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剃发易服能够成功 为什么推广满语会失败

Posted 清朝

篇首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剃发易服能够成功 为什么推广满语会失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剃发易服能够成功 为什么推广满语会失败

清朝为什么不能推广满语,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644年,满清入关,为了加强对汉人的控制,开始在全国强制实行剃发易服,同时推广满语,剃发易服成功了,满语却怎么都推广不下去,最后只得无奈放弃。

满语推广之所以失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文盲太多

普及一门语言,首先要做的就是扫盲,满语和汉语相比,除了读音不同,文字也不同,

满语对于汉族人来说就是一门外语。

英语在全世界的使用范围最广,中国将英语纳入了高考,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的英语不行,这还是在大家都会汉语的情况下,至少大家能看懂英汉词典。新中国成立时全国文盲率高达80%,国家为了扫盲化简为繁,推行简体字和白话文,试想一下清朝扫盲是有多么困难。

推行满语,先要让全国人民都会汉语,然后编制一本汉满互译词典,然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进行扫盲,这样才方便大家学习满语,清朝大部分汉人只会说方言,大字不识一个,连汉字都不认识,你让他们怎么学习一门外语?

二、百姓学习语言困难

清朝在推广满语失败后开始推广官话,类似于今天的普通话,结果也不太理想,比如两

广出身的地方官吏不懂官话,直到百日维新时期康有为和梁启超都不会说官话,推广官话都如此艰难,更别说蹩脚的满语。

现在我们在电视广播中听到的语言都是普通话,尽管接触普通话的机会如此之多,仍然有很多人说的话不是很标准,尤其是我们的父辈,普通话中夹杂着很多方言,发音也很不标准,爷爷奶奶那一辈更是压根就不会讲普通话。清朝和现在相比,通讯技术太落后了,压根接触不到音频视频,所以百姓学习满语,难如登天。

三、汉文化更加博大精深

汉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千年来未曾中断,并形成了一套有着丰富底蕴和深刻内涵的文化体系,无论是在制度,礼仪还是思想上都较为完善,满族只是中华民族中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相比于中原的汉文化要逊色很多,当一个落后不完善的文化面对一个先进完善的文化时,落后的一方肯定会向先进的一方学习。

清朝的统治者虽然是满人,但是十分欣赏汉文化,沿袭了汉族的诸多制度,尤其重视儒家文化,在这种背景下,满清逐渐被汉化。

清朝时期汉族的人口仍然最多,要统治这么庞大的一个群体,很显然推行汉文化更有利,至少可以让汉人减少心中的怨气,只要汉人不造反,又何必在意使用的是什么语言,还不如主动学习汉语让汉人高兴一场,获得心理上的一定满足感。

归根结底,满文作为一种文字,它太年轻,没有根基可言,因为它本身也不是满人自己的文字,是从蒙古字母借来的,连在上层满族人群体之间也缺乏推广力度,更是无法与几千年历史的汉语抗衡。这一点从清朝中后期,满语被汉语无限汉化的程度也能看得出来。

时至今日,别说满文,连会说满语的满族人都没有几个了,试问,本民族都对它不认可,你怎么把它强行在更大范围中推广出去?

相关参考

剃发易服是怎么执行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是很正常的事情。如何控制百姓,禁锢百姓的思想,进而达到稳固政权的目的,这是执政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满族人采取了让百姓剃发易服的方法。那么剃发易服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剃发易服是从什么

元朝为何没有要求汉族人剃发易服

蒙古人的一贯作风。蒙古人自身的社会形态类似于封建制度,大汗有直属的部族,同时又有一些小一点汗效忠于大汗,小汗有自己的部属,内部自治,一般仅仅在外交和军事上服从大汗。所以蒙古人征服了一个新的地区,按照他

元朝为何没有要求汉族人剃发易服

蒙古人的一贯作风。蒙古人自身的社会形态类似于封建制度,大汗有直属的部族,同时又有一些小一点汗效忠于大汗,小汗有自己的部属,内部自治,一般仅仅在外交和军事上服从大汗。所以蒙古人征服了一个新的地区,按照他

满语推广为何无疾而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满语是个什么样的语种?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享国祚276年。在其统治中原的这数百多年里,他们成功将满人的一些风俗,甚至是服饰打扮推行到了汉人群体当中。但令

胆大包天

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民主革命席卷中国大江南北,无数汉人听说之后,无不欢呼雀跃。而有志青年则是纷纷拿剪子剪下了头上的大辫子,也就是所谓的「”剪辫明志”,因为清朝曾经下令「”剃发易服”,女真人在入关之后建立

曝光清朝后宫嫔妃罕见照片惊曝你眼球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建立后金。1636年,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末农民将领李自成攻占北京,灭亡。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推行剃发易服,上打击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逐步统一。>  妃子格格合影  

为什么清朝灭亡之后 很多汉人不愿意剪辫子

明朝灭亡,清朝建立之后,下令要“剃发易服”,改变汉族人原有的传统装束,变成和满族人一样的样子,而因为很多汉人不愿意遵从,满清政府杀了不少汉人。然而到了清朝灭亡的时候,却又有很多汉人不愿意剪辫子了,当时

清朝为何要颁布“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命令

清在关外汉族百姓中就推行"剃头令",对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投降的明朝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如天聪五年(1631年)清太宗在大凌河之役胜利时令"归降将士等剃发",崇德三

谈一谈古代女性服饰,你更喜欢哪个朝代的汉服

什么是「”汉服”呢?就是古代汉民族所穿的传统服饰。从黄帝时代,自满清入关推行「”剃发易服”以后,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就逐渐消亡了。现在很多人美女外出穿汉服,为了对古代汉服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个朝代比南宋都还不如,是汉人心中最大的痛

崇祯尽管死去,但明朝仍然对中国南方地区拥有控制力和影响力。特别是当清军入关后发布「”剃发易服令”后,心怀恐惧的士人又在几番扯皮争斗后,终于决定拥立老福王朱常洵之子朱由崧为帝,建立自己的政权,国号仍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