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老大是洪秀全
Posted 拜上帝会
篇首语: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太平天国的老大是洪秀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太平天国的老大是洪秀全
提起太平天国,我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他们的老大——天王洪秀全。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有两个人的地位还要在洪秀全之上,他们分别是杨秀清和萧朝贵,为什么要这么说呢?下面小编就一步步来解开这个答案。
话说当年,年轻的洪秀全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之后,他灰心丧气地回到家,然后就大病了一场。据说这场大病一共持续了四十多天,期间一度昏迷,醒了以后就突然“顿悟”:对外宣称说自己是天父的第二个儿子(第一个儿子是上帝耶稣),还编写出了《原道救世歌》等布道诗文,抨击当时社会上的各种邪恶现象,呼吁建立起一个“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新世界。
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洪秀全此前曾翻阅过传教士梁发送给他的《劝世良言》一书,当时他看完就深受启发——非常羡慕书中描述的“人人平等”的世界。或许是在那场大病之中,他逐渐领悟到了书中的精髓,并将其与中国的传统宗教相结合,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受上帝之命下凡诛妖的人,于是,他便由此创造出了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拜上帝教,并成立了“拜上帝会”,第一个入会的人便是他的发小兼同学——冯云山。
后来,冯云山随洪秀全到广西传教(洪秀全不久返回广东,留冯云山一人在广西),杨秀清、萧朝贵等人也在这段时间加入了拜上帝会。很快,拜上帝会就发展到了两千多人,他们不但反对圣人孔子,还到处捣毁庙宇,开展宗教斗争,从而引起了清政府的警觉。
不久,冯云山果然被抓了起来,广西地区的拜上帝会顿时群龙无首,人心浮动。这时候,杨秀清站了出来,他利用“降童巫术”号称自己拥有“天父附体”的特异功能,引得会众们崇拜不已,拜上帝会在广西的局势也因此得到了稳定。不久,萧朝贵也号称拥有“天兄附体”的特异功能,在他们两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这段时间参加拜上帝会的人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很多。
等洪秀全回到广西,冯云山出狱之后,发现这两人虽然分别假托天父、天兄托降,但毕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只得承认了他们两人的特殊身份。这一承认可就不得了,太平天国是政教合一的政权,在某种意义上宗教性质甚至要大于政治性质,杨秀清是天父附身,萧朝贵是天兄附体,而洪秀全只是天父的次子,这等于就是说杨秀清和萧朝贵的地位已经超越了洪秀全。
虽然永安封王时,洪秀全封自己为天王,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明面上洪秀全是老大,但杨秀清和萧朝贵却毫无压力地完全控制了天平天国的军政大权。以至于后来太平天国内部会经常出现一些有意思的场景,萧朝贵(天兄附体时)曾经对洪秀全说:洪秀全弟,尔认得朕么?天王曰:小弟认得。杨秀清则动不动就利用“天父下凡”来针对甚至惩罚洪秀全,把他训得跟真“儿子”一样,最后更是发展到“逼封万岁”的地步,这不得不说为两人的悲剧收场埋下了伏笔。
金田起义后的第二年,萧朝贵就在进攻长沙的战斗中被炮弹击中胸部,重伤不治而亡。后来,杨秀清在天京“为所欲为”地专权,甚至一度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导致了洪的极度不满,最后忍无可忍的洪秀全密诏韦昌辉回京杀害了杨秀清一家老小及党羽两万多人,终于酿成了血流成河的“天京事变”。
这场权力的争端,是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最主要原因,虽然后来李秀成、陈玉成等青年将领一度让太平天国出现了中兴的局面,但终究也挽救不了其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命运。
相关参考
洪秀全创立的太平天国,虽然历时短暂,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但在这十几年中,也是经历了两代天王。第一代自然是洪秀全,第二代,则是洪秀全的长子——洪天贵福。读者诸君看到小天王的这个名字,可能认为我打错字了
1853年的阳春三月,在洪秀全的领导下,太平天国起义军攻克南京。洪秀全的半壁江山到手后,满足于现状,开始在南京享受自己的荣华富贵,关起门来做皇帝,那时他正值壮年,却既不指挥杀敌,也不过问朝政,搞得老对
洪秀全是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代表性人物,他代表着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发展到了顶峰,更代表着中国古代农民阶级的小农思想,不会给社会带来更大的进步。他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领袖、洪秀全一生大事纪年
...化身。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两人的地位,于是从此以后太平天国的领导层里出现二元体制:一个是老的,从广东花县来的洪秀全、冯云山等人;一个就是当地的。最后他们一横心,反了算了。因为一直处于打来打去的战斗状态...
杨秀清重新整顿拜上帝教后,把冯云山救出来了,同时迎回了洪秀全。但等洪秀全和冯云山回来后一看,变天了。以前洪秀全是当家的,是精神领袖,于是在他们发现又出现了两个新的领袖,一个是上帝化身,一个是耶稣化身。
洪秀全和太平天国革命太平天国革命是我国十九世纪中叶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全国规模的农民战争。鸦片战争后,由于清政府对外妥协和对人民加重压榨,社会矛盾激化。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
洪宣娇被大家所熟知,是因为她是太平天国中的重要人物,是天王洪秀全的妹妹。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洪宣娇其实不是洪秀全的亲妹妹,而是所认义妹。 虽然义妹比不上亲妹有血缘关系,但是在古代比较讲究的时代,
太平天国洪宣娇太平天国洪宣娇是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人,原名叫杨云娇,洪秀全因她是天父之女,认其为妹,改名洪宣娇。她是萧朝贵的妻子,生卒年不详。洪宣娇在太平天国的创建以及成长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
洪宣娇被大家所熟知,是因为她是太平天国中的重要人物,是天王洪秀全的妹妹。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洪宣娇其实不是洪秀全的亲妹妹,而是所认义妹。 虽然义妹比不上亲妹有血缘关系,但是在古代比较讲究的时代,
太平天国的女兵对洪秀全有多忠诚?宁自焚不降清,忠诚还是愚昧? 1856年9月的一天凌晨,三千名披坚执锐的太平天国士兵包围了天王洪秀全的府邸,这支军队的指挥官是“北王”韦昌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