,北不断亲”的政策。所谓“北不断亲”,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满蒙王公贵族联姻结亲政策。在这一基本国策的影响下,清朝有众多公主先后下嫁到蒙古草原,清太宗皇太极的三女儿固伦端贞

历史人物 清朝的爵位世袭制度是怎么样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的爵位世袭制度是怎么样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的爵位制度分为三个体系:宗室爵位,共分十二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蒙古爵位,清朝分封蒙古王公贵族的爵位;异姓

清朝 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一年(1654)六月,福临又册立科尔沁蒙古贝勒绰尔济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顺治帝的母亲布木布泰太后来自科尔沁,考虑到满蒙联姻的传统及与蒙古王公的关系,由她作主选

世界历史 历史上男友最多的女人,结3次婚有3000个男友,28岁跳海了

现在社会风气已经不像古代那么封闭,而且在西方思想的熏陶下,现在的年轻人思想也很开放,不再有古代的男女之大防。因此,很多女生在大学就谈了好几个男朋友,甚至在结婚前,男朋友的数量会达到几十甚至三位数。但是

清朝选秀条件原来如此苛刻!剧里都是骗人的

清朝皇帝的后妃主要来源于秀女,从顺治皇帝开始,清朝就形成了独特的“选秀女制度”。每三年在八旗内部选一次秀女,其目的“或备内廷主位,或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也就是说,不仅仅皇

清朝官员级别 清朝官员有几个品级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旧读zòng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此外还有超品官员宗室不入八分辅国公、八旗蒙古王公和非宗室封爵伯以上的都视为超品。不在十八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