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一生所跨越和影响的唐朝时尚流行史

Posted 发型

篇首语: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武则天一生所跨越和影响的唐朝时尚流行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武则天一生所跨越和影响的唐朝时尚流行史

最近的热播剧《武媚娘传奇》重新引起了大家对于唐代时尚的关注,剧中华丽的服饰、高耸复杂的发饰,以及性感的坦胸装,都成为热议甚至争论的话题,到底这些元素是否反映了唐代的实际情况?其实并不能用一个简单的答案来回答。

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服饰的印象,往往停留在一成不变的脸谱式概念,简单地认为唐代以肥为美、宋代清雅纤细,但其实古时流行变化的速度并不输今日,甚至三五年便会有所改变。

自入宫到退位,武则天一生历经初唐至盛唐近七十年,这一段时间的宫廷服饰,随着整体国力、经济、风气,甚至气候各种因素的变化,不管是从审美、妆发、服装到面料、纹样,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武后的一生其实本是一个挺好展现流行变迁的题材,另外,作为一位最终登上帝国政治顶端的女性,武后不仅对当时各种有政治意味的服装制度进行改革、创新,她自身对于改变当世时尚也有强大的能量,撇开影视剧不谈,不妨来看看武后一生所跨越和影响的唐朝流行史。

网络配图

 1、纤细保守的旧朝遗韵

武则天生于武德七年(624年),贞观十一年(637年)十四岁时入宫,在当了十二年才人之后,随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感业寺为尼。

贞观距唐代开国不远,女装风格尚与北朝后期、隋类似,崇尚纤细的身形,并相对保守,此时武才人眼中的宫中嫔妃,大约多梳着高髻,身穿大袖襦衫,束着裙腰极高的长裙;而作为身份较一般的女性,则可能更多穿着窄袖衫子和间裙,发型则以鬟髻为主。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红衫窄裹小撷臂”,上衣多为交领或圆领襦衫,日常一般穿着窄袖短衫子,不管窄袖广袖,领口相交的位置都很高,此时裙腰位置也极高,甚至束至胸上腋下,几近领口,有时会在腰间加束一条腰裙,并大量使用北朝以来即已流行的肩带裙,裙摆宽阔拖地,所以宫女、婢女在室外行走或劳作时,还会在腰胯部束带,将裙摆收拢高便于行事,露出裙内所穿的条纹袴。

裙色则以红绿、红蓝、红白、红黄的宽长条间色为多,可称为“间裙”或“间彩裙”。

当时的普通发型仍有浓郁隋风,鬓发收拢服帖,头顶则以低矮的层叠盘绕型发髻为主,或盘绕成单髻,或带鬟双髻,但有一种挽发收拢至脑后,自下翻转而上成的高髻也开始出现,或即文献所称的“唐武德中,宫中梳半翻髻”,这种高髻自出现以来很快自上而下流行至民间,皇甫德就曾经向唐太宗上书批评过宫中所起的这种不良带头作用,“俗尚高髻,是宫中所化也”,太宗听后耍性子怒曰:“此人欲使宫人无发,乃称其意!”这种发型还一直延续到盛唐以后,成为唐代女性发型中地位较高的一种。

唐初服饰上的保守,除了领口、裙腰较高以外,还体现在妇女出行的遮蔽上,当时的宫人、王公之家的贵妇不仅平时遵守礼教,衣装严裹,出行乘马时,也须头戴一种障面蔽尘之巾“幂离”,全身上下档得严严实实的,“全身障蔽,不欲途路窥之”。

 2、步入开放的高宗朝

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武则天再度入宫,之后被封为二品昭仪,一步步确立自己在宫中的地位,登上皇后之位。

这时唐代女装的风格也悄然开始发生了变化,崇尚的身形从纤细瘦弱转为更加挺拔,风气也渐开放。

这一段时间京畿周边王公贵族墓葬的考古材料极其丰富,尤其是陪葬昭陵的韦贵妃、燕妃墓,以及新城长公主、房陵大长公主等墓葬的陆续发现,为了解当时宫中流行提供了大量直接的材料,上衣领口转为以圆领式为主,领襟镶细边,对襟处或上翘成小尖,有时以若干扣袢系合。除了最常见的对襟外,还有不少圆领交襟的实例。

网络配图

长袖衫子之外多再套一件短袖衫,袖口和衣缘有时装饰一条较宽的花锦边,以初唐流行的联珠纹或宝花为主。

短袖衫下摆常常不束在裙内,甚至只系合第一枚扣袢,而下摆打开。

帔子大多从后往前搭垂,也开始出现一端掖于裙腰,从左肩往后绕至右肩,垂至胸前的披法。

间色裙条纹则变为更加细密,相比于初唐位置极高的裙腰,此时开始略往下移至胸,露乳的程度增大,但依然紧束,下摆宽阔,对于唐代前期这种紧束胸腰的细腰审美倾向,初唐诗文中也常可见描绘。

