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清朝官员的花式贪污 无数官员靠此发家致富
Posted 官员
篇首语: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盘点清朝官员的花式贪污 无数官员靠此发家致富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盘点清朝官员的花式贪污 无数官员靠此发家致富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清朝官员花式贪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清朝官员花式贪腐,银票装进唯美信封附上诗词,送礼名目更是出奇
众所周知,清朝贪污腐败成风,从京官到地方官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陋规”;送礼的人绞尽脑汁想出各种方式,比如将银票装进一个非常漂亮的信封,并附上一首诗文,比情书还浪漫;送礼还根据季节不同整出各种闻所未闻的名目,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翁荣是道光年间内务府大臣;他出生于宦官之家,属襄黄旗,身世显赫;翁荣本来完全可以每天游手好闲,当一个纨绔子弟;但是他年少时心中有梦,想辅佐君王、一展抱负;于是在家人安排下进入内务府为官;因为家世非常不一般,初入官场,翁荣就得到同僚的谄媚,每天应酬不断;
上班正事少,而下了班就是各种社交、饭局,不是听戏就是喝酒;多是别人请翁荣,然后自己回请别人;很快,翁荣就被这种生活麻醉了,他忘记了自己当初的抱负和理想,满足于现在按部就班、富足又滋润的生活。
有人说京官在天子脚下,不敢太明目张胆捞油水;而地方官就不一样,他们山高皇帝远,监管往往不到位,所以每年会有不少“灰色收入”;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翁荣被补授为陕西督粮道;因为其来自内务府,所以是钦差;到任之后,地方官员孝敬的礼品如雪片一样飞来:“八旗协领八员每次送银八百两……门包四十两一次……,每节每员……;将军……每季一千三百两,表礼、水礼……八色每节一千两……”其中“表礼”是绸缎,“水礼”是饮食;“八色”就是“八种”、“八样”;各种礼品琳琅满目,让人叹为观止。
你如果认为京官没有地方官油水厚,那就大错特错了;京官最大的优势就是离皇帝近,他们政治资源特别丰富;所以在京城当官的人,即使什么也不做,地方官也会主动阿谀奉承,他们用各种花式进项孝敬上官,以获取政治资源;在陕西两年之后,翁荣回到京城,依旧过着他纸醉金迷的生活;每年冬、夏都会收到陕西地方官孝敬的“礼”:它往往是一个非常漂亮的信封,里面装着银票,还有一张上好的纸写有唯美的诗句;这个看上去像情书的“礼”,就是清朝官员非常喜欢的“冰炭敬”。
所谓“冰炭敬”,分为“冰敬”和“炭敬”,最初是皇帝分发给官员的降温费、取暖费,后来成为官员们行贿、受贿的名头;想行贿者事先备好礼金的数目,再请文人写上漂亮的诗词语句,关键是添加一些说明问题的“暗语”,比如想“求官”之类,所有准备就绪之后装入一个信封呈上;而且“冰炭敬”的金额都是不固定的,其大小往往根据行贿对象官阶的大小、所求事情的轻重,以及彼此交情的深浅等等来决定。
“冰炭敬”是清朝官员们的“灰色收入”,它不明不白,不能公开在世人面前;像这种收入还有很多种,无数清朝官员靠着它们发家致富;从“冰炭敬”我们可以看到清朝的腐败,以及最终灭亡的原因。
【参考资料:《清史稿》《道咸宦海见闻录》】
相关参考
和|绝对是中国前无古人的天字一号巨贪,至于是不是“后无来者”谁也不敢说。那么,和|是用哪些手段贪得这么大一个家业的?以权谋私这是和|敛财的主要手段。和|曾当过户部、内务府、崇文门监督最高长官,长期主管
很多人都不了解皇帝作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诞生了无数帝王,而提起这些帝王,我们首先想到的总是他们手中握着的庞大权力,但是人总有一死,就连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也不能
在封建社会里,清代法律应该说是非常健全的,同时清朝惩贪“执法未尝不严”,仅乾隆一朝,因贪污受贿而被处死的封疆大吏就有二十余人,但仍然无法遏制吏治日下的趋势,所谓“诛殛愈众,贪风愈甚”。很多清史研究者都
世界历史 此人自称朱元璋后代,有朱元璋睡过的龙床,靠此改变命运发家致富
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牛的开国皇帝了,家里穷到饿死好几个,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无产阶级,后来生活所迫去当了和尚。但是其起兵后,10年不到就克成帝业,开创了近300年的大明王朝,坚持不和亲,不纳贡,天子
导读:乾隆帝处理贪污官员不可谓不严厉,整个清朝因贪污被处死的二品以上高级官员共41人,而被乾隆帝处死的就高达27人,占了三分之二。在乾隆帝的意识里,天下是属于他一人,他是国家的唯一所有者,绝不会容忍臣
导读:乾隆帝处理贪污官员不可谓不严厉,整个清朝因贪污被处死的二品以上高级官员共41人,而被乾隆帝处死的就高达27人,占了三分之二。在乾隆帝的意识里,天下是属于他一人,他是国家的唯一所有者,绝不会容忍臣
清朝雍正皇帝登基后,改革时弊,在内政治理方面颇有一番作为,例如他推行「”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官绅一体纳粮”等政策,为「”康乾盛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雍正元年,雍正创立了「”养廉银”制度,成功缓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
导读:帝处理贪污官员不可谓不严厉,整个因贪污被处死的二品以上高级官员共41人,而被帝处死的就高达27人,占了三分之二。在乾隆帝的意识里,天下是属于他一人,他是国家的唯一所有者,绝不会容忍臣下的贪腐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了一件清朝建立以来最大的贪污案。自封疆大吏到州牧县令,被判处死刑的多达100多人,其中56名被砍掉了脑袋。这就是轰动朝野的甘肃全省官员谎报灾赈、贪污捐监粮的大案。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