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真如世人所传那样吗?他的投降是对还是错?

Posted 世人

篇首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禅真如世人所传那样吗?他的投降是对还是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禅真如世人所传那样吗?他的投降是对还是错?

刘禅真如世人所传那样吗?他的投降是对还是错?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东汉末年,天下各路诸侯纷纷起兵争夺天下。刘备,一个破落的平民,追溯其祖宗三代以上,差不多才能够攀点皇室血缘关系,一路打着“复兴汉室”的名号,与天下诸侯一起争夺天下。

正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刘备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与孙吴、曹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然而,白帝城一战,却让他丢了性命,临终之前,刘备最不放心的就是儿子刘禅,于是,拜托诸葛亮对刘禅多加照顾。

刘禅,蜀国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但是,他在后世之人的心中却没有一个好的印象。甚至,许多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昏君,是他的不作为导致蜀国的灭亡,更是一个亡国之君。根据三国时期史料的记载,刘禅可谓是天资愚笨、胆小怕事,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却没有一点承担责任的能力,就算是诸葛亮再怎么辅佐他都起不到任何作用。

那么,刘禅真的是世人所传述的那个样子吗?

其实,世人并没有真正的看清刘禅这个人,这并不是真正的刘禅。试想一下,刘禅可是当了40年皇帝的人,要是他自己真的没有一点过人之处,怎么可能安稳地度过40年呢?那么,刘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事实上,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刘禅是个弱智,至少在智商上,他和普通人是一样的。诸葛亮曾这样向他人介绍刘禅:“十八岁的刘禅,不仅天资聪慧,还礼贤下士。”诸葛亮这句对刘禅的评价可谓很高了,而且,根据诸葛亮的性格,他从来都不会说一些阿谀奉承的话。

所以,这个评价的可信度,还是很高的。刘备死后,刘禅一直把诸葛亮当作父亲来对待,但是,即便这里,诸葛亮与刘禅之间也是不可能没有矛盾的,他们也曾争吵过,诸葛亮也有过“怒其不争”的愤慨。然而,这些矛盾并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

由此可见,刘禅绝不像后人所认知的那般,是一个天生愚钝、自以为是的人。

都说刘禅愚笨,不仅不懂如何处理政事,还不懂得以大局为重。然而,有一次,杨仪和魏延各自向刘禅告密说对方要造反。最后,刘禅在他二人之间权衡利弊,决定处死魏延,这样就避免了一场内战的发生。难道,刘禅这样做不是以大局为重吗?

而且,在斩杀了魏延之后,刘禅还下旨赐棺材为魏延厚葬。由此可见,刘禅不仅懂得顾全大局,还知道如何御下。

仔细了解过刘禅的人就会发现,刘禅对政治其实是很敏感的,而且还很有天赋。

在诸葛亮去世之后,许多人都在争抢丞相这个职位,但是,刘禅并没有对谁表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积蓄力量之后,刘禅立即整合朝纲,废除了丞相制度,并且,增加了一些其它职位,这让朝堂之上的大臣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局面,避免了大臣的权力过大。

然而,在大司马蒋琬死后,刘禅就彻底解决了蜀国多年来由丞相决定大小事务的局面,使蜀国的各项大权都彻底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刘禅在政治上能够如此敏感,能有如此独特的想法,世人还能说他是一个昏庸之人吗?

历史中记载,刘禅投降之后,只知道在魏国享乐,甚至,公然说道:“在魏国很快乐,不再想念蜀国”之类的话。

后人在看到这段历史后,大多痛恨刘禅的无能怒其不争。但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们是刘禅,在当时的那种局面下,会怎么做呢?是坚决不投降,对魏国虚以委蛇,遭受着魏国的压迫,暗中苟且偷生?还是整合蜀国的兵力,与魏国决一死战呢?

但要清楚的是,当时的蜀国,已经被魏国压的喘不过气来,国内的百姓,也已经到了吃不饱,穿不暖的地步,对战争是非常厌恶的。本就士气低下,再加上,军事实力和物资装备都不如魏国,这样的蜀国,凭什么继续与魏国硬抗呢?

刘禅之所以投降,正是因为他看清楚了这个局面,而且,他也不愿意再看到百姓因为战争的原因而流离失所,士兵白白战死,这一切在刘禅看来,是根本不值得的。刘禅宁愿背上千古骂名,也不愿看到百姓惨死,这样的刘禅难道不是一个爱民如子的贤君吗?

