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末三国时期,为什么没人质疑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

Posted 汉室

篇首语: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在汉末三国时期,为什么没人质疑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汉末三国时期,为什么没人质疑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

在汉末三国时期,为什么没人质疑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刘备起家创业的政治资本之一是汉室宗亲的身份。但现在可知的史料对于刘备汉室宗亲身份的记载却存在一定的缺失。正因如此,后世有些人对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产生了质疑。

有意思的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知名人物却没有一个质疑刘备是汉室宗亲,哪怕袁术也只是嘲笑刘备没有名气而不是质疑血统。那么汉末三国时期的名人为什么不质疑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呢?

汉朝对于天下的刘姓宗室有非常严格的管理制度,九卿之一的宗正就是专门负责登记管理记录刘姓宗室的。东汉后期,宗正府的档案更是记录了天下所有刘姓宗室,以便给予特权对抗士族。

刘备祖父刘雄通过举孝廉的方式当上的东郡范令,他的家庭与后代的档案不仅在宗正有记录,人事机构同样会有记录。如果刘备假冒汉室宗亲的话,这些后来被曹魏控制的档案就足够打假了。

刘备早年起兵的时候曾经与同为汉室宗亲的刘虞打过交道,而刘虞就担任过宗正。可是在与刘备交往的过程中,刘虞没有质疑过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曹操属下的现任宗正刘艾也没质疑过。

另外,汉朝规定刘姓宗室必须聚居生活,刘备小时候也是和涿郡老家的刘姓同宗一起生活的。如果刘备假冒汉室宗亲的话,这些留在涿郡老家。处于曹魏统治下的刘姓同宗也能揭穿了刘备。

综合来讲,由于档案记录的完善严格和聚居的生活模式,刘备根本不可能假冒汉室宗亲。只是汉朝的很多档案记录在之后的历史中散失了,这才导致如今有些“半吊子”质疑刘备的汉室宗亲。

相关参考

没落的汉室王孙刘刘备毫无权势可言是怎么成功的

没落的汉室王孙刘刘备,毫无权势可言。那么,刘备是怎么成功的呢?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利用了一个高大上的招牌,那就是四个字“汉室宗亲”。刘备的自身条件并不好,《三国演义》对刘备的出场给了一大段文字,我们挑些

刘备起兵时 为什么不敢直说自己是刘邦后代

「”我乃中山靖王之后”,这是不是在三国演义中大家经常听到了介绍语?没错这就是刘备刘玄德逢人介绍自己汉室宗亲身份。乱世之中这个中山靖王后裔,给刘备带来不少的好处。然而,同为汉景帝后裔的刘秀,为何大大方方

三国二十四名将――关羽人物生平 追随刘备

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中平元年(184年),汉室宗亲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

同样是主张兴复汉室,刘秀得到的支持程度为什么远胜刘备

西汉末年和东汉末年,先后有两位汉室宗亲打起了「”兴复汉室”的大旗,这就是汉光武帝刘秀和汉昭烈帝刘备。但奇怪的是,同样是兴复汉室的政治主张,刘秀得到的支持程度远胜刘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西汉从汉元帝时走

同样是主张兴复汉室,刘秀得到的支持程度为什么远胜刘备

西汉末年和东汉末年,先后有两位汉室宗亲打起了「”兴复汉室”的大旗,这就是汉光武帝刘秀和汉昭烈帝刘备。但奇怪的是,同样是兴复汉室的政治主张,刘秀得到的支持程度远胜刘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西汉从汉元帝时走

三国史上“高富帅”刘表为何会失掉荆州

先从刘表说起,刘表,字景升,汉室宗亲,汉末名士。据说长得高大帅气,而且比较有才华,年纪轻轻就被世人称为“八骏”之一,是典型的高富帅大名人。黄巾起义后的荆州是很乱的,而且那个时候不仅荆州乱,天下都很乱。

刘备为啥不直接说自己是高祖之后

01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三国演义》不行滴,刘备称帝之前,如果他敢自称高祖之后,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造反僭越的名义砍了他,而他

刘备为啥不直接说自己是高祖之后

01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三国演义》不行滴,刘备称帝之前,如果他敢自称高祖之后,曹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造反僭越的名义砍了他,而他

刘备看走眼放走一谋士,降曹后成三国豪门,后代还做了共和国元帅

东汉末年的众多诸侯当中,刘备的势力最为单薄,虽然号称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但实际上,这位中山靖王有多达120位儿子,繁衍到刘备这一代时,整个大汉王朝差不多有上万人都是他的后裔。所以,除了顶着个汉室宗亲的

汉室宗亲刘虞为何宁死不听袁绍的安排不当皇帝?

应该说,刘虞在当时的形势下,有可能也有资格当皇帝。那刘虞为什么不当呢?因为袁绍等关东诸侯意见不一。虽然袁绍和韩馥认为,推举新君才是对抗董卓的最好方式,可是却遭到了盟军中两位骨干成员的反对,一位是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