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曾拒收二十万两救急款 放弃局部保全局利益

Posted 钱庄

篇首语:宁叫钱吃亏,不叫人吃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胡雪岩曾拒收二十万两救急款 放弃局部保全局利益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雪岩曾拒收二十万两救急款 放弃局部保全局利益

1861年,上海阜康钱庄的挤兑风潮波及到杭州。正当胡雪岩全力调动、苦撑场面的时候,又传来了一个坏消息:宁波两家钱庄也相继倒闭。

宁波这两家钱庄,都是胡雪岩名下的。挤兑风潮出现的时候,杭州阜康的挡手赶紧去了宁波,希望能从那两家钱庄调出一些银子来应急。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宁波钱庄受到市面形势的影响,加上资金周转不灵,早已自身难保,最后不得不申请倒闭。

宁波海关在查封倒闭的钱庄时,同时给浙江方面发了电报,希望他们的东家去做善后处理。浙江藩台德馨在接到电报以后,心情十分沉重。因为胡雪岩跟他交情不错,眼见着胡雪岩的钱庄接连出事,他不能坐视不管。最后,德馨决定让他的姨太太赶往胡雪岩家里,传话给胡雪岩,说,只要宁波的两家钱庄在二十万两银子挽救的范畴内,他自己愿意无条件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胡雪岩对德馨的好意表示感谢,却出人意表地拒绝接受帮助。胡雪岩对在场的人说,现在正是危机重重的时刻,即使往里面砸银子,也不过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我们现在接受了德馨的二十万两银子,等于是宁波的钱庄开了一个缝,虽然现在可能会及时补上,但是,保不准哪一天,又有什么地方裂开了。到时候,问题没有解决,可能还要连累德馨啊。

胡雪岩的一席话,让在座的人连连点头称是。尽管眼下自己一手创立的钱庄倒闭,是一件极其难过的事情,但是,胡雪岩情愿放弃对宁波钱庄的挽救,也要确保杭州钱庄的声誉。胡雪岩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懂得放弃局部利益以保全整体利益,懂得“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的相互关系。

相关参考

楚国曾击溃二十万秦军

 秦始皇统一最艰难的灭国战:楚国曾击溃二十万秦军  一箭双雕  《史记·秦始皇本纪》的另一条纪事:  二十一年王翦谢病老归。(《史记·秦始皇本纪》)  这条纪事说

中美两款失败的机枪,美国还在改进,中国放弃了

二战时美军想仿制德军的MG42,结果仿制版测试的结果非常令人失望,故障率高而完全达不到原版德制枪型的水准,最后只得放弃,不过后来的T161E3仍模仿了MG42的进弹机构,T161E3后来被命名,为M6

许景澄,四十万两白银与八国联军侵华

查资料,找根据。说一则故事,一则令人深思,令人叹息的悲剧故事。说的是清朝的许景澄,四十万两白银,八国联军侵华的故事。许景澄,光绪年间,清政府的一个外交官,政治家。因义和团运动,滥杀无辜,攻击外国使团。

斩监侯并处罚银七十万两

岳钟琪是不是岳飞的后人,咱们暂且不论,就像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的后裔一样,都是无法考证的事情。即使是可以做亲子鉴定的今天,某影星的一对儿女到底该姓啥都很难说,就更别提后汉三国乃至清朝了。但是有一点可以肯

慈禧西逃向乔家借十万两,问乔家:要什么赏赐

中国历史上很多位太后曾经参与执政的太后,如秦国的宣太后,赵国的赵太后等等,我们今天要聊得是在晚清时的慈禧太后,这位晚清时代大半个世纪的的统治者,除了我们众所周知的他享有和皇帝一样的权利,生活奢靡,更重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短暂的放弃是为了得到长远的回报”,放弃需要有牺牲精神,不仅是具有胆识和谋略的生动实践,更是摆正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明智之举。学会“放弃”求发展,需要有“壮士断腕”的气魄,需要有着眼未来的气度。

看清廷的内务府是怎样从皇帝身上揩油的?

道光勤俭节约,天下有名。据说他也曾鸦片上瘾,后来觉得鸦片花销太大,就戒了。就这么简单地戒了!史料上说,道光做皇帝三十年,宫内开支每年不超过二十万两(如果要简单理解是多少钱,就按1两=200块算,不是准

浙江用汉白玉石作建材最多的殿宇,耗银十万两,仿故宫太和殿修建

导读:对于古建筑,我们印象中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北京故宫了。即使没有去过故宫,也会在各大清朝宫斗影视作品中看到过紫荆城的奢华程度。尤其是看到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等等盛大典礼举办所在的

胡雪岩的故居建筑有何特色

胡雪岩,原名胡光墉,又名胡顺官,是徽商的杰出代表之一,也被认为是浙商的代表。胡雪岩为官经商时,达到最巅峰的时候,储备资金达到了数千万两之巨,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可就算是这样叱咤风云的商界大亨,也难逃

楼兰简牍残纸,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曹魏˙楼兰木简魏晋˙楼兰木简魏晋˙楼兰木简(局部)魏晋˙楼兰木简(局部)魏晋˙楼兰木简魏晋˙楼兰木简、牍魏晋˙楼兰木简(局部)魏晋˙楼兰木简魏晋˙楼兰木简魏晋˙楼兰木简西晋˙楼兰木简西晋˙楼兰木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