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有14个儿子,为何偏把皇位传给李治?褚遂良一语道破真相

Posted 皇位

篇首语: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太宗有14个儿子,为何偏把皇位传给李治?褚遂良一语道破真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太宗有14个儿子,为何偏把皇位传给李治?褚遂良一语道破真相

唐太宗有14个儿子,为何偏把皇位传给李治?褚遂良一语道破真相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李世民一共有十四个儿子: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阴妃生庶人李祐;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其实在太宗一朝的人都心知肚明,太子之位非长孙皇后的3个儿子莫属,其他儿子没机会,没想到李承乾和李泰都不争气。李世民曾想过让三子吴王李恪当太子,但也就是想想而已。权衡利弊最终选择了九子晋王李治。

李承乾,这个名字一听就知道是要继皇位的主,可惜也许是当太子太久了,也许是因为李世民对李泰太过宠爱,所以让李承乾有了危机感,总之,这位颇有才能的已经建立了自己“小朝廷”的太子谋反了,结果被废。李承乾被废后,李泰感觉自己最有希望。于是趁机向唐太宗撒了个娇,称自己百年之后会“杀子传弟”,皇位会给李治。不过可惜这个拙劣的谎言被褚遂良戳穿

于是李世民为了保住三个心爱的儿子的命,最终选择了性格温和的李治。于是有了上面一句点评,“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相关参考

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有多少?李世民之后的皇帝是谁?为什么会将皇位传给李治?

   看过冰冰版本的《武则天》,感觉唐高宗李治,小时候过得还有点苦,但是,说起我们位唐朝第三位皇帝,他的成长历程真是让其他皇子们羡慕不已啊!因为李治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由皇帝本人亲自抚养

褚遂良为何一百年后其忠诚才得到认可?

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祖籍河南。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褚亮被唐太宗李世民选入文学馆,充当国事顾问,为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褚遂良以书法见长,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也是朝廷重臣,唐太宗

褚遂良为何一百年后其忠诚才得到认可?

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祖籍河南。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褚亮被唐太宗李世民选入文学馆,充当国事顾问,为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褚遂良以书法见长,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也是朝廷重臣,唐太宗

唐代名臣褚遂良为何一百年后其忠诚才得到认可?

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祖籍河南。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褚亮被唐太宗李世民选入文学馆,充当国事顾问,为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褚遂良以书法见长,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也是朝廷重臣,唐太宗

唐代名臣褚遂良为何一百年后其忠诚才得到认可?

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祖籍河南。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褚亮被唐太宗李世民选入文学馆,充当国事顾问,为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褚遂良以书法见长,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也是朝廷重臣,唐太宗

揭秘武则天弥留之际为何念念不忘为褚遂良平反

褚遂良是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学识渊博,性格耿介,尤得唐太宗李世民器重。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病重的唐太宗把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召入卧室,对他们说:“当年汉武托孤于霍光,刘备托孤于诸葛

揭秘武则天弥留之际为何念念不忘为褚遂良平反

褚遂良是阳翟(今河南禹州)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学识渊博,性格耿介,尤得唐太宗李世民器重。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病重的唐太宗把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召入卧室,对他们说:“当年汉武托孤于霍光,刘备托孤于诸葛

一百年后其忠诚才得到认可 褚遂良的宦海沉浮

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祖籍河南。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褚亮被唐太宗李世民选入文学馆,充当国事顾问,为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褚遂良以书法见长,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也是朝廷重臣,唐太宗

一百年后其忠诚才得到认可 褚遂良的宦海沉浮

褚遂良(596—659年),字登善,祖籍河南。他出身于名门望族。父亲褚亮被唐太宗李世民选入文学馆,充当国事顾问,为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褚遂良以书法见长,是“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他也是朝廷重臣,唐太宗

唐太宗托孤充满玄机,答对了就是托孤重臣,答错了就要人头落地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临终前,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召到卧榻前,太子李治也在场。唐太宗说了三句话。第一,让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好好辅佐李治;第二,让李治好好倚重两位。这两句话没什么特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