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60万大军攻不下仅有2万人的洪都城,问题出在哪里
Posted 城墙
篇首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陈友谅60万大军攻不下仅有2万人的洪都城,问题出在哪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友谅60万大军攻不下仅有2万人的洪都城,问题出在哪里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友谅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元末明初,最大的一场旷世之战便是鄱阳湖大战,这一战奠定了朱元璋最终夺得天下的基础,而洪都保卫战作为鄱阳湖大战的第一战,正是其奠定了朱元璋最终取得胜利的基础,洪都保卫战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洪都保卫战被历史上述为“守城奇迹”。
洪都保卫战的进程
我们先对比一下双方基本信息:
军队数量:
陈友谅部:倾巢出动,60万大军(可能没有陈友谅说的那么多,但不会少于40万)
朱元璋部:2万人(加上百姓的加入,可能还要多几千)
攻守城时间:
85天,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4月~7月
双方人员:
陈友谅部:所有精锐文臣武将谋士
朱元璋部:朱文正、邓愈、赵德胜、薛显、朱海龙等
朱元璋部
我们在看一下双方战前动员:
陈友谅部
对于陈友谅部来说,攻打洪都城只是战前热身而已,60万大军陈列在仅有2万人的洪都小城前,气势铺天卷地,无可抵挡,但没想到洪都城却去一颗钉子,牢牢的钉在了那里,乾立不倒。
朱元璋部:
朱元璋部也可以说是朱文正部,见陈友谅气势汹汹率60大军而来,朱文正自然知道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硬仗,定然要精心准备一番。
在这里我们还要介绍一下洪都城的情况,洪都城虽不大,但却很坚固,尤其是先前有太平城被陈友谅攻破的经验,洪都城针对陈友谅的攻城“手段”,采取了相对应的防御建设,如洪都城靠江的一面城墙向里缩了三十步,避免陈友谅的大船船头能够与城墙相接(太平城就是这么被攻破的)。
洪都陈有八个门:
抚州门、宫步门、士步门、桥步门、章江门、新城门、琉璃门、澹台门
守门情况如下:
邓愈:抚州门
赵德胜:宫步士步、桥步三门
薛显:章江、新城二门
牛海龙等:守琉璃、澹台二门
朱文正亲率2千精兵为机动队员,以防不时之需。
八个门,一门大约有2~3千人,加之朱文正的2千人,共计2万多人左右。
公元1363年4月23日,大战开始……
第一战:针锋相对
双方准备完毕,陈友谅第一波进攻开始,这第一波进攻也是最凶猛的一次进攻,毕竟60万对2万,陈家军气势如虹。
在武器装备上,陈家军还有一特殊武器“撞墙机”,此机器勇猛无敌,行是给洪都城的城墙撞开了一个三十丈的大口子。
一时间陈家军如饿虎扑食,纷纷向缺口冲去,双方白刃战一触即发,陈家军拼命的向缺口里冲,朱文正部则拼命的将敌人往出赶,并且在城墙缺口处搭建木栏杆修补城墙。
双方你来我往杀了一天一夜,是名副其实的拉锯战,直到第二天的天明大战方才平息片刻。
这一战,朱文正部牛海龙、李继先等人,相继战死。
此后,双方将士浴血奋战,谁也不服谁,陈友谅部仗着自己兵多将广,疯狂的攻城,朱文正部仗着自己守城,占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利,迎头痛击敌人。
值得一说的是朱文正部不仅仅是“守城”,还出其不意,在敌人放松警惕之时,率军突袭,直捣黄龙,杀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延缓敌人攻势。
第二战:拉锯战
敌人疯狂进攻了近一个月,朱文正部实在有些吃不消,为了暂缓敌人的攻势,朱文正使用了一招“假投降”。
朱文正派遣了一名使者,前去陈友谅阵营商讨投降之事,陈友谅见此自然乐于接受,但是到了双方约定之日期,朱文正却迟迟没有动静,陈友谅知道自己被骗了,大怒杀了使者,继续攻城。
朱文正部得以这几天的休息,恢复了一些元气,双方你来我往,好不痛哉!就这样又打了一个月。
第三战:坚守待援
两个月过去了,援军遥遥无期,朱文正也确实有些坚持不下去了,虽然朱文正以及守城将士们均以报了必死之决心,但是虽也不愿意就这么死了。
于是,朱文正便安排了一拨人趁敌人不备,突围出去,寻找救援。张子明侥幸突围出去,找到朱元璋,为其讲述了城里的情况,并请求救兵,得到了朱元璋一个月后援兵必到的承诺。
不幸的是在张子明赶往洪都城时被敌人所截获,但是他假装劝降,而在城墙下大喊:
“坚守待援,援兵马上就到”
城中士气大涨,就这样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又坚持了近一个月,直到朱元璋大军的到来,陈友谅被迫率军前往迎战,此时,洪都城守军,朱文正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时刻录品历史
陈友谅率60万大军,攻打85天,竟拿不下仅2万人的小城,我们以陈友谅的角度分析一二: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本就是下下策,陈友谅虽然军队多,但是朱文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坚城作为依靠。
此为陈友谅失败的原因之一!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攻城本就是下策,而若没有使守城之人放下守城之心,反而激起他“人在城在人亡城亡”的必死之心,想要攻破他也是很难的。
此为陈友谅失败的原因之二!
