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卧龙的诸葛亮,曹操没想过去请他吗
Posted 管仲
篇首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号称卧龙的诸葛亮,曹操没想过去请他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号称卧龙的诸葛亮,曹操没想过去请他吗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诸葛亮的故事大家听过吗?
曹操爱才是没错,诸葛亮有才也没错,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诸葛亮和曹操隔得太远,注定难有交集。
当时刘备正在荆州落难,无人可用,求财若渴之下,在徐庶的推荐下才去找的诸葛亮。而这时候正是最鼎盛的一段时间,几乎是雄霸北方,剑指东南。
他并不缺人才,很多人才都听闻他的名声纷纷来投,虽然曹操手下有一大批杰出人才,但是这里面的人才没有一个是被“请”来的,而此时的他已经有了很高的地位,就算是听闻了卧龙的名声,也不会特别心动,更何况自己忙于战事,去请对方则更加不可能了。
当然,以曹操的地位完全可以以天子名义征召诸葛亮,就像征召司马懿那样。但是诸葛亮仅仅是一落魄士族子弟,要权势没权势,要背景没背景,甚至就连举荐他的人就仅仅只是徐庶这样的边缘人士。
你再看看曹操帐下谋士,几乎都是靠着关系上来的,要么是颍川集团,要么是成名在外,要么是荀彧这样的名士举荐。换句话说,诸葛亮没资源。
其实孔明名声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什么管仲、乐毅,那是他自己标榜的,可没多少人这么认为,即使他很出名,那也仅限于荆州一带。
从信息传递方面来说,古代要想在两个地区进行信息交流是非常困难的,一次简单的跨州郡活动就需要几十天。我们今天喜欢说一句话,网络和交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古代的情况则是落后的信息传递方式以及落后的交通状况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根据相关记载,卧龙的名声只局限于荆襄一带(已经很不容易了,毕竟他是一直隐居生活),跨地区的名声就没有那么响亮了。
这种状况必须换着角度理解,对于今天来说,我们对于本国的明星非常熟悉,那么对外国名声又了解多少呢?而古代时期的跨州郡无异于我们今天的跨国(除去护照程序)。所以对于曹操来说,孔明只不过是在某一瞬间听说过一句的“无名小卒”,自己的手下已经有了例如郭嘉荀彧这等旷世奇才,又有什么必要长途跋涉去请一个不知道几斤几两的人呢?
其实你想想也是,当时诸葛亮不过二十几岁,就在南阳躬耕,没多大名气也正常。
还有一点,诸葛亮之前是刘表的人,他的叔叔在刘表帐下做官,他媳妇而是荆州名士黄承谚的女儿,妥妥的荆州集团,曹操也不好去挖墙脚啊。先不说刘表会不会同意别人来自己的地盘挖人才,就算是对“挖墙脚”一事不闻不问,曹操也不会贸然将一位敌派人才拉入自己阵营,这是他在长期斗争中养成的一种思维“惯性”,所以即使知道有这样的人才存在,曹操的理智还是战胜了对人才“兴趣”。
曹操这个人,我们给他最多的评价就是多疑,但是想要在纷乱的政治形势下获得胜利,多疑是必不可少的领导者品质,如果跟所有人都袒露心扉,那么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等到他拿下荆州的时候,刘备早已经把诸葛亮纳入帐下,他就更没有机会了。
其实如果诸葛亮去了曹营,估计比徐庶好不到哪去,毕竟曹操帐下人才济济,想要出类拔萃,很难的。
此外,诸葛亮对于曹操的印象可不太好。
曹操是豫州沛国谯郡人,今天的安徽毫州人,诸葛亮是徐州琅琊郡阳都人,今天的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两地相距并不是很远,约有400公里左右。公元189年,8岁的诸葛亮父亲去世,诸葛亮与弟弟诸葛均跟随叔父诸葛玄离开家乡阳都去投靠荆州牧刘表,5年以后,身为兖州刺史的曹操,因为自已的父亲被徐州牧陶谦手下人所害,因此兵发徐州,一路攻打徐州,一路屠城,弄得整个徐州鸡犬不宁。
远在荆州的诸葛亮听闻自已的家乡被曹操屠城,出于对家乡亲人的担心,13岁的诸葛亮心中泛起一股对曹操莫名其妙的恨,至少在当时,曹操在少年诸葛亮心中就是一个残暴的刽子手。
而刘备则不一样,陶谦当时各路诸侯广发求救信,只不过没人敢来,大家都怕曹操,当时势力非常弱小的刘备来了,刘备带着一千军队和陶谦一起抵抗住了曹操的进攻,曹操给幼年时的诸葛亮留下的是心理阴影,而刘备却给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管仲帮齐桓公从新树立起了权威。齐国攻打燕国时无恶不作,乐毅为了给燕国报仇差点把齐国给灭国了。而诸葛亮也想像管仲那样树立傀儡皇帝大汉天子的权威,也想像乐毅那样反抗强暴,他要反抗的正是曹操,所以诸葛亮不可能选择曹操。
诸葛亮选择刘备也不是偶然,大汉天子曾经发了一道秘诏给刘备讨伐曹操,从此刘备终生与曹操做对。这和诸葛亮的框负正义,反抗强暴的志向不谋而合。
而且诸葛亮成名时,曹操帐下已经时人才济济,他如何有渠道和平台去一展抱负?他译者自比管仲、乐毅这样的惊世大才,又岂会屈居人之下。宁为鸡头不做凤尾,锦上添花哪里比得上雪中送炭?
