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人结婚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拜堂成亲

Posted 婚礼

篇首语: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在新人结婚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拜堂成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新人结婚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拜堂成亲

在古时候,人们会用拜堂来形容两个人结婚,那么在现代社会,新人结婚还需要拜堂吗?新人结婚为什么一定要拜堂呢?新人拜堂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拜堂的历史渊源

一般说来,拜堂要拜天地、高堂,要到男家祖庙参拜,没有祖庙就虚设祖宗牌位参拜。拜过天地、祖庙、父母后,夫妻还要交拜,以示夫妇互敬互爱。在有些地方,还要拜花烛、拜镜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

自唐代开始,又增加了拜参加婚礼的亲朋和宾客的内容。在形式上,拜堂也较为隆重:要设香案、点花烛,地上要铺红地毯或红布,夫妻要郑重其事地下跪磕头。

解放后,拜堂的仪式在我国城乡大部分地区仍有所保留,但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很大改变,如已基本上没有拜祖庙或祖宗神位、拜花烛、拜镜台的内容,而只有拜天地、拜高堂、夫妻互拜和拜亲朋宾客,而且有的地方只有前三项或后三项,甚至只有后两项。

在形式上,拜堂也不象过去那样正式、隆重,如不再设香案、点花烛,下跪磕头也由新郎新娘弯腰鞠躬所代替(但少数地区仍保留下跪磕头的旧俗),红地毯或红布当然也不用铺设了。

拜堂仪式的重要性

拜堂的仪式之所以能够沿续至今,除了传统婚礼习俗的影响以外,主要在于它仍表现着一定的现实意义,并发挥着某种现实功能。所以,在充满现代意味的婚礼中举行带有一定传统色彩的拜堂仪式还是需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拜堂可以极大地增添婚礼的欢乐气氛,把婚礼推向高潮。在轻松、欢快的乐曲声中开始进行的拜堂仪式,由于保留有传统文化的浓厚色彩,所以在现代婚礼上备受人们的注目。特别是在现场不设婚宴的现代婚礼上,它更容易成为整个婚礼的核心场面。此时此刻,随着婚礼司仪人员幽默风趣的喝令,新郎新娘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叩拜动作,往往会引来声声欢乐的喝彩。这有声与无声的绝妙结合,使得婚礼更加充满欢快喜气、吉庆祥和的气氛,把婚礼推向令人难忘的高潮。

其次,拜堂是新郎新娘真实心情的郑重流露和表达。现代婚礼中的拜堂,无外乎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再拜亲朋四项内容。它除了有上面所讲的盟誓的意思外,还包含有感谢、月托、关照的意思。传统中国是一个信仰崇拜天地鬼神的国家,结婚之日感谢天地神灵的恩泽、请它们日后保佑二人白头偕老,刀是他们的共同心愿。父母大人含辛茹苦抚养儿女,如今眼见儿女成人成家,其欣喜之情自然难以言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新郎新娘此时通过拜堂的形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并表示今后将努力尽儿女之孝心真是再合适不过。夫妻对拜,虽是无声无语的鞠躬动作,但此处无声胜有声,其所包含的真情真义,是任何甜言蜜语所不能比拟的。亲朋宾客前来为新郎新娘贺喜祝福,二人理应深表谢意。愿从此以后,大家常来常往,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是新郎新娘发自内心的无声语言。

第三,拜堂体现着男女夫妻关系的进一步加固。旧时的拜堂,实际上起着今天的婚姻登记的作用,是夫妻关系确立的真正标志。现代婚礼中的拜堂,在一定程度上仍具有这种性质。通过拜堂,新郎新娘把永结百年之好的决心公之于众,让大家作为他们结为夫妻的见证人,使他们的关系不但具有法律的基础,而且得到社会的承认。

所以说,虽然拜堂是属于中国传统婚礼习俗的礼仪,在现代婚礼中虽然不重视这种形式,但是传统文化毕竟是有其厚重的历史寓意的,所以,现代婚礼中带有浓浓传统风格的拜堂仪式还是可以有的。

相关参考

古人结婚时拜父母为何叫拜高堂?古代结婚的过程

古代新人结婚,拜堂的时候,主持的人都会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拜高堂就是拜父母,那么为什么要用到“高堂”这个词呢?“堂”这个字,《说文解字》是这么解释的:“堂,殿也。”也就是说,在最初,堂和殿是

拜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拜堂是古代婚礼的一个重要程序,是婚礼的高潮阶段。在电视上我们会经常看到的古代人、近代人结婚时,都有拜堂这一环节。那么拜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全过程是怎样的?  拜堂是从唐朝开始的,当时新娘拜见公婆

拜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古代拜堂全过程

拜堂是古代婚礼的一个重要程序,是婚礼的高潮阶段。在电视上我们会经常看到的古代人、近代人结婚时,都有拜堂这一环节。那么拜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全过程是怎样的?拜堂是从唐朝开始的,当时新娘拜见公婆,也就是

历史秘闻 恶霸入室强抢民妇拜堂成亲,掀被子却发现抢来个和尚

明朝万历年间,有一对叫赵大、赵二的兄弟俩在京城做着小买卖。兄弟两人,赵大住在城外,赵二住在城里。赵大家境贫寒,常常靠借贷来维持生计。放债人当中有一位姓刘的,为人刁狠,绰号刘阎王。赵大曾向他接过前,由于

而称“青庐” 古代新人结婚用的婚房不叫洞房

在古代,结婚用的婚房不叫“洞房”,而称“青庐”。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曹操与袁绍年轻的时候,非常要好,经常出去“侠游”,这样就免不了做一些恶作剧的事情,有时还会偷鸡摸狗。有一天他俩见一对新

而称“青庐” 古代新人结婚用的婚房不叫洞房

在古代,结婚用的婚房不叫“洞房”,而称“青庐”。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曹操与袁绍年轻的时候,非常要好,经常出去“侠游”,这样就免不了做一些恶作剧的事情,有时还会偷鸡摸狗。有一天他俩见一对新

维吾尔族人结婚都有哪些特殊习俗

新郎与新娘的家人还有争优势、争权威的风俗,明争暗斗几乎贯穿了婚礼的每个环节。新郎下马的时候要踩一脚新娘的马跳下来,认为这样才能镇住新娘;在一对新人跨入自己家门槛的一刹那间,藏在门后的伴娘和新娘的女友要

那年花开月正圆:周莹为什么和一只公鸡拜堂?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讲述了陕西女首富周莹的发家史,最新剧情中,周莹终于嫁给了吴家堡的少爷吴聘,不过她嫁过去只是为了冲喜,在成亲那天,新郎吴聘没有当场,最后周莹是和一只公鸡拜堂的,这是什么婚俗?

俗语“宁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古人为何这么说

古代不像现在的男女之间讲究自由恋爱。过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大多时候都要讲究门当户对,可能男方和女方还没见过面就要拜堂成亲了。既然不能选择性格志趣与自己相投的人,不如选择一个对自己家族有帮助的人,

揭秘古代婚礼习俗 古人在黄昏成亲是有原因的

对古代婚礼习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现代人结婚,一般都会选择中午举办婚礼,一大早就要赶着去接亲。不过古人结婚,却喜欢把婚礼放在黄昏举办,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古代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