而后,到了魏国的刘禅,凭借着装疯卖傻,让自己在魏国无忧无虑的活了下去,难道这样的刘禅不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吗?

很多人都说刘禅昏庸、无才,是一个败家子,把刘备留给他的偌大基业,生生地葬送了。但是,如果你真正了解刘禅,你会觉得刘禅是聪明的。他知道该如何与臣子相处,知道要礼贤下士,知道历史的潮流不可逆转,知道蜀国并没有实力继续去争夺天下,知道要爱民如子... ...所以,才做了一些让后人看不起的事。

其实,《三国志》作者陈寿就是蜀汉旧臣,他就曾评价故君“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

其实,只要世人认真地去了解刘禅,便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真正的智者。就连《韩非子》一书中,都说:“君主不智才是大智,无为才是功绩。”而刘禅从小就被逼着学习《韩非子》、《管子》等书,他还能不知道哪些是对,哪些是错吗?除此之外,晋朝的李密,曾经把刘禅比作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齐桓公得管仲而成就霸业,而刘禅得诸葛亮才与强魏抗衡。

如果说,曹操是治世的能臣,乱世的奸雄,那么,刘禅便是治世的良主,乱世的智者。

【《三国志·蜀书》、《资治通鉴》、《三国志·魏书》】

相关参考

深度解析三国刘禅真的是个缺心眼皇帝吗?

世人都讥讽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的阿斗,刘禅一直背着昏庸无能、玩物丧志的头衔。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不知道寒了多少读者的心。真实的刘禅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他真是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皇帝吗?刘禅,蜀...

邓艾大军压境,刘禅为何直接投降,而不去投奔吴国或孟获的后人

诸葛亮死后29年,蜀国还是灭亡了,刘禅和蜀国的一班大臣被押解到了洛阳,此后上演出一幕乐不思蜀的故事。刘禅真的走投无路只能投降吗?其实并不然,除了投降,刘禅至少还有两路可以走,一条是去东吴避难,一条是逃

乐不思蜀的阿斗刘禅真是曹操的儿子吗

刘禅是曹操的儿子刘禅因为投降魏国时,说了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而扬名天下。人们乐此不疲地评价他是扶不起的阿斗,埋汰他的无能懦弱。此外,对他的身世之迷也是诸多探索。曹操大家都知道刘禅是蜀汉后主,理所应

古代圣旨真如电视剧那样,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么

现在看历史剧和有关历史的作品,特别佩服那些编剧的神通广大,很多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都能给融会贯通了,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人。唐朝时候就有银票,顺治他妈活着的时候就自称孝庄太后,最可气的是性别还能给你弄错,李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什么立马投降曹魏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禅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刘禅,在历史上也是个榜上有名的人物,不过有趣的是,他是因为被世人嘲笑而出名的,嘲笑他在刘备的培养下,和诸多有能力之人的扶持下,尤其是诸

商纣王喜欢的妲己真如电视剧所说是妖精的化身

先来说纣王,历代史书已经把他描述成一个暴君的形象了,然而他的残忍无道都是因为一个女人,纣王喜欢的妲己到底是个什么人物呢?区区一个女子竟然能做到国破家亡。难道真如电视剧里说的那样,是妖精的化身。妲己是纣

刘禅投降曹魏后怎样度过余生的

刘禅,字字公嗣,人称「”扶不起的阿斗”,却在位四十一年。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刘禅开门投降。在刘禅投降曹魏后,他的晚年是如何度过的?下面分司马昭和司马炎两个时期,依据演义和《三国志》,

姜维投降魏国,是无奈接受命运,还是假意图谋复国

公元263年11月,邓艾军队兵临成都城下,后主刘禅开城投降,并命令姜维的北伐军团和蜀汉所有军队向魏军投降,蜀汉于是灭亡。邓艾进入成都后,便私自分封刘禅和蜀汉百官,被钟会抓住把柄。钟会于是陷害邓艾,将邓

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吗

>  小朋友,或许你听大人说过“扶不起的”这句话。>>  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知道这个“阿斗”是谁吗?他是不是患怪病,才像人们说的那样软得都“扶不起来”呢?想知道历史上真实的“阿斗”,就快看

真实的刘禅昏庸吗 后人如何评价刘禅

刘禅昏庸吗刘禅并不昏庸。后人认为刘禅是软弱无能的昏庸君主,有两个很大的原因,一是邓艾兵临城下之时,刘禅没有率领士兵做抵抗,而是接纳了谯周投降的建议,直接导致了蜀汉的灭亡。二是司马昭在宴中演奏蜀中乐曲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