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到明朝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Posted 社稷

篇首语:新的一天你要加油,不要辜负你的一生,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为何说到明朝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为何说到明朝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明朝的故事,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说起明朝来,很多人喜欢用“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来概括,说明朝皇帝都是好样的,一头一尾两个大硬核:朱棣开“天子守国门”先河,崇祯吊于煤山“死社稷”。

这样的结论,说实话有些以偏概全。

比如,明朝还有一位名义上的监国、实际上的皇帝,从上台第一天起就忙着搞投降。

1、哭着闹着不想上台

这个奇葩名叫朱常淓(fāng),是万历帝朱常洛的堂弟,世袭潞王。按理说,论继承大统他永远排不上号,但人算不如天算。崇祯当了17年皇帝后吊死于煤山,同年朱由崧被拥立于南京,是为弘光帝,8个月后就在芜湖被清军活捉。此时,封地在河南卫辉的朱常淓已逃到杭州避难。

国不可一日无君。弘光帝的大臣马士英、阮大铖等人瞄向了朱常淓。一番劝说,朱常淓哭着闹着不想上台,无奈之下大家搬出弘光帝的母亲邹太后,让她给朱常淓发布了一道懿旨,劝说他来监国,朱常淓仍然不干,“太后泣谕再三,乃受命”,邹太后哭着再三恳求,他才勉强答应。

2、上台就忙着投降大清

朱常淓上台后,虽然南京已丢、弘光帝倒台,但明朝尚据守江南大半江山,原南京六部的文臣武将大半留守在朱常淓的身边,浙东防线的千秋岭、独松关、四安镇等军事要地未失。原戎政尚书张国维、右庶子杨廷麟、江西巡抚李永茂等人正在浙赣招募义兵,一时民心所向、群情激昂。

事实证明:强扭的瓜不甜。朱常淓上台次日就在马士英授意下,让陈洪范与清军谈判,提出划治而治,筹码是割让江南四郡。陈洪范后世称为“明朝秦桧”,其实早已暗降大清,到处散播大清当立是大势所趋,劝江南人等及早投降,让这样的人去谈判,结果可想而知。

3、冒着枪林弹雨慰问清兵

果然,陈洪范去清军大营转了一圈,就返回杭州力劝朱常淓降清。此时,杭州城已被多铎包围,总兵方国安率万余精兵,与清兵激战于。没想到奇葩的一幕上演了:朱常淓冒着枪林弹爬上湧金门,令人把酒食盛好,“从城上饷满兵”,顺到城下犒劳清兵,成了清兵慰问团的团长。

于是杭州被攻下,避难于江浙地区的藩王纷纷纳土称臣,最终朱常淓等人被多铎押回北京。朱常淓原认为自己表现这么乖,肯定会得以善终,结果次年就被冠以“谋为不轨”罪名斩杀。哪怕他曾上书顺治要“结草衔环”、“举家焚顶”效忠,仍免不了身首异处的下场,时年39岁。

4、朱常淓算明朝之君吗

根据现代人的认知,通常不把南明算作明朝,这实在是拜清朝所赐。入主北京后,清廷就认为已经受命于天、君临天下了,而不顾崇祯之后的18年里,还有5位朱氏藩王或称帝、或监国。

其实,如果南明被称为割据政权,清廷在当时何尝不也是割据政权?但是,清廷为显示在这段历史中的正统和唯一性,宣扬明朝终止于崇祯,修订明史也绝口不提南明。

弘光帝朱由崧被俘,身为皇帝无法履行职务,朱常淓在带有过渡性质的朝廷里出任首脑,黄道周也曾建议朱常淓监国10天内称帝。因此,朱常淓虽然是监国,没有正式称帝,但实际所扮演的是君王的角色。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只是后人对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的理想化。如果算上崇祯之后的18年,朱常淓是所有明朝君王中最没有骨气的一个——这倒是事实!

相关参考

明朝军事实力如此强悍,为何不对外扩张

在形容明朝的时候,不少人会用“刚明”二字,彰显了大明王朝的硬气,故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说法。然而,明朝除了比较硬气之外,军事实力也很强,尤其是在中期之前,同时代的世界各国,几乎没有哪个国家是

估价至少1亿元

历史对于明朝有一个很公正的评价,那便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以说这个有布衣建立起的大一统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朝代之一,然而,封建王朝都有一个宿命,那就是国运不会超过300年。在明朝几百年

明朝历史_为什么现代人对明朝历史那么感兴趣

为什么现代人对明朝历史那么感兴趣?“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句话来自大明皇族的祖训,而由于由于满清的缘故,以及一直持续到满清结束而在乾隆年间最盛的**,因此大批受用

明成祖朱棣铸成大错,危及大明江山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大概都听会这么一句话,「”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如果仔细考察史料,就会发现这句话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说「”割地”这件事就充满了争议。明朝初年,其

明朝奇葩皇帝极多,却能撑两百多年,此人功不可没

一提到大明王朝,很多人都被其“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骨气深深折服。虽然这也是事实,但客观来说,明朝的奇葩皇帝很多,除了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其他皇帝都够奇葩的。像建文帝朱允炆,

开山采石炸出一座古墓, 考古专家看到墓志铭, 称历史要改写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受争议的王朝,有许多人都喜欢明朝,因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纳贡,不称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朝代,当然也有很多人不喜欢明朝,主要是明朝非常昏暗,每一个皇帝都比较昏庸

贵州一小村庄,满村竟是崇祯皇帝后人,至今不与朱姓通婚

自古以来,亡国之君都没有好下场,能够留得一条全尸就是不幸中的万幸,更不必说留下子孙后代繁衍生息了。众所周知,大明崇祯17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皇帝由于信奉“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崇祯皇帝即

明朝最“窝囊”的皇帝,好大喜功残害忠良,却因一事名垂青史

导读:一提到大明王朝,很多人都称之为最有骨气的朝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清史曾这样评价明朝:“治隆唐宋,远迈汉唐”。但是,若仔细分析明朝16位皇帝所作所为,几乎每个都堪称传奇

大明最后一支禁卫军 以四千抵挡数十万 仍难挽救明朝灭亡的结局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封建皇朝,也被称作最有骨气的朝代,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然而每个王朝都有它的命数,大明虽然打败了蒙古铁骑,打败了日本

大明灭亡后,一支残军逃到邻国,至今说汉语学三字经

大明王朝可谓是汉族最骄傲的一个朝代,后世的评价是治隆汉唐。整个大明近300年的历史中,始终遵守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理念。以不投降,不纳贡,不和亲为底线。可谓是铮铮铁骨,自强不屈。当年明朝最后一个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