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何要等到黄巾起义才有机会为国效力

Posted 幽州

篇首语: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备为何要等到黄巾起义才有机会为国效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备为何要等到黄巾起义才有机会为国效力

三国演义里,刘备的初登场,是在涿县榜文前,据说那时的幽州太守刘焉听说黄巾军即将杀入本州,这便把校尉邹靖叫过来商议,结果便是出榜招募义兵。

但这里其实有点问题,首先是官名不对,州的长官是刺史或者牧,而不是太守。其次这人也对不上,刘焉是比刘备靠谱得多的汉朝宗室,他曾做过冀州(今河北中南部)刺史,也做过南阳郡的太守,最终是去益州做了益州牧,他有个儿子,便是后来向刘备投降的刘璋。

网络配图

其实刘焉绝没有做过幽州刺史,有人说这其实该是刘虞,只不过罗贯中写错字了而已。但刘虞也不可能,黄巾起义爆发这一年,他在甘陵国(也在河北中南部)做国相,入主幽州做幽州牧,一直要等到187年。

按照史书的记载,此时的幽州刺史,其实是一个姓郭名勋的人。之后没多久,他便在广阳(今北京)黄巾军的围攻之下为大汉捐躯了。

那么刘备究竟有没有出来参与镇压黄巾军呢?

真实情形是,刘备那年24岁,确实参与了幽州的义勇军。而且他的顶头上司,确实如演义所说,叫做邹靖。

可演义又说,刘备在这应征入伍的前一刻,遇见了两个人,谁?卖酒杀猪的庄园主张飞、推车卖货(卖什么书中没说,传说是卖豆腐,呵呵)的小商贩关羽。

按理说,论资本,三人中张飞的资本最雄厚,他有钱又有势,名下资产有一家酒庄,有一家肉铺,还有田产。而关羽的资本最弱,只有一辆小推车,车上有几斤豆腐而已。至于刘备,他似乎也是这涿县城中的中下阶层,连演义都说他“家贫,贩履织席为业”,也就是说,他只是个手工业者,织席、编鞋子拿出来卖的人。

所以放在现在,这桃园三结义必然是张老板做大哥,刘备和关羽做小弟而已。而这,其实也就是本文这个问题的答案,虽然后来刘备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但此时他只是个小伙计而已。若无这场黄巾起义,他便靠卖鞋子度过自己的一生。

在书里,刘备还就成了三结义中的老大,不是因为姓刘,而是因为他的岁数最大;关羽则是老二,也不是因为他的豆腐做得好,而是因为他的岁数恰好比张飞大一点;张飞虽然富有是个成功人士,可只能做老三。

网络配图

可为什么刘备就能把肉铺老板张飞和豆腐贩子关羽吸引过来结拜呢?这显然又是刘大耳朵的独特魅力所在了。你看演义中文字说得分明,首先是刘备的一声叹息,吸引了背后张老板的注意。于是张老板便问了,前面那个大耳朵的汉子,榜单就在你眼前,不去为国出力,叹什么气啊?

嘿!张飞这一问,其实也有他的潜台词,那就是国家在多事之秋,你有雄心壮志就该出来拼一把,光在这边哀叹有毛用啊?

于是刘备便回头看这张老板的面容,原来这位肉铺老板长相还颇与众不同,怎么个不同法子呢?首先是身高,说张飞身长八尺,八尺又是多少呢?原来汉尺一尺是二十三、四厘米左右,八尺也就差不多一米八八左右——所以按这个标准,张飞的身高是很高的。

这么一个大个子,长相又如何呢?说是“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豹头指的是额头比较圆;而环眼呢,自然是说指的是眼圈大;燕颌,则是下巴有肉,显得圆润;而虎须,大概意思也就是形容这胡须象老虎的须,给人一种极威猛的感觉而已。

明清四大小说里这么形容人物长相的,其实就两个。一个是张飞,另一个则是林冲。所以张飞的长相其实也绝不是如后来人想象的那样粗莽跟李逵似的,要知道他的女儿后来还被阿斗选去做皇后了,可见老张绝不会很丑,估计比关羽还要俊些,要不然阿斗怎么不相中关二家的女孩子呢?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老张的嗓子,简直就是男高音的意思。你看书上这形容,“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也就是说张飞的大嗓门是没说的了。

刘备,显然就是被张飞这大嗓门给吓到了。

可刘备毕竟不是一般人,他明白自己的劣势,比钱肯定不如人多,比身块不如人壮,那还能比什么呢?比写作文、比算术、比外语……呵呵!刘备很快就有了办法,你是牛可你姓张,我可是姓刘啊,于是这就摆开了谱:

“这位兄台,我本来啊,那可是汉室宗亲……”

呵呵,这一摆谱,果然把张飞给镇住了,为什么?因为张老板怎么也想不到,在这北国的涿县这种地方,在他眼前,居然就有一个“汉室宗亲”,宗亲是什么意思?那就是皇帝的亲戚啊!你个卖肉的老板,再有钱能有皇帝有钱吗?再有势力能比得上皇帝有势力吗?