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陈友谅起初存在轻敌之心,攻城准备不够充分,导致没能以绝对性的优势一鼓作气拿下坚城,“再而竭,三而衰”,陈家军气势已弱,反而使朱文正不因一次一次的成功,气势达到了最高峰。
此为陈友谅失败的原因之三!
兵在精而不在多
兵在精而不在多,陈友谅一向空有其表,军队动则几十万,实则多为乌合之众,朱元璋军队虽少,但多为精兵强将。在军队的质量上,陈家军人不如朱家军的。
此为陈友谅失败的原因之四!
陈友谅有此四败,军队虽多,而拿不下洪都城也算正常!
相关参考
公元979年,刚刚站稳脚跟的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统帅宋朝精锐力量40多万,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北伐。此战的目的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当年儿皇帝的石敬瑭把这片领土送给了辽国人,中原王朝从此失去了战略屏障。
公元979年,刚刚站稳脚跟的宋太宗赵光义亲自统帅宋朝精锐力量40多万,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北伐。此战的目的是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当年儿皇帝的石敬瑭把这片领土送给了辽国人,中原王朝从此失去了战略屏障。
蒙古大汗蒙哥上台後,一件重要的人生大事,就是吞並南宋。為此,他在經過充分準備,先是吞並大理,打敗安南,又在南宋的周邊屯下重兵後,便組織全國兵力,分別從中原、四川、廣西分三路大軍發動了對南宋發動了碾壓式
虞允文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本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一:金国出雄主>众所周知,纵观两宋历史,历代君王莫不以文制武。以致终两宋朝祚,武事荒殆,边防废弛,外强环伺。甚至到了北宋末年竟被仅有几百万人
弱宋的传奇人物, ”谈笑间”金国损失60万大军,名气却比不过岳飞
史书值得重读,只因它字里行间隐藏着太多的秘密。一:金国出雄主众所周知,纵观两宋历史,历代君王莫不以文制武。以致终两宋朝祚,武事荒殆,边防废弛,外强环伺。甚至到了北宋末年竟被仅有几百万人口的金国攻陷国都
一场淮海决战下来,华野大军未减反增,从36.9万人激增到55.1万人
淮海战役规模之大,持续之久,战斗之惨烈,在解放战争中是空前的。我60万大军对敌80万大军,在连续65天的决战中,以战胜和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由于是双方大决战,我战场伤
日军在进攻武汉时,遭到中国军队顽强有效的抵抗,让日军南路沿江攻击武汉的计划被迫推迟。在久攻不下中国军队正面阵地后,冈村宁次以赌徒式的冒险,令日军第106师团利用中国军队防线上的缝隙,仅携带6天口粮,孤
薛岳先斩后奏围歼日军106师团:日军在进攻武汉时,遭到中队顽强有效的抵抗,让日军南路沿江攻击武汉的计画被迫推迟。在久攻不下中队正面阵地后,冈村宁次以赌徒式的冒险,令日军第106师团利用中国军队防线
1862年10月,李秀成率13王爷40万大军(号称)回京「”勤王”,下溧水、克溧阳,越过秣陵关,怒气汹汹杀向雨花台,直接与九帅曾国荃「”吉字营”2万疲惫之师展开决战。此次战斗共44天,太平军曾一度靠近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张飞传》,这是作者陈寿对蜀汉猛将关羽和张飞的一句评价。原文如下: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