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被称为第二个周瑜,为何孙权一定要逼死他?他临死前才想明白

Posted 士族

篇首语: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陆逊被称为第二个周瑜,为何孙权一定要逼死他?他临死前才想明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陆逊被称为第二个周瑜,为何孙权一定要逼死他?他临死前才想明白

陆逊被称为第二个周瑜,为何孙权一定要逼死他?他临死前才想明白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导语:三国名将数不胜数,当年吕布可以凭借手上的狼骑和自己无双的武艺横行天下,不论是曹操和刘备还是其他诸侯都不是他的对手,碰上他只有倒霉的份。周瑜自参军以来表现出极高的军事天赋,刚和孙策起兵的时候就可以凭借不到1万人马鲸吞比自己兵力多几倍的建邺,最后再以不可能的速度扫平江东并为吴国奠基。之后在赤壁之战时哪怕只有3万水军,在面对曹操几十万大军情况下依旧以弱胜强,赢得赤壁之战的同时也让他的名字流芳百世。吴国同样除了周瑜意外还有陆逊,他的夷陵之战不仅挫败了刘备的锐气同时也保住了江东,被孙权和刘备称第二个周瑜。但很费解的就是,孙权却执意逼死他,其中缘由他一直不明白,之后临终前才想明白,是什么呢?

先说下孙权掌权之后江东的内部情况,之前孙策凭借勇武和威望,打下江东之后同时也安抚了各大士族。各大士族虽然不满孙策拿下江东,但碍于他的兵力也不好发作,两边人马一直相安无事。但不巧的是孙策居然遇袭身亡,而继位者孙权因为没有孙策的英勇而且没有他的野心还刚刚成年,于是这时候世家开始表露出不满的情绪,此时的孙权没办法,同时也因为恐惧,于是不断的安抚,不断给世家好处。

江东世家试探出孙权的底线之后觉得他很好欺负,于是打着为江东政权做贡献的名义开始极力推荐各种人才。当时江东百废待兴,周瑜和张昭提醒过孙权这是个坑,但明知道是坑的孙权还是接受了他们的人才,因为江东太缺人了。江东的士族由此把手伸进了东吴的政坛,陆逊这个士族的代表正式这个时候介入的,但当时他还是一个有梦想有抱负的年轻人,一直对争权夺利不感兴趣,更感兴趣的是兵书和韬略。

后来的夷陵之战证明了陆逊的能力,他虽然是青壮派,虽然部队和士气都没有刘备率领的蜀军高,但他冷静的分析出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并制定出打击计划。前期他先制造节节败退的假象,等刘备大军到了伏击圈以后全军合围,一把火把刘备的部队和野心烧成灰烬,成功保住了江东和他的威名。

当时孙权一直为继承人的身份苦恼,因为他确定的接班人孙登死了,他培养了几十年的心血就这样没了,这让他很尴尬,同时孙登的两位兄弟开始争权夺利。但身为军人的陆逊本不应该插手继承人之争,只是他不想看到吴国内乱,造成当年袁绍两个儿子的结局,于是他经常劝孙权要早点确定接班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但孙权以为士族的手已经伸到了东吴的核心,居然连继承人安排都想插手了,于是他对陆逊看法和态度变了,开始疏远他,后来甚至直接逼死他,陆逊直到临终前才想明白这个原因,只可惜不能回去了,一代名将就这样死于内耗。

结语:陆逊虽然是江东士族的人,但他的心是朝着吴国好的,但他只是一个军人,不是政客,忘记了军人不能干政的传统以及君主逆鳞。但可惜的是他两条都已经触犯了,政客是无情的,政治斗争也是残酷的,他最终也只能成为政客博弈的牺牲品,只可惜他极高的军事能力不能继续大放光彩。

相关参考

陆逊真的是被孙权给逼死的吗

在《三国演义》"火烧连营"的故事中,有一个叫陆逊的,因为火烧了刘备八百里连营,所以成了众所周知的名人。其实,他是东吴开创基业以来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有名将领,在刘备为报关公之仇御驾亲征的要害时

历史人物 陆逊为什么任丞相一年就被逼死

孙权和陆逊有深仇,为什么还要重用他,陆逊任丞相一年就被逼死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本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浪花淘尽英雄’说到三国中人才济济的东吴,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周瑜,鲁肃,吕蒙,陆逊,

历史秘闻 陆逊真的是被孙权给逼死的吗

在《三国演义》"火烧连营"的故事中,有一个叫陆逊的,因为火烧了刘备八百里连营,所以成了众所周知的名人。其实,他是东吴开创基业以来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有名将领,在刘备为报关公之仇御驾亲征的要害时

历史人物 东吴君主孙权为何逼死陆逊的深层次原因

  和:(183—245),是三国时期的重要的人物,对三国的局势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学术界对陆逊的研究并不充分,多是从陆逊为将、为相的角度出发,分析陆逊的军事、政治、法律才能,少数的几篇文章研究了

三国孙权与陆逊论周瑜的目的是什么?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是三国时期的典故,当时孙权不仅仅是和陆逊谈论周瑜,还有鲁肃和吕蒙。那么他和陆逊谈论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他和陆逊说周瑜的功绩他已经没有办法超越,并且列举了很多周瑜的事件,主要讲了两件称

三国孙权与陆逊论周瑜的目的是什么?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是三国时期的典故,当时孙权不仅仅是和陆逊谈论周瑜,还有鲁肃和吕蒙。那么他和陆逊谈论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他和陆逊说周瑜的功绩他已经没有办法超越,并且列举了很多周瑜的事件,主要讲了两件称

一方诸侯孙权与陆逊论周瑜的目的是什么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是三国时期的典故,当时孙权不仅仅是和陆逊谈论周瑜,还有鲁肃和吕蒙。那么他和陆逊谈论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他和陆逊说周瑜的功绩他已经没有办法超越,并且列举了很多周瑜的事件,主要讲了两件称

一方诸侯孙权与陆逊论周瑜的目的是什么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是三国时期的典故,当时孙权不仅仅是和陆逊谈论周瑜,还有鲁肃和吕蒙。那么他和陆逊谈论这些的目的是什么呢?他和陆逊说周瑜的功绩他已经没有办法超越,并且列举了很多周瑜的事件,主要讲了两件称

历史人物 揭秘东吴四大都督不得善终的魔咒 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

对陆逊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部英雄之歌。烽烟四起的三国时代,各路枭雄

孙权一生最信任4个人,周瑜、陆逊都排不上号,第一居然是他

孙权,字仲谋,是江东之主,他未及弱冠,就从父兄的手中,接过了江东基业,与年龄相当于自己父辈的曹操、刘备角逐,争霸天下。纵观他的一生,我们不难得知,对内他将江东之地,治理的井井有条,对外,虽然自己缺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