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俘获匈奴太后,最后却成奸臣

Posted 太后

篇首语:最好的治疗是在温暖、干净、干燥的环境下养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他曾俘获匈奴太后,最后却成奸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他曾俘获匈奴太后,最后却成奸臣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窦宪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如果说起汉朝时期抵御匈奴的名将,率先被人提起的不外乎卫青霍去病,而霍去病年纪轻轻就拥有显赫战功,在后世眼中,他比他的舅舅卫青更被人称道。

霍去病17岁的时候就跟着卫青披战袍上战场,银袍长枪,呼啸往来,19岁就成为被汉武帝刘彻钦点的主帅,让一众朝臣羡慕嫉妒恨。霍去病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期待,在两次与匈奴对弈的大型战役中,更是神勇无比,俘获敌军将领数百人,让匈奴损失惨重。

封狼居胥

公元前119年,霍去病奉命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他率军向北突进两千多公里,歼敌七万余人,深入敌军内部,攻打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并在此地举行了祭天封礼仪式,之后又追兵驱赶匈奴至瀚海,即现在的贝加尔湖附近,才返回朝中。

此后“封狼居胥”被传为中国武将历史中的一段佳话,也成为了无数将士终身追求的目标。但除了“封狼居胥”之外,还有一件事情也是中国战争史中最重要的一页,这件事就是“燕然勒石”。

燕然勒石

汉朝时期,汉王朝与匈奴的战争从未停歇,到了东汉,也有一位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在对战匈奴的过程中也曾取得跟霍去病一样的战绩,这位将军是东汉名将窦宪。

东汉时期,匈奴部落一分为二,南匈奴选择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则与汉朝对立,公元90年,窦宪奉命攻打北匈奴,追击至稽落山(今蒙古境内),俘虏了匈奴太后,杀敌一万余人,让匈奴二十余万人俯首称臣,并在燕然山上留下胜仗的记录铭文,史称“燕然勒石”。

虽说窦宪与霍去病一样战功显赫,但后世眼中他却是遗臭万年的代表人物之一。

将门之后 权势滔天

窦宪是将门之后,他的曾祖窦融在西东汉交替时期就曾担任军中要职,是云台三十二将之一,但在窦融之后,窦宪之前,窦氏家族也曾落沒了一段时期,直到窦宪的两个姐妹被汉章帝看中了,入宫得势,一个当了皇后,一个成了贵人。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后宫得宠,朝堂之上自然也就有了窦氏族人的地位。窦宪作为皇帝的大舅子,被任命为虎贲中郎将,掌管禁军无数,手中权势高涨,而他的弟弟窦笃也被封为中郎将,窦氏家族一时风头无二。

北伐匈奴 将功折罪

随着姐姐的得宠,窦宪在朝堂上的威望也是一日日地水涨船高,而随着手中权力的增加,窦宪开始利令智昏,仗势欺人。

窦宪横行霸道,结党营私,更是利用自己的威权强占了沁水公主的庄园,因为窦皇后的求情,才让汉章帝免责于他。公元88年,汉章帝病逝,窦皇后成了太后,独揽朝政,窦氏家族的权势更是上了一层楼。

窦宪为父报仇杀死了朝廷命官韩纡,更因为担心都乡侯刘畅得势,派刺客杀了刘畅,惹得与刘畅有私情的窦太后不满,更是让朝野上下愤怒不已,窦宪被窦太后幽闭在了内宫之中。可惜天不亡窦宪,这时候北匈奴来犯,恰好给了窦宪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面对北匈奴的来势汹汹,窦宪请命征战,以赎死罪,于是便有了与霍去病“封狼居胥”齐名的“燕然勒石”的故事。此役之后,北匈奴大溃,此后再也没有对汉朝造成过边境危机。

而窦宪不但没有吸取之前差点难逃死罪的教训,更是自认居功至伟,更是仗着窦太后的势力,行为举止更为飞扬跋扈,恣意妄为,最后更是打起了皇位的念头了。

下场悲凉

东汉窦氏外戚势力过大,一直是汉和帝的心腹大患。公元92年,汉和帝登基的第四年,窦宪自诩对东汉王朝有大功,除了行事乖张之外,更是与其部下党羽企图谋朝篡位。后来这件事情被汉和帝知道了,他决心铲除窦氏外戚,削弱窦太后的势力,自己把控朝政。