如当时僧人法宣《和赵王观妓》中的“城中画广黛,宫里束纤腰”,刘希夷《公子行》“愿作轻罗着细腰”所赞誉的一样。

发髻的种类和形态变得更为丰富,主流发型按照束法有两大类,均包括单、双两式:除了发展得更加饱满高大的半翻髻外,各种各样的鬟髻也大为流行,小者如指,大者如拳,长者似角;还有的余发不回绕成环,随意垂下。

宫廷贵妇还有更加夸张的鬟髻,环径加倍扩大,成为醒目的左右两大鬟,也是舞女的常用表演发型。

网络配图

妆面以淡妆为主,略有胭脂腮红,同时,在唇两侧点假靥,眉心画花钿,面颊两侧画月牙形斜红的华丽版妆面也已经形成,在贵妇和舞乐伎中可见使用。

首饰使用不多,大多仅在髻鬟的基部用钗固定,或在半翻髻侧插簪一二,珍珠宝石项链、臂钏也见诸使用,此时妇女出行逐渐抛弃障蔽全身的幂离,而只在帽沿缀一圈薄纱遮挡的帷帽,薄纱还逐渐缩短,“施裙到颈,渐为浅露”。

高宗在显庆、龙朔、咸亨年间几次下敕禁断,认为“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过于轻率,深失礼容,自今已后,勿使如此”。

咸亨二年下葬的燕妃墓壁画中,便有手持帷帽的宫人,裙纱甚长,可见宫中当时一定程度上还是遵守了敕令的规范。

但“旋又仍旧”,我们现在可以见到的初唐帷帽形象几乎都只“施裙到颈”,开放的风气似乎要开始一发不可收拾,而幂离逐渐消失、帷帽裙纱缩短这件事,甚至被《新唐书》定性为“妇人预事之象”,记录在了《五行志·服妖》中。

相关参考

唐朝时尚骑驴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在唐朝的诗坛之上,李白与杜甫的名气应该算的上是最为响亮的了,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不过在他们生前,境遇确却不太一样。杜甫那时候并不为人所重视,终其一生诗名并不算显达。而当时的李白则是全面偶像,就像是我们

魏晋流行发型有哪些?为什么这些成为时尚?

  《凤求凰》是人气很旺的古言小说,拥有很大的粉丝群。这么一个大IP拍摄电视剧,可谓未播先火。但是从目前来看,不是粉红,而是黑红。  不管是原著粉,还是路人看了流出的剧照,都纷纷吐槽。而其中处于吐槽浪

李亨皇后因效仿武则天惨死 李亨一生不安心

唐肃宗李亨,生于公元711年,唐朝时期安史之乱的时候登上皇位,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忧伤中度过的。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候,作为大唐的子女他肩负起了拯救唐王朝统

李亨皇后因效仿武则天惨死 李亨一生不安心

唐肃宗李亨,生于公元711年,唐朝时期安史之乱的时候登上皇位,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在忧伤中度过的。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候,作为大唐的子女他肩负起了拯救唐王朝统

林语堂与陈锦端的爱情 林语堂跨越一生的三角恋

民国大师们的婚姻多有不如意之处。最典型的就是胡适,这暂且不叙。一代文学巨匠林语堂,也逃不过这个怪圈。虽然他们深深相爱,但才子佳人的故事没有能够在林语堂身上上演。尽管如此,林语堂,与他跨越一生所爱的人,

林语堂与陈锦端的爱情 林语堂跨越一生的三角恋

民国大师们的婚姻多有不如意之处。最典型的就是胡适,这暂且不叙。一代文学巨匠林语堂,也逃不过这个怪圈。虽然他们深深相爱,但才子佳人的故事没有能够在林语堂身上上演。尽管如此,林语堂,与他跨越一生所爱的人,

唐朝两税法的意义及内容 两税法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摘要】唐代的两税法一直被视为中国赋税史上的里程碑,其所体现出来的有关税制设计相关方面的原则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部分学者研究的重点。文章借鉴两税法所体现出的相关原则并结合我国的财政税收现状,针对相关问题提

历史人物 如果长孙皇后多活几年,对唐朝和武则天会有什么影响?

长孙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对于李世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妻子,更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方面的助手。长孙皇后对于李世民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只可惜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李世民此后也没有再立后。我们现在

唐朝历史 唐朝史上武则天为反贪发明汉语大写数字

汉字中,本有“一、二、三、四、五、六、八、九、百、千”,有人说是朱元璋皇帝为了防止贪官涂改账册而发明了大写数字。《咬文嚼字》2004年第12期上刊登的侯嘉亮先生《大写数字的来历》,便以此说法为准。侯说

唐朝历史 李世民的老婆是谁?一生有多少老婆和儿子?

李世民的老婆是谁?一生有多少老婆和儿子?  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人称武才人,暂且就说是李世民的一个小老婆吧,李世民死后,李世民的儿子李治娶了自己的妈妈武则天做老婆,而且成了皇后,李治又给了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