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五次亲征蒙古结局怎么样

Posted 鞑靼

篇首语:遇到一些人,知道一些事,才能懂的理解与珍惜,才能看清自己的方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朱棣五次亲征蒙古结局怎么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棣五次亲征蒙古结局怎么样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朱棣五次亲征蒙古结局怎么样?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近日,古装电视剧《大明风华》热播让许多观众对明朝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剧中朱棣率明朝举国精锐北征瓦剌、兀良哈、鞑靼等蒙古部落的战争场面令观众感到惊心动魄。到了第32集时,朱棣因过于自信率军深入蒙古草原结果反而中了敌人设下的圈套,导致难以自拔。那么问题来了,真实历史上的朱棣在北征蒙古的过程中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至暗时刻?最终结果又如何呢?

要回答上面提出的这个问题,首先还是有必要先来说明一下当时蒙古草原上各部的实际状况。自从元朝灭亡后,蒙古人就退回到了北方草原上,并很快四分五裂成诸多部落。其中主要势力是以本雅失里(成吉思汗后裔)、阿鲁台为首的鞑靼部(东蒙古)和以马哈木为首的瓦剌部(西蒙古)。

历史上的朱棣一生共五次亲征蒙古。第一次发生在1410年3月至8月,讨伐对象是蒙古鞑靼部。朱棣亲率30万大军直抵斡难河畔,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和太师阿鲁台被明军打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朱棣的第一次北征大获全胜。

朱棣第二次北征发生在1414年4月。此前被明军打败的鞑靼可汗本雅失里在逃亡过程中被瓦剌首领马哈木派人刺杀,之后马哈木挥师东进去攻打阿鲁台,其目的显然是要重新统一蒙古。阿鲁台在危难中向明朝求救,明朝也不希望看到重新统一的强大蒙古,于是决定出兵帮助自己昔日的敌人。此次朱棣率军在土剌河(今蒙古图拉河)上游与瓦剌军决战,双方的伤亡都很惨重。但明朝凭借人数上的优势最终迫使瓦剌人退却。同年8月,明军班师回朝。

1416年,瓦剌首领马哈木去世,瓦剌在短期内失去了向外扩张的动力。然而此时掌控着蒙古鞑靼部的阿鲁台却认为自己现在已足够强大了,于是便不断在明朝北方边界搞事情,还用武力降服了屏障明朝东北边境的兀良哈三卫。1422年4月,朱棣再次御驾亲征,这次他率军直扑位于多伦的阿鲁台大本营,并迅速将其击败,阿鲁台再次带着残部向北逃窜。朱棣不打算穷追不舍,于是在同年9月返回北京。

朱棣第四次北征发生在1423年8月,这次朱棣收到前线军报说阿鲁台准备进攻明朝北部边境,于是便出征迎战。然而明军在蒙古草原上游荡了两个月后才得知阿鲁台已被瓦剌打败,同年12月朱棣率军返回北京,这次出征无功而返。

1424年4月,朱棣开始了他的第五次北征。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大明风华》中朱棣北征指的就是这一次。不过交战对象和电视剧中的并不一样。《大明风华》中朱棣讨伐的对象是马哈木、脱脱不花等人组成的蒙古联军。可在真实历史上,此时马哈木已死去多年,而脱脱不花(成吉思汗后裔)在1424年还只有2岁。

事实上,朱棣的第五次北征讨伐对象仍是阿鲁台。这次明军抵达开平以北,但没遇到阿鲁台主力,一些将领请求带部分人马深入敌境,朱棣担心过于深入对明军不利,所以打算撤回军队,这一点也与《大明风华》中有所不同。历史上的朱棣军事才能非常杰出,他绝不可能犯下一意孤行,导致明军主力身陷绝境的重大失误。

1424年8月12日,朱棣在第五次北征途中于多伦以北的榆木川病逝,终年64岁。

后人在谈到朱棣生平的功绩时,往往对他开疆拓土之举大加赞赏。可是平心而论,朱棣五次北征结果并没有许多人想象中的那么辉煌。虽然五次战役都获得了胜利,但并没有对蒙古各部势力造成致命打击,也没能限制他们对明朝北方边境的进犯。而且朱棣还裁撤了几个位于塞外的关键卫所,导致明朝的防御阵地退至长城沿线,彻底丧失了对塞外的控制。此外,五次北征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使得永乐朝后期大明百姓生活极为困苦。

不过,朱棣北征也并非全是无用功。在明朝持续打击下,漠北蒙古各部无法重新统一。所以朱棣在位期间,北方边患问题虽然没得到有效解决,但也没变得更糟糕。从边疆稳定的角度来说,五征蒙古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只是付出的代价太过昂贵了。

相关参考

明朝历史 朱棣五次北伐驱逐北元势力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之后,元朝的残余势力退居蒙古高原,史称北元。后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对中原地区构成了威胁。明太祖北伐之后,即位的明成祖为了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从公元1410年(

朱棣五伐漠北 为何不能将边疆向外扩张

原标题:朱棣五伐漠北为何不能将边疆向外扩张?15世纪初的明朝,经历了靖难之役所造成的短暂冲击。明成祖朱棣随即以一系列的军事和政治改革活动,推动着历史洪流的滚滚向前。这其中,又以五伐漠北最为知名。但很许

中国古代战争 五次亲征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

   五次亲征明成祖远征漠北之战   明灭元后,北元势力渐衰,蒙古族分裂为鞑靼、瓦刺、兀良哈三大部,互不统属,与明时有争战。鞑靼部阿鲁台杀鬼

历史人物 盘点配享明成祖朱棣庙廷的四大功臣,他们分别是谁

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成祖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葬于长陵,庙号太宗。朱棣在位的二十二年中,明王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朱棣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

朱棣五征漠北,兴师动众有何收获

明太祖朱元璋,还是很有想法的。建立大明之后,他先是把功臣杀了个七七八八,随后又把长大成人的儿子们封王,让他们替大明镇守边疆。老朱认为自己的做法简直天衣无缝,高兴地对皇长孙朱允炆说,有你这些叔叔镇守边疆

为什么野史称朱棣是元顺帝的“遗腹子”?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在西南贵州等地区建立行省行政区划,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

为什么野史称朱棣是元顺帝的“遗腹子”?

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在西南贵州等地区建立行省行政区划,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

冬枣的历史

1.沾化冬枣的历史传说据记载:沾化冬枣自明朝年间始即为宫廷贡品,特别是籍贯滨州,宣德帝的孙皇后更受宠爱,成为朝中必备水果;明朝燕王朱棣靖难夺取皇位,北部边境蒙古部落又起兵叛乱,成祖五次带兵亲征漠北,所

朱棣突然驾崩,两位大臣紧急搜缴一种金属,避免了天下大乱

公元1424年七月,明成祖朱棣第五次北征蒙古,在班师回朝的路上,朱棣病重。朱棣病重期间,随驾亲征的内阁大臣杨荣、金幼孜代行军令,明朝大军按部就班地回京。七月十八日,两位内阁大臣突然联合下令:所有将士必

朱棣是怎么死的,竟然是被蒙古间谍害死的?

朱棣曾数次御驾亲征蒙古,前几次都战果寥寥,乏善可陈,特别是第四次亲征,在漠北草原上漂了好几个月,连敌人的毛都没抓住一根,堂堂皇帝的脸面丢大了。正郁闷的时候,一个被称为鞑靼王子的蒙古人率着小队来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