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殺死於謙,難稱英明,但卻做了三件事,贏得後世稱頌
Posted 皇后
篇首语: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明英宗殺死於謙,難稱英明,但卻做了三件事,贏得後世稱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明英宗殺死於謙,難稱英明,但卻做了三件事,贏得後世稱頌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第六位皇帝,先後兩次在位,雖然廟號是英宗,但卻難稱英明。第一次在位時,重用宦官王振,引發土木堡之變,損兵折將;第二次在位時,處死於謙等有功之臣,為王振建旌忠祠,祭葬招魂。明英宗在位時期,明朝的歷史發生了重要轉折,「仁宣之治」的影響蕩然無存,大明王朝由強盛轉向衰落。雖然,明英宗沒能重振大明王朝,不過他卻做了三件事,改變了人們對他的形象,反而贏得了後世稱頌!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1.釋放建庶人
明英宗的曾祖父朱棣是通過「靖難之役」奪取帝位的,建文帝雖然下落不明,但建文帝的兒子朱文圭尚在襁褓之中。朱棣沒有殺死侄孫朱文圭,而是將其囚禁在鳳陽的廣安宮中,時稱「建庶人」。朱文圭的身份特殊,如果沒有靖難之役,皇位極有可能是他的,因此受到嚴密監控。
土木堡之變後,明英宗一度被俘,後來雖然被釋放,但卻被弟弟景泰帝朱祁鈺軟禁在南宮之中,形同囚徒。對於監禁的滋味,明英宗是深有體會的。所以明英宗在復辟後,就想釋放建庶人,大學士李賢對此非常支持。於是,被囚禁五十五年朱文圭重獲自由,「聽居鳳陽,婚娶出入使自便」。
2.追尊胡皇后
胡皇后就是《大明風華》裡面的胡善祥,她在歷史上名聲很好,是明宣宗的第一任皇后。不過明宣宗卻寵愛孫氏,最終在明宣宗的「勸導」下,胡善祥被迫讓出皇后的位置,選擇出家。胡善祥沒有任何過錯,卻遭到廢黜,「天下聞而憐之」。胡善祥死後,已經成為太后的孫氏,居然下令用嬪禮來安葬胡皇后。
朝野都為胡善祥鳴不平,但是沒人敢說出來,因為孫太后尚在。直到天順六年,孫太后病死,英宗的皇后錢氏第一個站出來,要求為胡善祥「平反」,「每為英宗言後無罪廢。群臣畏太后,殮葬謚號皆無禮傷之」。明英宗在得到大臣的支持後,頒布詔書,追尊胡善祥為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並按照皇后的等級,重修陵寢。
3.廢除殉葬制度
朱元璋稱帝後,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殉葬制度,皇帝、親王死後,生前服侍他的側室都要殉葬。比如說朱元璋死後,有三十八位妃嬪殉葬;朱棣死後,也有十六位妃嬪殉葬,明仁宗、明宣宗死後,都有妃嬪殉葬。
士大夫們備受儒家思想的影響,雖然不敢明著指責,但對殉葬制度一定是非常反感的。天順八年正月十五,已經病入膏肓的明英宗將太子以及幾個太監叫到床榻前,囑咐道:「殉葬非古禮仁者所不忍,眾妃不要殉葬」,「此言俱要遵行,毋違!」已經是說,明英宗在臨死前廢除了殉葬制度。
許多喜歡明朝歷史的人,都說清朝編修的《明史》是抹黑明朝,沒有一點是真實的。那麼《明史》是怎麼評價明英宗的呢?「英宗承仁、宣之業,海內富庶,朝野清晏。獨以王振擅權開釁,遂至乘輿播遷。乃復辟而後,猶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後在位二十四年,無甚稗政。至於上恭讓後謚,釋建庶人之系,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
明英宗在位期間,確實沒什麼大的作為,不過釋放建庶人、追尊胡皇后、廢除殉葬制堪稱「盛德之事」。細細讀來,我倒覺得,《明史》對明英宗的評價非常準確,不知您是怎麼看的?
參考資料:1.《明史》;2.《明英宗實錄》;3.《勝朝彤史拾遺記》
相关参考
生於露,死於影的貂禪,流星般存在於歷史,但卻拉開了三國的大幕
東漢未年,宦官當道,朝廷腐敗,歷經了近四百年輝煌的大漢王朝,已然在風雨中飄搖。大廈將傾,時局動盪!意在進京勤王,救大漢於水火的董卓,後來竟演變成了謀權篡位的罪魁禍首,一段長達近百年的三國混戰史也由此拉
生於露,死於影的貂禪,流星般存在於歷史,但卻拉開了三國的大幕
東漢未年,宦官當道,朝廷腐敗,歷經了近四百年輝煌的大漢王朝,已然在風雨中飄搖。大廈將傾,時局動盪!意在進京勤王,救大漢於水火的董卓,後來竟演變成了謀權篡位的罪魁禍首,一段長達近百年的三國混戰史也由此拉
历史秘闻 生於露,死於影的貂禪,流星般存在於歷史,但卻拉開了三國的大幕
東漢未年,宦官當道,朝廷腐敗,歷經了近四百年輝煌的大漢王朝,已然在風雨中飄搖。大廈將傾,時局動盪!意在進京勤王,救大漢於水火的董卓,後來竟演變成了謀權篡位的罪魁禍首,一段長達近百年的三國混戰史也由此拉
引言康熙皇帝继位之后,雷厉风行的做了擒鳌拜、平三藩等三件事,由此成为千古一帝,名垂千古。而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初期,东周第二位天子继位之后,也做了三件事。不同于康熙,这位天子做了这三件事之后不但没有名
郭嘉被称为“鬼才”,也是曹操最信任的军师,只是郭嘉英年早逝留下了不少的遗憾。对于郭嘉来说,帮助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大业已经算是功成名就了。不过郭嘉一生最大的成就到底是什么呢?其实郭嘉一生做了三件令人称
历史人物 隋炀帝杨广在位十四年,干了三件事,为何能影响中国1400多年
千百年来,隋炀帝的昏君名声一直在史书中不绝于耳。直到今天我们提到隋炀帝杨广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凶残暴君,荒淫无道而且还很好色!然而,我们从其继承皇位前的表现来看,此人绝非是不识大体、不懂行政事务的公子哥
一直以来对汉武帝的评价有好有坏,有人认为他雄才伟略,也有人认为他穷兵黩武,使原本强盛的汉朝开始走向衰亡。但是这些错误汉武帝在晚年也有认识,所以采取了三条补救措施,就是这三条措施保障了大汉100年安全,
世界历史 八国联军侵华,慈禧逃到西安,做了三件伤天害理的事,大清何以不亡
清末的不断衰弱,处处挨打,与统治阶层的腐败、贪污直接相关。就拿慈禧太后来说,在八国联军打进北京,自己逃到西安,也不忘敛财!回北京时随行3000车财物还有70万现白银和无数珍宝!而且还干了三件伤天害理的
利比亚人开始后悔了,他们怀念并感恩卡扎菲这三大功绩。利比亚前领导人穆阿迈尔·卡扎菲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人物,有人赞扬他,以为他是一个丰功伟绩的政治强人,有人贬低他,以为他只不过是一个狂妄自大的沙漠疯子,
公元263年司马昭为了转移国内视线,决定对蜀国用兵,司马昭派遣钟会为东路军,邓艾为西路军,诸葛绪为中路军,三军齐发攻打蜀国,邓艾在魏国和蜀国两路军队主力对峙之时,自己带领部分精锐部队,偷渡阴平,奇袭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