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华亭》射柳是什么习俗

Posted

篇首语:丈夫欲遂平生志,一载寒窗一举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鹤唳华亭》射柳是什么习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鹤唳华亭》射柳是什么习俗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射柳的起源和发展,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不得不说《鹤唳华亭》对于古人的生活还算是比较还原的了,在新的剧情当中安排了一场“射柳大赛”,射柳这个词可能有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其实这是一种鲜为人知的传统习俗,是在端午节时候举行的,今天我们就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射柳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举办射柳活动,有什么意义呢?

1.射柳的起源

指春秋养由基精于射箭的故事。《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后用为善射的典实。

以柳为的,驰马射之。上溯其源,匈奴、鲜卑有蹛林习俗,中原自古有射礼。辽金时盛行。在场上插柳﹐驰马射之﹐中者为胜。源于古鲜卑族秋祭时驰马绕柳枝三周的仪式。

亦有说法,称射柳活动最初作为一种萨满黑巫术在契丹产生,因为柳是女真祖先保护神的象征,契丹人希望通过这种巫术的举行,射死女真人的始母神,使女真失去神灵的佑护,以巩固契丹对女真的统治。

金之射柳:“插柳球场为两行,当射者以尊卑序,各以帕识其枝,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当先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能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以助其气。”

宋之射柳:“壬辰三月三日,在金陵预阅李显忠马司兵,最后折柳插球场,军士驰马射之。”

元之射柳:“三军旗帜森然,武职者咸令昔斤柳,以柳条去青一尺,插入土中五寸,仍各以手帕系于柳上,自记其仪,有引马者先走,万户引弓随之,乃开弓昔斤柳,断其白者,则击锣鼓为胜……此武将耀武之艺也。”

直到清朝中叶,这项活动才渐渐消失。

2.射柳是哪里的活动

“与南方的赛龙舟不同,最具北方特色的是射箭和打马球”。

我国北方各民族从来没有端午节竞渡习俗,更不知道南国汉族还有一位爱国大诗人屈原。但是,在辽、金、清各朝历史上都有端午节契丹族、女真族和以后的八旗将士驰马射柳、打马球的竞技遗俗。

北方人民的端午节庆游戏——射柳。据说,这项竞技活动在辽时便已出现,一直延续至清末。

驰马射柳在端午节清晨举行,先将柳树干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为靶心。然后参赛者依次驰马拈弓射削白处。射断柳干后驰马接断柳在手者为优胜。《金史·礼志》:“金因辽俗,重五日插柳去地约数寸,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簇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弛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每射必发鼓以助其气。”至明代,是把鸟雀贮于葫芦中射之。这种节日竞技相沿成习,直至清末。

3.射柳历朝的发展

所谓“射柳”,字面理解就是冲着柳树射弓箭。从其起源来说,这项活动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时期,那时候匈奴、鲜卑等北方游牧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其在祭祀天地神灵的时候纵马向柳树射箭的风俗,也一并带入了中原。

不过那个时候,这种向柳树射箭的游牧民族习惯还没有成为端午节节俗,甚至连“射柳”这个名字都没有获得正式命名。真正出现“射柳”之名,已经是1000多年前的辽代了,这时候的射柳已经成为辽代的重要祭祀活动,不仅马匹和人员的转给都有明确要求,而且还有了作为竞赛的基本结构,这就是奖惩,射中的人有奖励,射不中的人会相应受罚(当然是比较轻的惩罚,比如要求射不中的人向射中的人敬酒)。

射柳活动之所以在辽代很受重视,而且已经在我国北部辽王朝的统治范围内广泛推广开来,就是因为当时的契丹等少数民族把射柳当成了重要的祈雨仪式,这是因为柳树的生长环境通常比较湿润,比如河岸堤坝之类的地方,因此古人就把柳树视为多水的象征,向多水的植物射箭也就成了祈雨仪式的一部分。

虽然辽代的人已经开始在端午节期间举行射柳活动了,但是这时候的射柳活动还没有跟端午节绑定,属于一年里很多时候都可以举行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与辽王朝对峙的北宋王朝内部,当时也流行过一阵子射柳,而且比辽要先进一点,明确规定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和五月初五这两天举行射柳活动,不过,北宋的这个射柳活动主要是限于军队内部,目的还是要锻炼军队的战斗力。

有了辽朝人在我国北部的推广射柳活动,以及北宋军队对射柳的尝试,射柳这项活动在我国广大地区就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因此,到了后起的金朝统治时期,明确规定射柳活动在端午节(金朝规定,每年举办大型射柳活动一共三次,分别是五月初五,七月十五和九月初九)举行,射柳很快就成为当时金朝上下普遍参与的节日活动。

金朝的射柳活动已经完全从祈雨活动转变为一个节日娱乐活动,再也没有宗教活动的种种条框,同时也延续了射柳的奖惩措施,这时候射柳中射不中的失败者,必须脱掉衣服,可以简单理解为古代的裸奔惩罚。

这里大锤需要补充说明一下,咱们所说的这个射柳,可不是弄一副弓箭射中柳树树干就行了的,古人的射柳是用弓箭射柳树的柳枝,这些柳枝往往是折断之后插在地上的。而且各个朝代要求的射柳难度要求也不一样。比如金朝就规定,射柳不仅要射中柳枝,而且还必须射中提前准备好的柳枝上面刮掉皮的白色部位,而且射手必须骑在马上捡起射断的柳枝。

