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跟随了朱元璋二十三年的厨子,皇子都不能骂他
Posted 朱元璋
篇首语:愚昧从来没有给人带来幸福;幸福的根源在于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是跟随了朱元璋二十三年的厨子,皇子都不能骂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是跟随了朱元璋二十三年的厨子,皇子都不能骂他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话说洪武十一年,“狼爹”朱元璋将自己成年的儿子们全部赶出紫禁城,封王赐地。让儿子们成为藩王,在京畿外围守护朱家的王朝。
朱元璋的三儿子朱棡封为晋王,在去太原封地途中,因厨子做的饭菜不合口味,拎着鞭子痛打了厨师。
十一年就藩太原,中道笞膳夫。
朱元璋听说之后连奏折都不批了,亲手书写了一封火急折子,指派皇宫中最好的八百里快马连夜送往太原教育儿子朱棡。
难道堂堂大明朝的皇子,手握重兵的藩王,还惹不起一个小小的厨子吗?
事实上,这个厨子的来历不简单,此人名叫徐兴祖,是朱元璋的贴身厨子,曾侍奉朱元璋长达23年,可谓是劳苦功高。当年朱元璋起义,徐兴祖便以厨子的身份跟随了朱元璋,徐兴祖为人低调话少,善于察言观色,了解朱元璋在各个时期对饮食的需求,身为一名厨子,却干出了将军的风采,总是能在朱元璋最需要的时候,送上最可口的食物。例如:清晨的粥、深夜的酒。
被徐兴祖服侍饮食,如果让朱元璋进行一句话点评的话,那一定是“你值得拥有!”徐兴祖多年的服侍也不是白费,换来的是朱元璋对他恩宠有加,从来没有和他发一次脾气,富贵自然也是享之不尽。
在战乱年间,朱元璋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位厨子徐兴祖绝对也有一份功劳,让朱元璋几十年吃饱吃好,才能决胜千里。朱元璋对徐兴祖的感情自然也不一般。更为重要的是,这23年里,朱元璋对其十分尊重,从未受到挫折和侮辱。
《明史》也有过相关记载。
帝驰谕曰:“吾帅群英平祸乱,不为姑息。独膳夫徐兴祖,事吾二十三年未尝折辱。怨不在大,小子识之。”
其实这“事吾二十三年”问题不大,毕竟他徐兴祖再怎么资格老,那也仅仅是个厨子。问题的关键在于“未尝折辱”这四个字。他徐兴祖半辈子都没受过侮辱,连朱元璋这个皇帝也不曾欺负他。而你晋王朱棡仅仅是个藩王,却令其受23年未有之辱,就算是未曾伤及性命,但也足以使其怨恨。
而更为重要的是,徐兴祖他是一个厨子,再朱元璋的眼里厨子是惹不得的。朱元璋是个火暴脾气,经常对手下的大臣非打既骂,如果不是马皇后从中调和,不知多少大臣成了刀下冤鬼。但他对厨子却从来不动粗,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因为厨子是每天给他提供膳食,如果得罪了厨子,入口的东西里随便加点料,轻则上吐下泻,重则一命归西,因此马虎不得。
朱棡去太原就藩时,朱元璋送给他这份很实惠的礼物——自己的主厨徐兴祖。你可别小看这份礼物,徐兴祖是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的“开国厨子”,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朱元璋有七个儿子,在王权争夺激烈的帝王家,有一个放心的厨子,等于上了一道保险。
同年,秦王朱樉也侮辱、鞭挞了厨子,朱元璋拍案大怒,亲自执笔拟旨赦免了厨子的罪过,并亲自写信告诫秦王朱樉。
他在给朱樉的信中曾如此说道:
膳,立命也,非操膳其事者不得其精。将操膳者视以寻常,是不可也。若频加棰楚,不测之祸,恐生于此,儿当谨记。
意思就是:
“人以食为首,民以食为天。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佳肴美酒均出自掌食者之手,得罪了掌食者,就等于得罪了食物。倘若他在烹煮食物时,将头皮屑、鼻屎、老痰、泥垢加进食物中,你能知道吗?在你食物中下毒,你能知道吗?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傻子你要记住爹地的教诲啊!”
