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空城计吓走司马懿,城楼上为何是两个书童呢
Posted 空城计
篇首语: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诸葛亮空城计吓走司马懿,城楼上为何是两个书童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诸葛亮空城计吓走司马懿,城楼上为何是两个书童呢
在历史长河中,诸葛亮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
空城计诸葛亮吓走司马懿那一幕,可是被很多人流传,一些人觉得,比起诸葛亮,其实司马懿差得远,论谋略还是诸葛亮更胜一筹,真的是这样子吗?诸葛亮平时做事谨慎又谨慎,每次走下一步的时候都会想好后果,他绝对不是一个冒险的人。
这点司马懿也很清楚,毕竟作为诸葛亮的老对手,他们可是互相了解的很,不过司马懿和诸葛亮不一样,诸葛亮被刘备信任,而曹操可是对司马懿忌惮的很,每次在用不到司马懿的时候,就会想办法架空他,这点不仅是司马懿,连诸葛亮都很清楚。
一些人的观点是,诸葛亮是利用司马懿的疑心吓退了他,可是当时即使城里有埋伏,司马懿还是有一拼之力,为何却果断撤军呢?其实空城计的最大破绽就是城楼上两书童。
这两个书童待在诸葛亮身边各做各的事情,完全没有一丝惧色,很好的配合诸葛亮,这也吓到了司马懿,而且司马懿明白,如果他要是抓住了诸葛亮,或者是杀了诸葛亮,那么他将会成为曹操的眼中钉,所以也难怪司马懿看后会立马撤军了!
相关参考
马谡失去街亭后,司马懿率15万魏军直指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当时诸葛亮身无战将,只有2500名士兵,于是下令每个城门派20名士兵乔装成百姓洒水扫街,而诸葛亮自己则在城墙上抚琴。率大军而来的司马懿见此状,立
马谡失去街亭后,司马懿率15万魏军直指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当时诸葛亮身无战将,只有2500名士兵,于是下令每个城门派20名士兵乔装成百姓洒水扫街,而诸葛亮自己则在城墙上抚琴。率大军而来的司马懿见此状,立
司马懿与诸葛亮,在三国演义和戏曲舞台上,从来都是以一生之敌的形象面对世人!二人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失街亭、空城计、木牛流马、火烧葫芦谷、死诸葛吓走活司马!但是大家其实都被罗贯中骗了!因为历史上,司马
历史人物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是怎么回事?司马懿真的被"死诸葛"吓走了吗?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是怎么回事?司马懿真的被"死诸葛"吓走了吗?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民间
马谡失了街亭,司马懿领着15万大军向西城县急急而来,此时的西城县里,只有包括诸葛亮在内的2500人的非战斗人员,情势危急万分。于是“空城计”就出来了:诸葛亮命人布成空城状,自己则带两小童,在城墙上焚香
马谡失了街亭,司马懿领着15万大军向西城县急急而来,此时的西城县里,只有包括诸葛亮在内的2500人的非战斗人员,情势危急万分。于是“空城计”就出来了:诸葛亮命人布成空城状,自己则带两小童,在城墙上焚香
...的生死。在三国时期的谋士可谓不少,例如郭嘉、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最出名的莫过于司马懿与诸葛亮。这两个老对手的精彩对决,在《三国演义》也写得异常出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空城计。当时街亭失守,司马...
司马懿字仲达,是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做为一位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着卓越的军功和崇高的地位,那么司马懿他的国籍是什么呢?他是属于哪一国的呢?司马懿是魏国人,
提起诸葛亮,大家都不陌生。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以足智多谋而闻名。由他主导的空城计更是家喻户晓。世人都认为司马懿中计完全是由于他奸诈多疑的性格,可司马懿临终前留下的十七字遗言,却告诉我们空城计似乎
司马懿字仲达,是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做为一位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着卓越的军功和崇高的地位,那么司马懿他的国籍是什么呢?他是属于哪一国的呢?司马懿是魏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