金朝的这套在端午节射柳的活动,完全被后续的元朝所继承,而且在元代,这套射柳活动日益成为蒙元军事贵族的炫耀武力和娱乐的工具,而且元代射柳还在娱乐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那就是允许王公贵族的家眷妇女们观看射柳,也就是女性观众出现在射柳场上。

而到了明代,这一套射柳活动被全盘继承了下来,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明成祖朱棣,都留下过端午节观看射柳的记载,而且这种习俗不仅在上层流行,在民间也有保留,《万历野获编》就提到过,当时北京周边地区的民众仍旧保有端午节射柳的习俗。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明武宗朱厚照还在西苑宫中专门设置了射柳的检阅台,后来这个检阅台后来经过改建,又取了一个后世的咱们非常熟悉的名字——“紫光阁”。

射柳作为端午节期间的重要节俗活动,一直延续到清代中期,乾隆皇帝也留下过参加射柳的一些记录。不过到了清朝后期,端午节射柳活动迅速衰落,在清末民国时代,端午节已经基本没有人再玩射柳游戏了。

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清朝中后期,虽然当时清军的装备世界范围内已经逐步落后,但是在其内部,弓箭在军队中的地位也同样受到火器的强有力冲击,这导致以军事活动为基础的射柳活动随之失去了最大的活动人群。

而且越到清末,洋枪洋炮的优势越加明显,弓箭更加乏人问津。而且,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到了中期以后,都有尚武习俗锐减的麻烦,清王朝也是如此,曾经悍勇的八旗战士迅速蜕变为为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没有尚武风尚的指引,端午节射柳活动也从此一落千丈。到这时,已经持续了近800年之久的端午节射柳习俗,终于走到了终点。

相关参考

鹤唳华亭小说是什么

《鹤唳华亭》官宣后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这部剧也将在近期播出。从放出的海报和预告来看,《鹤唳华亭》将会是一部制作非常精良的古装剧,十分值得期待。《鹤唳华亭》将背景放在了南北朝时期,男主萧定权是北齐储君

鹤唳华亭背景是哪个朝代

据悉,《鹤唳华亭》将会在近期播出,强大的演员阵容加上精良的制作,让这部剧备受期待。当然《鹤唳华亭》是有明确的历史背景的,整个故事发生在南朝齐,不过剧中的角色大多没有原型,故事也都是虚构出来的。但《鹤唳

鹤唳华亭背景是哪个朝代

据悉,《鹤唳华亭》将会在近期播出,强大的演员阵容加上精良的制作,让这部剧备受期待。当然《鹤唳华亭》是有明确的历史背景的,整个故事发生在南朝齐,不过剧中的角色大多没有原型,故事也都是虚构出来的。但《鹤唳

鹤唳华亭萧定权有历史原型吗

《鹤唳华亭》这部剧相信已经有很多喜欢古装剧的朋友们都很期待了。《鹤唳华亭》这部剧其实是有着历史背景的,主要讲述的是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南齐时期的事情。既然是有着历史背景的,那么肯定就有很多人会关注主角萧定

鹤唳华亭的华亭,房价如今可是不便宜

01要赢在人生起跑线上,投胎到名门向来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陆机的爷爷是东吴大都督陆逊,夷陵之战一把火把刘备烧得白帝城托孤的名将;陆机的爸爸是大司马陆抗,在世时使得晋朝不敢打吞灭东吴的主意。如果不出意外,

鹤唳华亭讲的什么

说到《鹤唳华亭》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小说还是非常非常的好看的,现在这个小说正式改编成了电视剧了,而且有很多的大咖加盟,有罗晋和李一桐哦,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很多人都是他们的粉丝啊,所以要追这个电视剧了,

鹤唳华亭顾阿宝结局是什么

阿宝是《鹤唳华亭》的女主角,也叫做陆文昔,她为了给自己的父亲报仇,化名顾阿宝潜入宫中,也由此展开了与萧定权之间的爱恨情仇。不过,这部剧的原著的最终结局似乎并不是非常的完美,那么电视剧的结局又会是怎样?

鹤唳华亭赵皇后是什么结局

《鹤唳华亭》当中,赵皇后是皇帝现任的皇后,而顾皇后顾思卿,也就是主角萧定权的生母,顾思林的妹妹,是先皇后。既然是先皇后,那自然在大部分的故事情节当中,顾思卿已经是死了,才轮到了赵皇后上位。只不过,这两

鹤唳华亭金瀚出演的是什么角色

近期马上又要有不少好剧要登台了,就像前段时期才发布不久的新预告《庆余年》、《锦衣之下》等等,都是很多观众们所期盼已久的古装大剧。近期马上又一古装剧《鹤唳华亭》已经是发了单人海报了,同时也发布了最新的预

鹤唳华亭萧定权与顾阿宝最后在一起了吗

《鹤唳华亭》这部古装剧是由罗晋与李一桐领衔主演的,虽说还没有证实开播,但是依然是已经有不少网友开始关注这部剧了。据了解这两位演员在剧中的角色分别是萧定权与顾阿宝。萧定权一角色在剧中是一个拥有着实权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