总的来说,三国时代,魏蜀吴这三家走的是三条不同的发家之路。
孔明在20多岁,刘备创业阶段就跟着了,属于创业势力,有别于后续荆、益势力,总的来说到蜀汉阶段,刘备势力是草台班子是拼拼凑凑的利益平衡系统,孔明能够平衡好各阶段各势力集团并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东吴是门阀和地方势力,所有人的利益诉求高度一致,最大诉求是保护既得利益,再说有兄诸葛瑾,孔明最先放弃的势力就是孙氏;最后曹魏是承袭了汉的人力资源,再加上人才星罗棋布,彼时的黄口小儿诸葛亮曹魏不可能重用。最后造成诸葛亮“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庞士元同理。
相关参考
话说三国演义可是一部让人感到无比震撼的历史巨著,对于这本书其中所蕴含的史实也是让很多对历史比较喜欢的朋友流连忘返,当然三国多战乱少和平,多阵营少合一的模式也是让不同的朋友站有不同的立场,这个也是因人而
历史秘闻 诸葛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那你知道司马懿的外号是什么吗
话说三国演义可是一部让人感到无比震撼的历史巨著,对于这本书其中所蕴含的史实也是让很多对历史比较喜欢的朋友流连忘返,当然三国多战乱少和平,多阵营少合一的模式也是让不同的朋友站有不同的立场,这个也是因人而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懿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也就是今天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他不仅是曹魏后期炙手可热的权臣,更是日后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毫不夸张的说,
绰号,是很多人都有的东西,我记得小的时候小伙伴们有的叫狗子,还有的叫胖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昵称还是比较亲切的。没有那么的装「”高调”,但是在古代有许多人的绰号就朗朗上口,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
绰号,是很多人都有的东西,我记得小的时候小伙伴们有的叫狗子,还有的叫胖虎,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昵称还是比较亲切的。没有那么的装「”高调”,但是在古代有许多人的绰号就朗朗上口,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
历史人物 诸葛亮那么厉害曹操为什么没有请他 如果诸葛亮辅佐曹操会怎么样
诸葛亮在三国时代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这样一位厉害的大佬辅佐刘备,终于成为三分天下,但是这也不得不让人想到一个问题,如果当时曹操得到了诸葛亮,三国时代又是什么样的格局,而且,既然连刘备都三顾茅庐了,为什
历史人物 诸葛亮和庞统的绰号叫卧龙、凤雏,而司马懿的绰号却鲜有人知
在中国历史上,人们都喜欢取绰号,绰号在古代有着非常的文化内涵。绰号有着自己取和别人取两种诸葛亮号称卧龙,庞统号称凤雏,司马懿的绰号却让人胆寒司马懿的绰号叫冢虎,冢指坟墓,亦为荒野的地方,愤在人烟稀少的
说到诸葛亮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诸葛亮是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有人也是说诸葛亮神机妙算,不管是什么。只要是诸葛亮说了的,一定就会实现了,小编刚刚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诸葛亮在茅庐做了2
《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召集大臣如何应对太师董卓的专权跋扈时,曹操献计持王允家传的七星刀刺杀董卓时,却被董卓从镜中看出曹操在背后拔刀,好在曹操灵机应变,声称是前来献刀,最终快马夺门而出,返回家乡组军讨
《三国演义》中,司徒王允召集大臣如何应对太师董卓的专权跋扈时,曹操献计持王允家传的七星刀刺杀董卓时,却被董卓从镜中看出曹操在背后拔刀,好在曹操灵机应变,声称是前来献刀,最终快马夺门而出,返回家乡组军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