网络配图

结果,不知不觉间,张飞的大嗓门便小了许多,说的话也温柔许多:“我有点小钱,可以用来募集乡勇,这样吧,咱们找家小酒店,一边喝着小酒,一边深谈如何?”

有酒喝、有话聊,这不正中刘备的下怀吗?于是两人这就奔村店而去(请注意,是村店,也就是说,是一家农家菜馆,而不是什么五星级酒店)。

也就因为是村店,这便为下一个人物的登场做好了铺垫,为什么呢?因为那人也没几个钱,推辆小货车装点豆腐出来卖,能挣几个钱呢?可车上货物不惊人,他的话却颇惊人,那就是:“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军!”

这一句话就把刘备的耳朵给揪过来了,为什么?因为老刘和张飞在这边聊的,不就是这投军的事吗?眼瞅着这又来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兄弟——呵呵,这个咱明天再聊。先回头来说说文章开头那个问题:“以皇室自居的刘备,为何只能等到黄巾起义爆发才有机会为国效力?”

为什么呢?因为所谓皇室,是有亲疏划分的 ,刘备与汉室的关系,其实是前汉也就是西汉的皇室关系(中山靖王是西汉的诸侯王),此时已经是后汉也就是东汉,疏远程度已然十万八千里之遥。

相关参考

诸葛亮为何不劝说哥哥诸葛瑾为刘备效力

诸葛亮为何不劝诸葛瑾辅佐刘备?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是个神话的人物,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料事如神,呼风唤雨。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让很多人敬佩不已;草船借箭,一招使以诡计著称的大英雄曹操艳羡不已;东吴招亲

换成真金白银

清朝的历史上,出名的皇帝不少,自然也有不少辅佐皇帝的肱股之臣。尤其康熙、雍正、乾隆期间,由于皇帝们励精图治、任用贤人也给了不少清官为国效力的机会。要说清官,人们都会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就是“清贫”。都说清

最早占领益州却没来得及称帝,儿子把机会送给了​刘备

刘焉当过冀州刺史,但没有当过幽州刺史。不过,当时还没有天下大乱,地方官权轻,朝官权重,所以他后来被征调到朝廷,先后担任南阳太守、宗正、太常等职务。灵帝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各地盗贼蜂起。刘焉认

刘备为何要收留走投无路的吕布

因为失去了很多机会,所以最终在与的对阵上连连失利。兖州大境重新回到了曹操的手中。曹操很激动,看着昔日的根据地,喜不自胜。可是吕布却走投无路,常言说落水的凤凰不如鸡。吕布有点懊悔,现在放眼天下,有点孤苦

刘备死后,蜀汉动荡,为何诸葛亮要等两年才去平叛

刘备死后,蜀汉动荡,为何诸葛亮要等两年才去平叛!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时期的历史加工描写的小说。东汉末年,朝廷黑暗,民不聊生,很多地方纷纷举行了起义。其中,刘备建立的

这个太监镇守大唐天下20年,中唐六将,到他死后才有机会立功

很多人知道唐玄宗李隆基要么是因为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要么是因为让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其实李隆基在位时,最有话题性的应该是他手下的「”太监将军”杨思勖。杨思勖凭借一己之力,为李隆基争取了二十

此人是袁绍手下的超级大将,他死之后,颜良文丑才有机会立功

袁绍,字本初,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他年少时便颇有才华,而且能折节下士,前途一片光明;因为守孝耽误六年之后,他也没有就此沉寂,而是暗中结交了大批的党人,重返朝堂之后,更是成为了大将军何进的心腹;后

刘备为何放弃在 ”鸿门宴”上除掉刘璋,自绝快速夺取益州的机会

「”鸿门宴”是西楚霸王项羽宴请沛公刘邦的一次盛宴。此次宴会中,范增派出剑客项庄舞剑助兴,准备伺机杀掉刘邦,却被项伯挡住。最后项羽放走了刘邦,失去了统一天下的大好时机,落得身首异处。无独有而,公元211

将军:此处是何地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都记得,庞统才能虽然比肩孔明,却始终郁郁不得志,直到遇见慧眼识英的刘备,才有机会一展抱负。刘备对庞统委以重任,带着他向川蜀之地进攻,诸葛亮则留守荆州大本营。当庞统领兵独行,来

孔明火烧30万曹军时内心无惧,为何火烧藤甲兵却说“必损寿矣”

提到三国这段历史,我们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诸葛亮,他被后人誉为“智圣”,的确有他的存在,三国时期的刘备才有了跟曹操、孙权三分天下的资格,正是他的存在,刘备才有了能力创建了蜀汉政权。他为了报答刘备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