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炮轰洪秀全尸体
Posted 尸体
篇首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曾国藩炮轰洪秀全尸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曾国藩炮轰洪秀全尸体
导读:1864年,清朝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大本营天京(今南京),掘开天王洪秀全的坟墓,将尸体扛到曾国藩面前当面验看。曾国藩下达了最严厉的惩处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洪秀全的尸体被拖了出来,被刀斧剁得粉碎。曾国藩又命人把肉泥拌进火药,装入炮弹,然后接连发射出去,焚尸扬灰。
酷刑和国家的专制程度成正比,在政治和法律尚未分离的传统社会,政权稳定性相对弱。统治者每天都过得不安心,最省心的方法就是把一切犯罪扼杀在摇篮之中,而用最残忍、震撼的方式处死罪犯,并公布给大众观看,能够起到最大的恐吓和“教育”作用。
酷刑的极致代表——炮决,这种令现代人目瞪口呆的“过度”处决方式,自从用火药发射弹丸的火炮发明之后,就开始被统治者采用,最早可以追溯到16世纪。
“炮决”起源于莫卧儿帝国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炮决”起源于印度次大陆上的莫卧儿帝国(1526年-1858年)。这个帝国由成吉思汗的后裔跑去印度入侵建立,“莫卧儿”意即“蒙古”。
莫卧儿帝国的军队是最早大规模使用火炮和火枪的军队之一。他们非常善于使用这些新式武器,用它们攻城略地。
既然大炮可以用来杀死敌人,那么也不妨拿来处死罪犯或者逃兵。在莫卧儿帝国,“炮决”这项酷刑大多是用在叛乱者、逃兵或军事俘虏身上。除此之外,一些其他的罪名也会用到“炮决”,比如1714年,军队中的偷窃问题非常严重,军官们设陷阱抓住两个小偷将他们处于炮决。不得不承认,这种刑罚起到很好的“杀鸡儆猴”作用,这一时期莫卧儿军队的逃兵问题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杜绝的。
这个方法也很早被葡萄牙等殖民者所用,流行开后的“炮决”逐渐出现在非洲、拉美、土耳其、伊拉克、阿富汗等地。
“炮决”怎么实施
说到这儿,让我们来看看“炮决”具体是怎么实施的。这种处决的常见形式是,用绳子把凡人绑在大炮炮口的位置,固定好后“咣”一声开炮。炮膛里有时装的是实心的球形炮弹,不过更多的时候炮膛里装的是只是空包弹,或者在近距离具备强大杀伤力的葡萄弹,也就是霰弹,发射出去之后会飞散开来,躲都没地方躲。
也有一些非主流的“炮决”方式,比如1596年在伊斯坦布尔,一位犯人被塞进炮膛再开炮,还有一些是将犯人系在炮弹上然后发射出去,其结果都是让尸体粉身碎骨。
英国人在印度残酷统治的证据
在各国进行的“炮决”中,英国统治者实施的最多,主要是在其殖民地印度。当他们发现源起于这片土地上的“炮刑”相比当地军队中常用的“鞭刑”更有威慑力的时候,就大批量开启了“杀鸡儆猴”模式。
1871年,印度锡克教中的一部分教徒力争恢复锡克教对旁遮普的统治,1872年与警察发生冲突,66名教徒被绑在炮口上开炮轰死。1857年,仅仅在5月到9月之间就有44宗“炮决”。
1857年到1859年,印度北部和中部爆发了反对英国统治的民族起义,这次起义终结了英国通过东印度公司管理印度的体制,使得印度置于英国直接统治之下,故此常被视为印度的第一次独立战争。在此期间,“炮决”也被英国殖民者用来处决那些被俘的起义者。这种残忍的死刑方式不符合印度教徒或穆斯林的葬礼习俗,是英军用来打击起义者士气的一种方式。
中国近代史上的“炮决”
到了中国,有类似待遇的人物是太平天国洪秀全。1864年,清朝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大本营天京(今南京),掘开天王洪秀全的坟墓,将尸体扛到曾国藩面前当面验看。
曾国藩下达了最严厉的惩处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洪秀全的尸体被拖了出来,被刀斧剁得粉碎。曾国藩又命人把肉泥拌进火药,装入炮弹,然后接连发射出去,焚尸扬灰——就是死了,也要让洪秀全灰飞烟灭,阴魂无归。
“炮决”还曾被国民党军队所用,处决被俘的红军。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后,红9军与兄弟部队一起与长期盘踞在黄河以西的国民党马家军展开了浴血拼杀。1937年3月,部队在马家军围追堵截下,最后全军覆没。据说红9军军长孙玉清被放在炮口上,打得粉身碎骨。历史学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提到了这个残忍的细节,但是并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它确实发生过。
相关参考
8月1日,曾国藩断然下达了最严厉的惩处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洪秀全的尸体再次被拖了出来,被刀斧剁得粉碎。即使这样,还不罢休,曾国藩又命人把肉泥拌进火药,装入炮弹,然后接连发射出去——就是死了,
8月1日,曾国藩断然下达了最严厉的惩处方式:“戮尸,举烈火而焚之!”洪秀全的尸体再次被拖了出来,被刀斧剁得粉碎。即使这样,还不罢休,曾国藩又命人把肉泥拌进火药,装入炮弹,然后接连发射出去——就是死了,
洪秀全被曾国藩“焚尸扬灰”两个苦苦搏杀了11年的对手从未相见在中国,对于洪秀全是“民族英雄”还是“邪教教主”,是“农民领袖”还是“专制暴君”,至今论争不休,莫衷一是。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天朝向左,世界向
洪秀全被曾国藩“焚尸扬灰”两个苦苦搏杀了11年的对手从未相见在中国,对于洪秀全是“民族英雄”还是“邪教教主”,是“农民领袖”还是“专制暴君”,至今论争不休,莫衷一是。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天朝向左,世界向
提起晚清名臣曾国藩,他的粉丝们都会记得这样一句话,“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然而,如此一个人在处理死敌洪秀全的尸体时,竟然选择了最残忍的方式,令后人大惑不解。1864年7月19日,湘
在近代中国和日本,处于同一时代的洪秀全与西乡隆盛的成败得失,如一曲悲歌,余音难尽。他们都出生寒微却胸怀大志,以霹雳雷霆之手段,开创震古烁今之伟业;他们掀起惊天狂涛、几乎倒旋乾坤,却又都在辉煌的巅峰
洪秀全和他的太平天国在1864年彻底覆亡,洪秀全尸体被湘军挖出,挫骨扬灰,而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也被抓住,后押送北京凌迟处死,而忠王李秀成虽在曾国藩的诱迫下写下了投降书,但是最终也难免一死。>太平天国
洪秀全从四十一岁进南京到五十二岁自尽,在全是美女的天王府中过了十一年,从未走出天京城门一步,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网络配图那时分他正值壮年,体魄强壮,但是十一年中仅仅颁发过二十五篇诏书,而且从咸
导读:1864年7月19日,天京(今南京)内外,黑云压城,火光冲天。正午时分,随着曾国藩弟弟曾国荃一声令下,“轰隆”一声惊天巨响凌空怒炸,太平门处的城墙被炸塌二十余丈,整个天京城地动山摇。数万眼睛血红
导读:1864年7月19日,天京(今南京)内外,黑云压城,火光冲天。正午时分,随着弟弟曾国荃一声令下,「轰隆」一声惊天巨响凌空怒炸,太平门处的城墙被炸塌二十余丈,整个天京城地动山摇。数万眼睛血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