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失败的间谍,被秦始皇发现却全身而退,还留下一大奇迹工程?

Posted 间谍

篇首语: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一个失败的间谍,被秦始皇发现却全身而退,还留下一大奇迹工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个失败的间谍,被秦始皇发现却全身而退,还留下一大奇迹工程?

一个失败的间谍,被秦始皇发现却全身而退,还留下一大奇迹工程?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在陕西省泾阳县西北方泾河北岸,有一座关中地区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全长300多里,灌溉面积超过4万顷,这便是赫赫有名的郑国渠。

从秦朝到清朝两千多年,关中一直被看成天下粮仓,但在此之前,这块地区只是看老天吃饭普通平原,甚至会出现粮食欠收的局面。

出现这种变化,郑国渠的贡献至关重要,而它的设计者郑国更是传奇。

战国末期,秦国已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一个,国土面积可媲美楚国,军事能力强于赵国,经济实力比肩齐国。

尤其是长平之战后,天下形成一超六弱的格局,秦国灭六国的大势已形成。

从地理位置来看,韩国不仅是秦国近邻,而且控制了崤函通道,这可是秦国东进中原的必经之道,所以韩国必然是秦国第一个攻打的对象。

对于这种情况,韩国君臣都心知肚明,虽然实力是战国七雄中最弱的一家,但也不会坐以待毙,这时候郑国出马了。

在实力相差很大的情况下,韩国没有太多主意,只能想出一个笨拙的办法,那就是“疲秦”计划。

所谓的“疲秦”,就是派郑国出使秦国,以修渠为理由,让秦国把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放在地方建设,没有精力对外用兵。

这个方法虽然笨拙,但是效果却很不错,从主观上来说,郑国是潜入秦国的韩国间谍,但从客观效果来说,修建的这条渠却对秦国相当有利,所以郑国没有花太多心思便说服了秦始皇。

然而,郑国虽然是一位了不起的水利专家,却不是称职的间谍,在秦国没多长时间就被发现了真正身份。

《史记》记载: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件大过天的事情,但在战国这段特殊的时期,间谍活动相当频繁,秦始皇也谈不上多么生气。

可是这件事却在秦国掀起了狂潮,让所有在秦国的六国客卿都受到牵连,这源自于秦国内部势力的相互争斗。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本土贵族的势力大受打击,尤其是六国客卿逐渐充斥着秦国庙堂,本土势力的权益越来越小,最有代表的便是赢氏宗亲。

郑国事件曝光之后,秦国本土势力借题发挥,诬陷所有客卿来秦国的目的不单纯,秦始皇一时恼怒,下令驱逐所有六国客卿,幸亏被李斯劝住了,否则秦灭六国又会有变故。

《史记》记载: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事情发生后,秦始皇不仅没有处罚郑国,还依旧让他负责修建渠道,这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关东六国已经不是秦国对手,甚至两三家联手都斗不过秦国,所以仅凭这种伎俩根本不足以抵挡秦国东进的计划;

二是秦国对外战争常常取胜,但也架不住连年累月的穷兵黩武,没有源源不断的后勤支撑,秦国将士再强大也无济于事。

修建渠道后,关中必然会变成继蜀地之后的又一大粮仓,为后续秦灭六国打下基础。

十余年后渠道修成,沼泽盐碱之地变成了肥美良田,关中一跃成为天下最富裕的地区。

《史记》记载:渠就,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这条渠道让关中的粮食产量超过其他地区的三倍,直接支持了秦国统一六国的战争,为了纪念郑国的功绩,秦始皇以他的名字命名这条渠道,这便是郑国渠的由来。

(参考文献:《史记》)

相关参考

此人堪称三国第一猛将,大战张飞全身而退,却为何被赵云一枪刺死

零陵太守刘度部下的上将邢道荣,有万夫不当之勇,曾一人力战赵云、张飞二将,还勇闯诸葛亮所布大阵,并全身而退,如此战绩,堪称三国第一“猛将”。当然了,这个所谓的“猛将”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邢道荣这个人在

他独揽大权二十余载,谗害朝廷重臣,却得以全身而退

宋朝虽说是统治了中原,可是北方的辽东、金国等国家对宋朝却是虎视眈眈,因此宋朝的经济情况还算不错,但是宋朝的军事防御却十分薄弱。宋朝边疆抗衡外敌,大部分都是传来战败的消息居多,除了南宋岳飞能够击败金国扬

从汉武帝杀窦婴说起 论郭子仪为何能全身而退

当窦婴被封为魏其侯、太子太傅时,田岎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中郎将,他像孙子一样讨好窦婴。后田蚡凭借太后姐姐的身份而飞黄腾达,一得势的就想排挤窦婴。而窦婴自姑姑窦太后死后,被汉武帝疏远,逐渐失势,其门客也都离

秦始皇如何在无数次暗杀中全身而退?

秦朝的统一大业,是古往今来的第一次大一统。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毫无例外地都要遭到很多人的反对。嬴政当然是充分地预料到了这一点,为了巩固政权,他把原六国的君主及其家属,都软禁到了咸阳。另一方面,他大肆地

历史人物 朱元璋杀尽功臣,为什么却让汤和全身而退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汤和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汤和在历史上绝对是一个奇迹般的人物了,他是朱元璋的儿时伙伴,两个人一起给地主刘德放牛,又一起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汤和一路南征

清朝大臣李光地身居高位为何还能全身而退

李光地为清朝一名大臣,福建安溪人,为人清廉忠正,为官期间政绩显著,懂得知进退,善辨风向,甚得器重,身任要职。李光地在复杂的官场中能够保全自己,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受到皇帝宠信得以安然,其思想守旧且常与

历史秘闻 志愿军 ”谷子地”,一人断后全身而退

作者:李金钖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集结号》这部电影的剧情很悲壮,剧中谷子地所在部队为了保证主力顺利撤退,留下了谷子地等人坚守阵地断后,阻击断后的人员几乎全军覆没。这样的剧情并非虚构,类似的战例曾经

李陵本可全身而退,但被叛徒出卖;汉武帝诛灭其族,不是因其投降

李陵作为西汉将领,也是李广的孙子,在后世可以说是争议颇多的,因为他投降匈奴,后世对于他的观点可谓大相径庭,一个就是汉武帝对李陵太苛刻,诛灭了李家全族,李陵是一个悲情的将领,另一个就是李陵是一个贪生怕死

历史人物 志愿军真实谷子地,一人断后全身而退

作者:李金钖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集结号》这部电影的剧情很悲壮,剧中谷子地所在部队为了保证主力顺利撤退,留下了谷子地等人坚守阵地断后,阻击断后的人员几乎全军覆没。这样的剧情并非虚构,类似的战例曾经

清朝大臣李光地身居高位为何还能全身而退

李光地为清朝一名大臣,福建安溪人,为人清廉忠正,为官期间政绩显著,懂得知进退,善辨风向,甚得器重,身任要职。李光地在复杂的官场中能够保全自己,其中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受到皇帝宠信得以安然,其思想守旧且常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