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臣李邕有多狂傲

Posted 杜甫

篇首语: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唐朝大臣李邕有多狂傲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唐朝大臣李邕有多狂傲

很多人都不了解李邕,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这个唐朝大臣叫做李邕,李邕这人不仅仅是一位唐朝的官员,还是一位有不小名气的书法家呢!他历经武则天时代,又辗转到了唐玄宗时期,可以说,这是一位经历很丰富的历史见证者。对于李邕来说,他的仕途远是不顺遂的,他虽然是一位历经多位帝王的大臣,到了唐玄宗时期,也已经是人到中年,可官职也不过是刺史,太守这样的职位罢了。

比起他的官运,人们更像记住的,似乎都是他的文采。在他六十八岁的时候,杜甫到了北海,那时候的杜甫,对于李邕来说,就是一个三十三岁的年轻后生,但李邕还是很赏识他。得知杜甫到了北海,他首先出面邀约杜甫,并且与杜甫会面,当时作陪的有许多当地的名人。以说,李邕是非常有眼光的,能在那个时候赏识杜甫,给杜甫非常大的尊重。只不过,有一点很遗憾,那就是李白当时也在那个地方,却没有去赴约。但让李邕欣喜的,大概就是杜甫留下一句“济南名士多”的诗句了。

如果说,那一次的会面少了李白有些不完美,那这之后,李白对李邕的欣赏则更是一种远距离的欣赏了。李邕的仕途不顺,以及他的狂傲也给李白留下了不少的印象,而李白到了齐鲁之地,本就像拜访他,却又听到了一个故事,让他更加的敬佩李邕。这个故事是说丈夫被谋害,女子复仇,伤害了真凶反而入狱,李邕为了这个女子,更是上书朝廷,救下了她。可以说,李白是敬佩李邕的处事方法的,这才有了一首《东海有勇妇》这样的叙事诗。

可以说,一个与杜甫,李白都有过牵扯的人,自然会成为吸引人们眼光的存在。不过,李邕这人的人生,刨除这两位唐朝的大臣之后,我们就会知道,他的人生不太顺利。他是一个敢仗义执言的人,纵使是武则天执政时期,他也敢说真话,让武则天生气但却没有治罪于他。如果说,仅仅是直言,那李邕不会早早的去世。

后来的他,与当时的权臣李林甫作对,因为拮据,就把手伸向了公钱。本来这样的事情是不足以要他命的。但他却偏偏陷入了李林甫的手中,小事化大,李邕在七十岁高龄的时候被杀。面对李邕的死,李白和杜甫是非常悲伤的,两人更是都写诗表达了对李邕的纪念,以及对这个昏暗朝堂的指责。可以说,李邕的死似乎是他自己作的,毕竟,如果参与那样的斗争,那就不应该丢下把柄,毕竟这把柄还不是可以随意开脱的。这位唐朝大臣,对于后世的人来说,更值得了解的就是他履历上的李白和杜甫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李邕和李白的关系 李邕为何不待见李白

李邕李邕别名李北海、李括州,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行书碑法大家。李邕喜好结交有志之士,李白、杜甫两位唐诗双子星都与他有交往,但他对待二人的态度截然不同。李邕和李白的关系李邕为何不待见李白>李邕在开元七年(

诗仙李白最狂傲的一句诗,字里行间霸气侧漏,被许多人当作座右铭

唐朝是一个非常诗意的王朝,因为唐朝拥有杜甫,白居易,李白等伟大的诗人,著名诗人余光中曾经这样评价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是非常豪放的,豪放到什么

历史人物 李邕书法 李邕最好的作品

李思训碑李邕的书法学习“二王”,后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以行草著名,尤其是在行书碑法上的成就,一生共为人写了八百篇,得到的润笔费当然不菲,最终他将这些钱给了需要帮助的人,真是“书如其人”啊!李邕书法>“书

历史人物 李邕最好的作品

李思训碑李邕的书法学习“二王”,后形成自己的风格。他以行草著名,尤其是在行书碑法上的成就,一生共为人写了八百篇,得到的润笔费当然不菲,最终他将这些钱给了需要帮助的人,真是“书如其人”啊!李邕书法>“书

发动神龙政变的五王,最后结局有多惨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唐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发生在公元705年的神龙政变是唐朝历史中的大事,以张柬之为首的五位大臣与众多王公文武一起发动军事政变,以武力迫使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李唐

历史人物 嗜酒狂傲 讽刺王导不留情面

周顗周顗出身汝南安成的名门之家,从小就很有声望,官至宁远将军、荆州刺史、护南蛮校尉、尚书左仆射等。周顗好饮酒,常常喝醉,他一喝醉就误事,差点害死自己。当然,他不喝酒的时候也是很狂傲的,都不把王导放在眼

苏联红军大败狂傲日本陆军

诺门罕是一片半草原半沙漠的荒原,旧译「”诺门坎”。1939年5月至9月,日本关东军、伪满洲国军与苏、蒙军几十万人,在这块不毛之地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双方调用了除海军以外的所有兵种和现役装备,尽出主力

七星岩的历史

1.七星岩的历史七星岩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叶剑英元帅于一九六四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七绝一首:

辛弃疾最狂傲的一首词,最后3个字争议千年

世间文人多懦弱,正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但也有例外,在我国最弱的宋朝就有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人物,他就是辛弃疾。这个被后世誉为“词中之龙”的文坛巨匠,一生都是传奇。20岁时,他支身

李白这篇神作,世人只见他的狂傲,却没看到上一句他对妻子的绝情

说起李白相信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此人极为狂傲,要不当年初出茅庐之际也不会叫嚣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而上九万里”的豪言壮语。当然这也反映出李白内心其实并不像他诗中曾写到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