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请丞相吃饭却不给筷子,到底是何用意
Posted 丞相
篇首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帝请丞相吃饭却不给筷子,到底是何用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皇帝请丞相吃饭却不给筷子,到底是何用意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周亚夫。
在西汉年间,由于周亚夫的骁勇善战帮助了汉景帝稳固江山,再加上丞相之位空缺,周亚夫便被提拔成为了丞相。丞相属于文官,而周亚夫却是武将,纵然他在沙场上所向披靡,但在处理国家事务上却并不得皇帝欢心。一个好的丞相,必然是要能够在不得罪不忤逆皇帝的同时将事情能够处理好,但周亚夫是一介武夫,他说话直爽耿直并且丝毫不顾忌皇帝的颜面,性格使然,这也为他后来的惨死埋下了伏笔。
汉景帝把他召进宫中,设宴款待周亚夫,并想借此机会试探周亚夫是否能够改掉他的倔脾气。汉景帝在宴席上给周亚夫上了大块的肉,合适,却没给他筷子,也没有把肉分成小块。周亚夫很不高兴,便向管事的要筷子。汉景帝笑着问周亚夫,是不是让她不高兴了?周亚夫直接跪在汉景帝跟前,表情十分不乐意。汉景帝想让他起身,话还没说完,周亚夫就站起来自己走了。汉景帝叹了一口气,跟身边的人说:他这样很危险,怎么能够辅佐少主呢?
周亚夫打仗还可以,教子却不怎么地。他的儿子周阳为了给他预备后事,悄悄准备了500副甲盾。可这甲盾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一旦私藏,那就是杀头的罪过。周亚夫对儿子做的事儿一无所知,有人过来调查,他一声不吭,因为他真的不知道。可调查人员却认为这老家伙是仗着功劳,赌气呢。汉景帝收到报告,更生气了,将周亚夫交给廷尉讯问。在讯问期间,周亚夫遭到廷尉的嘲讽,自己受不过,便绝食身亡了。可怜一代将星,就这样,陨落了。
相关参考
历史上,周亚夫堪称一代猛将,他是名将绛侯周勃的次子,也是非常有名的军事家,曾驻守细柳,威震匈奴,在七国之乱中,他统帅汉军,三个月平定了叛军。然而,最后却饿死在狱中。祈福周波去世后,当时他做河内郡守,许
女皇帝立下“无字碑”有何用意公元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病逝。她的墓碑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但是碑上空空如也,没有任何字迹。女皇武则天——这位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即使是死
严嵩,中国古代著名的贪官之一。可是哪怕严嵩贪污了多少银两,嘉靖皇帝依然重用他。这背后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呢?严嵩(1480-1565),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嘉靖时期专擅朝政达二十余年。明世宗奉道
...代著名的贪官之一。可是哪怕严嵩贪污了多少银两,嘉靖皇帝依然重用他。这背后有什么特殊的用意呢?严嵩(1480-1565),明江西分宜人,字惟中,号介溪,嘉靖时期专擅朝政达二十余年。明世宗奉道教神仙,政事荒怠。严嵩侍...
大家都倾向于筷子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史记・宋微子世家》说:“纣始有象箸。”上古时人并不用筷子吃饭。《礼记・曲礼上》讲到请客吃饭时说:“共饭不泽手。”“泽手”,就是双手摩擦发热而出汗的意思
导读:在轩辕庙的碑亭里保存著一篇明太祖祭奠的「御制祝文」,全文如下:「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
6年——汉朝皇太后诏王莽朝见太后,称王莽为“假皇帝”。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是雍正登基的喜庆日子,按照惯例,皇帝应“诣皇太后前行礼”,礼部奉皇帝旨意,提前一天将当天的仪注启奏皇太后知晓,皇太后却以“
作为一名将军,处变不惊应该是基本素质,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不能一遇到事就先慌了。在这方面,开国中将刘昌毅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刘昌毅是我军赫赫有名的猛将,也是许世友最欣赏的部下,到了哪里都带着他
历史人物 雍正登基后软禁弟弟胤禵,召20岁的弟媳入宫是何用意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清朝的诸位帝王中,雍正皇帝继位算是比较晚的(44岁),而且当时竞争对手颇多,雍正凭借自己的谋略和作为,最终被康熙选中,成为清朝的第五
项伯舞剑只是起因,良人相助又有何用,项羽做事不给力致全盘皆输
项伯何人,乃项羽叔父也。可能很多人觉得项羽怎么都是跟他叔父起事,两次转折也都是皆因其叔父,如果当初不听从他叔父的话,可能项羽就建立起楚国,成为江东父老心中的大赢家了,历史上也就没有刘邦这个人物,可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