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处理政务时, 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皇帝处理政务时, 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皇帝处理政务时, 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

由于清朝离我们最近,留下的史料也最多,因此大家在清宫剧中,会看到这样的一幕,清朝皇帝上朝的时候,下面全部都是跪拜的文武百官。这时太监就会高喊“皇上驾到”,随后皇帝便开始和大臣们谈论军国大事,然而其实据史料记载,在真实的历史上,这样的情形还是相当少见的。几乎每个月才会出现这样的一次,据资料揭露,皇帝在处理军国政务的时候,基本上是采取召见的方式,而官员一般要等皇帝吃过饭之后才能汇报政务。那么相信大家会有一个疑问,清朝皇帝处理政务时,到底是说满语还是汉语呢?毕竟大清王朝是满洲贵族主政,其实这主要是要分情况讨论的,如果是大型的朝会,皇帝基本上都说的是满语。不过在清朝中后期,皇帝们因为深受汉文化的影响,汉语也说的越来越好,其实也在说汉语,不过按照严格规定,早朝还是应当说满语。

但如果是皇帝召见大臣,就没有那么严谨了,一般来说,如果是满族大臣,那么皇帝就会说满语,面对汉臣,自然也是这样。当然之所以还是要以满语为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保密,大家要知道,清朝早期的一些绝密文件基本上都是用满文记载的,为了讨好满洲贵族。许多汉人大臣也开始学习满语,据史料记载,张英和张廷玉父子两人,就因为精通满语,深受皇帝的器重。其中张英更是在满语考试中考了第一名,当然清朝统治阶级为了缓和民族矛盾,也大力鼓励满族大臣积极学习汉语。而且除此之外,皇子们学习也十分辛苦,并非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么舒服,他们必须精通满语、汉语和蒙古语,不仅要会写,还要会说。特别是从乾隆开始,乾隆帝十分喜欢汉语,并且留下了众多的诗篇,还号称是文治武功的十全老人。

这其中还出现了一个语言奇才,他一生精通10门语言,当他的兄弟还在为学习汉语发愁的时候,他就已经精通了满语和汉语,以及蒙古语,除此之外,他还在积极学习俄语和意大利语。而且更为厉害的是,他还创造了用拉丁文写满文的方法,并且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惯用的一种方式,此人便是九阿哥胤禟。当然大家要知道的是,满族贵族要长期统治中原,并且主宰数以万众的汉人,必须要学习汉语,因此满族也开始慢慢减弱,一般只有在满族贵族交流中才会实现。而且清末时期,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做了一件事,大力推广普通话,并且最终决定用官音来代替各地的方言,大大加速了各地和各民族的交往。从此之后,大清王朝的国家通用语言也变成了汉语,自然无论是光绪帝,还是宣统帝,均使用汉语交流。

笔者认为,在封建社会中,历史不断呈现出一种奇怪的规律,周边的游牧部落灭亡中原王朝之后,为了更好的实施统治,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汉文化的熏陶,最终不断被汉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无论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还是满族建立的清朝,皆是如此,可想而知汉文化的强大。除此之外,乾隆皇帝虽然精通汉文,一生写下了数万首诗词,但却无一个流传后世,虽然颇有文采,但还是略显不足。而更为关键的是,晚年他贪图享乐,导致朝政腐败严重,而且大力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最终在鸦片战争中一败涂地。

相关参考

清朝皇帝上朝时说的究竟是满语还是汉语

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下所谓“上朝”的概念。在我们通常概念中的那种“上朝”,也是清代所谓的“大朝、常朝”,是非常正式礼节。由于现代人受到电视剧的不良影响,往往觉得每日皇帝的上朝都是这种,各种品阶的大臣都要出

慈禧太后在日常生活中说汉语还是满语

慈禧是满族镶蓝旗人,叶赫那拉氏惠征之女。作为满人,满语才是她的母语,但是由于清朝的特殊性,统治阶层即使不是汉人,汉语也无处不在。那么慈禧太后在日常生活和皇室亲属、内务府人员或者朝廷官员是用汉语还是满语

清朝皇帝日常生活简介 清朝皇帝怎样处理政务

上午9点半到11点,是皇帝上朝理政、办理公务的时间。皇帝处理政务一般分为日常的和特殊的两种。像御门听政、宫中日常视事、接见外国使臣等,属于日常的政务;重要的典礼像登基大典、大朝会、皇帝生日、皇帝大婚等

清朝皇帝上朝究竟说什么语言

在电视上热播的清宫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皇帝上朝、大臣启奏等情节。那么,作为统治者的清朝皇帝,在上朝时和满汉皆有的大臣们交流时,用的是什么语言呢?是汉语,还是满语?众所周知,清朝政治体系主要是由满汉两族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 慈禧为何不在此垂帘听政

在小说戏曲中,皇帝都是在金銮殿(太和殿)上接见群臣、处理政务。实际上,太和殿只是皇帝登基和举行重要典礼的场所,平时很少使用。明朝、清朝两代皇帝接见大臣和处理政务,一般是在乾清宫。乾清宫是皇宫后三宫(乾

清朝皇帝上朝说什么话,清朝皇帝上朝究竟说什么语言

清朝皇帝上朝究竟说什么语言应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以说满语为主,中期开始朝堂上满汉双语并存,晚期以汉语为主。在清朝早期,满语是官方语言,少数进入朝廷的汉臣也必须学习满语,因此这个阶段清朝皇帝应以说满语为主

乾隆皇帝精通满语汉语及蒙古语

很多人游故宫,都惊诧于导游讲的所谓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却忽略了位于故宫博物院养心殿西暖阁的一间小小书斋。它原名温室,后改为“三希堂”,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书房。透过窗户,窥探这仅八平方米的小小

清朝十二帝之努尔哈赤人物简介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皇帝,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

历史人物 此人为吴国皇帝,处理郭嘉政务得心应手,对待子女却昏招频频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但后来真正成为英雄的只有三个人,一是曹操,二是刘备,三是孙权。而在这三个人中,曹操、曹孟德历来被称之为奸雄,刘备、刘玄德则被称之为枭雄,唯有孙权、孙仲谋被冠以英雄之名。南宋爱国词人

爱新觉罗在满语里什么意思

  爱新觉罗是什么意思啊?  爱新觉罗(AisinGioro),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为金的意思。常见说法称「觉罗」为姓的意思,但实际上满语中「姓氏」一词原文为hala(汉语哈喇、哈拉)。  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