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征讨东吴蜀国大臣都反对,为什么他还是要一意孤行?
Posted 群臣
篇首语: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备征讨东吴蜀国大臣都反对,为什么他还是要一意孤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刘备征讨东吴蜀国大臣都反对,为什么他还是要一意孤行?
刘备征讨东吴蜀国大臣都反对,为什么他还是要一意孤行?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在刘备决定率领大军讨伐东吴的时候,蜀汉群臣大部分是反对的,比如赵云、黄权等人,都劝谏刘备暂时不要对东吴用兵。不过,蜀汉群臣的劝谏,还是没有阻止夷陵之战的爆发。所以,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感叹道:“若法孝直(法正)还在,便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随行东征,一定不致大败而归。”
首先,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刘备决定兴兵伐吴。对于刘备的这一决定,蜀汉群臣大部分都持有反对的态度。在赵云等人看来,篡汉自立的曹丕,才是蜀汉进攻的第一目标。不过,蜀汉群臣的反对,并没有让刘备放弃伐吴的行动。公元221年7月,刘备亲率蜀汉军队数万人,对吴国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对于东吴来说,在偷袭关羽,夺取荆州后,其在整体实力上已经超过蜀汉了。就蜀汉来说,因为关羽失去荆州,所以只剩下益州这一州之地了。那么,问题来了,刘备征讨东吴的底气是什么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刘备之所以不顾反对去发动夷陵之战,是因为其拥有战胜东吴的信心。一方面,在夷陵之战前,刘备先是击败了益州牧刘璋,夺取了益州之地。在占据益州后,刘备又和曹操争夺汉中,并在汉中之战赢得了胜利。所以,对于蜀汉皇帝刘备,因为之前的连续胜利,自然拥有了击败东吴的底气。对此,打个比方来说,就好比一支足球队连续击败了多支强队后,不仅信心倍增,也对自己的能力和实力有所高估。而就刘备来说,在夷陵之战前也存在这一心态。
另一方面,东汉末年,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至此之后,刘备可以说是在荆州经营多年。在刘备率军进入益州后,关羽继续镇守荆州。由此,对于蜀汉势力来说,在荆州之地是拥有比较深厚的根基。与此相对应的是,吕蒙率领的东吴将士,才刚刚夺取关羽长期镇守的荆州三郡,在根基上则没有蜀汉深厚。并且,对于刘备伐吴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吕蒙这位大将去世了。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江陵一战,吕蒙立功至巨,孙权任命他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但是,公元220年,孙权的封爵还未颁布,吕蒙就疾病发作,并在不久之后病逝后。
最后,对于东吴来说,大将吕蒙的病逝,无疑是一大损失。在吕蒙病逝后,东吴只能让陆逊率军来抵抗蜀汉的大军。对于陆逊来说,虽然在吕蒙偷袭荆州上出谋划策,不过,整体上来说,夷陵之战前的陆逊,还是比较低调的。在此基础上,以上几个原因,构成了刘备兴兵伐吴的底气。在信心大增的背景下,刘备不顾蜀汉群臣的反对,执意亲自率军进攻东吴。不过,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却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惨痛的一次失败。在夷陵之战后,本来就已经非常衰弱的蜀汉,可谓存在灭亡的危险了,也即外有曹魏和东吴这两大强敌环伺,内有南中地区的叛乱。当然,诸葛亮凭借一系列的努力,终于让蜀汉化险为夷,走出了夷陵之战后的险境。
相关参考
夷陵之战虽然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夸张的战役规模,但确实也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决定性大战役,而且还是以蜀国的大败、吴国的大胜而收尾。对于吴国来讲,经历了此等大胜,的确有继续西进攻蜀的机会,
夷陵之战虽然没有小说《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那样夸张的战役规模,但确实也是三国时期为数不多的决定性大战役,而且还是以蜀国的大败、吴国的大胜而收尾。对于吴国来讲,经历了此等大胜,的确有继续西进攻蜀的机会,
历史从来不是单方面所能记述的,其材料来源是极其丰富和复杂的,例如三国史,既有来自胜利者方面的资料,即魏国的资料,也有来自蜀国和吴国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说互相补充,也可以说互相矛盾,例如刘备,魏国方面的
历史人物 刘备死后诸葛亮是怎么治理蜀国的?刘婵实权还没一位大臣高
蜀国后期可以说完全就是诸葛亮一人说了算,不管是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交给诸葛亮过目,刘婵虽然是帝王但实权还不如一位大臣。但是当时的蜀国已经危在旦夕,夷陵之战后已经元气大伤,想要不被灭国诸葛亮只能北伐以
皇帝带兵出征叫做“御驾亲征”,不过,这御驾亲征的事情还是很少的,不为别的,皇帝亲征那个响动儿就实在是太大。所以,皇帝一般都是坐在京城里遥控指挥,不到万不得已,也就是不到关乎国家生死存亡,一般都不会亲征
据陈寿《三国志》所载,蜀汉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比不过曹魏的人才济济,也拼不过东吴的富庶,可即便如此,刘备却还是在称帝三个月后,举兵攻打东吴,这又是为何呢?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书中开篇第一章讲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关羽被杀,荆州被东吴夺去后,盛怒之下,倾蜀国之力本身率领戎马攻打东吴,究竟以惨败收场,史称夷陵之战!那么,刘备如许做,应该是给二弟关羽报仇的成份大些,因为兄弟结拜时,就是有名的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关羽被杀,荆州被东吴夺去后,盛怒之下,倾蜀国之力本身率领戎马攻打东吴,究竟以惨败收场,史称夷陵之战!那么,刘备如许做,应该是给二弟关羽报仇的成份大些,因为兄弟结拜时,就是有名的
历史秘闻 《三国演义》小说中,夷陵之战刘备是想报私仇还是想灭掉东吴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关羽被杀,荆州被东吴夺去后,盛怒之下,倾蜀国之力本身率领戎马攻打东吴,究竟以惨败收场,史称夷陵之战!那么,刘备如许做,应该是给二弟关羽报仇的成份大些,因为兄弟结拜时,就是有名的
原本,在刘备还在世的时候,在上一年的十月已经和吴国签订了和约,至此不过是一年的时间,蜀国的实际掌权者,诸葛亮,为什么要让刘禅派人和东吴人重新签订和约呢?刘备死后,刘禅继位成为蜀汉国的皇帝,同时将年号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