历史上,因为得罪厨子而发生的血案并不是没有。比如北齐时期,北齐皇帝高欢死后,长子高澄本该是有着继承皇位的希望,结果却被自己的厨子给杀掉了。
话说当时高澄正在和亲信在内堂密谋继位登基大事。其厨子兰京却不合时宜的跑进来送食物,高澄对着他就是一通责骂,并扬言要处死他。
结果兰京怀恨在心,先下手为强,拖着菜刀就将其给结果了。由此可见,朱元璋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事实上,除了厨子,剃头匠在朱元璋眼里同样是不能得罪的人。
因为剃头匠是唯一敢在皇帝面前动刀子的人,一把三寸的利刃在脖颈间、喉咙处上下飞舞,若是得罪了剃头匠,他趁你不备划开你的喉咙,一条小命就玩完了。
这其实表现出了朱元璋高明的处世智慧。有句话叫做“宁得罪君子,误得罪小人”,越平凡、越不起眼的人物往往越危险,朱元璋曾经当过乞丐、做过和尚,他自然对这个道理讳莫如深。
当然了,除了上面这个原因,朱元璋也有着想借机教育儿子的想法。朱元璋穷苦出身,识大体,知进退,情商颇高。而他的这些皇子们,有些人却生性娇纵,经常惹是生非,影响颇为恶劣。比如说晋王朱棡,《明史》记载朱棡长目美须,威风凛凛且有智谋,但是朱棡也有明显的缺陷,那就是性情骄纵,经常犯错。
“修目美髯,顾盼有威,多智数。然性骄。”
朱元璋借这个机会,好好的给儿子上一课,再合适不过。
血的教训警示,越靠近身边的人越危险。朱棡少不更事,耍惯了王爷脾气,觉得老子天下第一,但不知道生命是脆弱的,可能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小事,就会引来杀身之祸。
朱元璋通过这次言传身教,朱棡改掉不少毛病,在回朝时,不但不抬高自己的身份,而且还主动降低,见到大臣非常有礼貌,得到朝中大臣尊重和太子朱标的厚爱。
“自是折节,待官属皆有礼,更以恭慎闻。······而晋、燕二王,尤被重寄。”——《明史》
可惜的是这小子短命,虽然没有死在厨子手里,但40岁就病死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朱元璋和厨子的关系到底有多好 为什么会因为儿子打他而生气呢
还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会因为儿子打厨子而生气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的古代的法律中,虽说皇权是最至高无上的,并没有什么人敢去得罪,于是有些皇子有的时候会很无法无
古代的时候是封建王朝,在这样的王朝背景之下,皇位就成为了每一个皇子都惦记的目标。为了皇位的争夺,皇子们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残杀,最为有名的就是康熙帝晚年时期出现的九子夺嫡,这样的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即使
年羹尧是康熙雍正两朝重臣,因为在雍正帝夺嫡之争以及登基后稳固政权方面有着重要贡献,所以在雍正帝登基之初圣宠无双。 年羹尧在雍正朝的荣华富贵只持续了三年,在雍正三年的时候年羹尧被雍正帝定92条大罪
朱有爋,生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二月五日。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八个孙子,也是他父亲周王朱橚第二个儿子。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七月,16岁的朱有爋娶都督盛庸之女为妻,九月受封为汝南郡王。朱
陆仲亨是明朝开国名将,字谷香,与朱元璋一样是濠州人氏,出生于公元1336年,去世于公元1390年。 元至正十三年的时候,陆仲亨加入起义军,成为朱元璋麾下的一名将士。后来陆仲亨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
历史人物 他是“明楼”原型,当间谍13年,人人骂他是汉奸,现在却被叫英雄
他是“明楼”原型,当间谍13年,人人骂他是汉奸,现在却被叫英雄前两年,一部电视剧《伪装者》大火,胡歌、王凯、靳东,三个大男人奉献了一出精彩的民国谍战大戏,可谓是赚足了眼球,一时间大家都在猜测,历史上到
雍正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无论是他的皇后皇子,还是身边最得宠的大臣都没有丝毫心理上的准备。据雍正朝大学士张廷玉的《自订年谱》中记载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朱棣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洪武三年,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朱元璋驾崩后,即位的明惠宗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
揭秘雍正驾崩无头案:吕四娘刺杀?服丹药中毒?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无论是他的皇后皇子,还是身边最得宠的大臣都没有丝毫心理上的准备。
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雍正皇帝死的十分的突然,无论是他的皇后皇子,还是身边最得宠的大臣都没有丝毫心理上的准备。据雍正朝大学士张廷玉的《自订年谱》中记载,雍正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