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才是举能够选出好皇帝,为何古代一定要拘泥于嫡长子制?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做好自己,不为别人的欣赏而存在,却为着自己的特色而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唯才是举能够选出好皇帝,为何古代一定要拘泥于嫡长子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唯才是举能够选出好皇帝,为何古代一定要拘泥于嫡长子制?
唯才是举能够选出好皇帝,为何古代一定要拘泥于嫡长子制?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产生了很多悲剧。比如司马衷明明是个白痴,但是晋武帝司马炎要遵从嫡长子制,就算他是白痴,也要把皇位传给他。这也就直接造成了西晋的“八王之乱”,以及最后西晋灭亡的悲剧。再比如李世民的能力本来很强,他所立下的战功也是最多的。但是李渊遵奉嫡长子继承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也因此造成了“玄武门之变”的悲剧。
(玄武门之变)
如果晋武帝司马炎一开始就选择一个聪明的,有能力的成年的皇子来继承皇位,显然“八王之乱”的悲剧绝对不会发生。同样的,如果李渊一开始就选择功劳最大的,也最有能力的李世民为太子,“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残杀的悲剧,也不可能出现。
事实上,选一个有能力的人为国家领导人,这对于我们来说,其实是个常识。毕竟国家领导人是整个国家的掌舵人,国家的掌舵人要是没选好,整个国家必然会发生很多悲剧的事情。可是古人为什么连常识性的东西都不愿意用,而偏偏要执着于什么嫡长子继承制呢?
因而很多人就想到,如果古人不执着于嫡长子继承制,而是奉行唯才是举,是不是就会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呢?
这个话看起来很有道理,其实恰恰相反。古代之所以一定要坚持实行嫡长子制。正是为了避免争夺皇位引发的兄弟相残、亲人厮杀、诸侯争霸这样的悲剧。为什么这么说呢?
(康熙剧照)
我们拿历史上的一件实际事情来研究。康熙皇帝很早就按照嫡长子制,选择了嫡长子胤礽为继承人。但由于他不满胤礽的一些做法,废了他的太子之位。这样一来,所有的人都以为,康熙是想唯才是举。(注意,是大家都觉得康熙是想搞唯才是举,而不是康熙真正在搞唯才是举),因此,大家都极力推荐最有才干,同时又最有亲和力的皇八子胤禩。
康熙大为生气,否定了胤禩,并且给予胤禩以及那些拥泵者以沉重的打击。但是,他并没有否定大臣们的想法,以至于大臣们还是觉得,康熙是在搞唯才是举。所以大臣们都各自依附不同的皇子。也由此引发了历史上最残酷最惨烈的皇子们争夺储位的大战。
古代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曹操因为迟迟没有选择继承人,因此也引发了曹丕一党和曹植一党的大战。武则天也是因为迟迟没有选定继承人,因此引发了李氏和武氏之间的大争斗。
由此可见,古代如果不坚持嫡长子制,而要搞唯才是举,哪怕不是真正的唯才是举,仅仅有一些唯才是举的嫌疑,在后代之间引发争夺的惨烈程度,显然是更高的。那么,本来唯才是举是一个非常公平合理的方法,为什么在后代引发争夺的程度,反而会最高呢?
(曹丕剧照)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唯才是举看起来公平合理,其实非常不公平。之所以不公平,是因为做选择的人,不是全国人民,也不是朝廷中的所有大臣,或者所有皇室成员,而是只有皇帝一个人。
因为只有皇帝一个人,因此,标准就由皇帝一个人来定。皇帝都是有偏好的,他的认识也是有局限的。他看到的东西,很多时候并不是真实的东西,这就会造成极大的偏差。
比如,隋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他就完全看错了。杨勇这个人,虽然爱奢华,但其实是个老实人。杨广这个人,表面上艰苦朴素,其实都是装的,不但趣味低下,而且爱奢华的程度远远高于杨勇。结果隋文帝没有看清楚,废黜了杨勇的太子之位,选择了杨广,最后自讨苦吃,被杨广给害死。
再比如,道光皇帝选择继承人,咸丰在道光面前所表现出来的“仁孝”之类的东西,其实都是他的老师教他的,并非是他的真情流露。而奕訢没有人教,反而是真情流露。结果道光给骗了,选择了咸丰为继承人。而事实证明,咸丰能力是很存问题的,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仁孝”,他的贪玩好耍,也因此造成了慈禧的上位,给近代中国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因为皇帝的标准可能是错的,又可能被蒙蔽。因而,这个看似公平的“唯才是举”,恰恰很不公平。反而“嫡长子制”,毕竟这个制度是祖宗传下来的,而且摆在那里。先生的那个儿子,就应该当继承人;后面生的,就没有资格竞争。这才是真正的公正。
所以说,古代之所以采用“嫡长子制”,恰恰是为了体现公平,减少后代的争斗和残杀。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
相关参考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一般情况下,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状况,实在干不动了,才会向皇帝申请。皇帝同意了,你才可以退休。皇帝要是不同意,你还得继续干。可能有人会说,干不动了才退休,那不是霸占年轻人的岗位
古代官员没有明确的退休年龄。一般情况下,身体出现了严重的状况,实在干不动了,才会向皇帝申请。皇帝同意了,你才可以退休。皇帝要是不同意,你还得继续干。可能有人会说,干不动了才退休,那不是霸占年轻人的岗位
古代皇帝虽然被称为真命天子,集万千权力于一身,但是否位居权力巅峰便一定意味着能够得到幸福,似乎也并不一定。甚至在皇帝位置上,每天都要处理全国大大小小的事物,以及权衡各个豪阀氏族的资源分配,每位皇帝也可
今天我们来讲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他是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他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
今天我们来讲中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一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他是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公元1435-1449年、公元1457-1464年两次在位)。他九岁继位称帝,年号正统,国事全
咱们中国人都喜欢选出一些人,或者是给一些历史人物加个绰号,更喜欢选出第一什么,四大什么,三大什么。尽管皇帝多情,尽管皇帝风流,尽管皇帝后果佳丽三千。可是,我们还是喜欢选出一些所谓痴情的皇帝,看看中国上
大家好,我是小编,说起朱元璋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如果有一个皇帝问你,这个普天之下,什么才是最大呢?这个可真的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了,我们都知道这个伴君如伴虎,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是不能够确定皇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多少王朝不断更替,亡国之君都有不少,如宋徽宗、宋钦宗、刘禅、孙浩、南唐后主李煜等。这些皇帝在国破家亡后选择投降,成为阶下囚,凄惨一生。而下面这位皇帝,在自杀殉国前,送走了皇子,然后亲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多少王朝不断更替,亡国之君都有不少,如宋徽宗、宋钦宗、刘禅、孙浩、南唐后主李煜等。这些皇帝在国破家亡后选择投降,成为阶下囚,凄惨一生。而下面这位皇帝,在自杀殉国前,送走了皇子,然后亲
朱元璋能够打得天下,主要依靠得力于徐达、汤和等一批淮西老乡组成的淮西邦,而居淮西邦之首的,就是被朱元璋喻之为“萧何”的开国丞相李善长。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谋反伏诛”,牵连面广,被处决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