92年六月,汉和帝与郑众密谋铲除窦氏,和帝先是限制了窦太后的权力,再邀郭璜、邓叠等窦宪心腹党羽入宫面圣,将其围困宫中,押入监狱处死,接着等窦宪班师回朝后,缴收窦宪军印,更是削减了窦宪其他兄弟们的势力,下令让他们自尽。

至此,不可一世的窦氏外戚势力宣告终结,窦宪一生战功无数,却又罪恶滔天,最后的悲凉下场足以让后世警醒。

相关参考

横扫匈奴却成宫廷斗争陪葬品

提起蒙恬,自然而然就会想起毛笔和万里长城。虽然蒙恬是是一介武夫,但是他的文化素养非常高。他在行军打仗过程当中受到动物毛发的启发,创造性的使用动物毛发代替竹签当做写作工具,是毛笔的发明者。蒙恬眼光卓越,

横扫匈奴的名将蒙恬却成了宫廷斗争的陪葬品

秦朝一代名将蒙恬将军给世人的印象是击匈奴,修长城的武夫角色,那么历史上的蒙恬将军真的就是这样的人物吗?仅仅是一介武夫吗?司马迁的《史记》为蒙恬作了列传,而没有为其祖父蒙骜和其父蒙武专门作传,但是蒙恬的

溥仪遣散太监后,竟有一批太监到上海参加工作,最后却成了笑谈

溥仪在建福宫大火后,曾一度将宫中太监驱散。太监们生活艰难各自为生,然而就是这群「”不受待见”之人,却依然有人对其「”大加欣赏”,甚至将他们招至上海做「”体面工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太监们最后结局又

蒋介石以貌识人认定此人不可造 最后却成自己噩梦

核心提示:不到一分钟对话结束,所以蒋介石对于这个学生的印象并不是很好,所以对于自己心中觉得“没出息”的学生,蒋介石根本就不会再过多的关注,但是让蒋介石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瘦高个,话很少,他忽视的学生经

最后却成别人泄欲对象 美女皇后与姐夫偷情

李煜(937—978年),南唐后主,著名词人、诗人。原籍江苏徐州,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亦善诗词)第六子。年少聪颖,诗文书画、琴棋歌舞无所不精,相貌清癯,一目重瞳。他本不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但一...

最后却成别人泄欲对象 美女皇后与姐夫偷情

李煜(937—978年),南唐后主,著名词人、诗人。原籍江苏徐州,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李璟(亦善诗词)第六子。年少聪颖,诗文书画、琴棋歌舞无所不精,相貌清癯,一目重瞳。他本不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但一...

慈禧太后为何被认为是奸臣和转世

嘉庆四年(1799)正月十八日,离乾隆去世仅半个月,距和|下狱也只有7天,嘉庆派大臣前往和|囚禁处所,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和|知死期已至,不禁悲从心来,提笔写下了一首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撤手谢

慈禧太后为何被认为是奸臣和转世

嘉庆四年(1799)正月十八日,离乾隆去世仅半个月,距和下狱也只有7天,嘉庆派大臣前往和囚禁处所,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和知死期已至,不禁悲从心来,提笔写下了一首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撤手谢红尘。

沦为烟花女的巧姐为何却成了贾府最后的希望?

古典名着《红楼梦》中的贾府原是“昌明隆胜之邦,诗礼簪缨之族”,后被朝廷抄家,从此便一败涂地。秦可卿曾托梦给王熙凤说,“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显然是指《红楼梦》里贾元春暴卒,贾迎春被折磨死...

隋唐官二代李密为何亡命两年多最后却成了反贼

杨玄感被杀后,李密上了大隋的黑名单。这让他很受伤,不得不亡命天涯。先后投奔郝孝德领导的平原郡起义军和王薄领导的齐郡起义军,不知是因为长相还是其他原因,李密一直都是坐冷板凳。受不了别人的冷落,李密只好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