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大小和卓中的“和卓”是什么意思

Posted 清朝

篇首语: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清朝时期,大小和卓中的“和卓”是什么意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清朝时期,大小和卓中的“和卓”是什么意思

和卓(Khwaja)是伊斯兰教对有威望人物的尊称,不过传至中亚和新疆时,一般专指“圣裔”,也就是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的子孙!在新疆,“和卓”一词则成为“喀什噶尔和卓家族”的别称或特称,以表明他们即是圣裔。

喀什噶尔和卓家族的地位十分显赫,其先祖是中亚著名伊斯兰教圣裔麦赫杜姆·阿扎姆,相传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之女法蒂玛的19代后裔,继为中亚苏菲派纳格什班迪耶教团第五代谢赫。1533年,麦赫杜姆·阿扎姆曾来到新疆喀什噶尔传播该派教义,赢得了南疆广大穆斯林的崇敬和尊重。

此后,麦赫杜姆·阿扎姆三支后裔迁移到了中国南疆地区,人们就称呼这个家族为喀什噶尔和卓家族。在清朝,叛乱的大小和卓就来自于这个家族。

葛尔丹

清朝初年,准格尔逐步强大起来,后来葛尔丹建立了强大的准格尔汗国。当准格尔对回民进行统治的时候,对其首领实行人质制。这样,喀什噶尔和卓家族中大和卓(名波罗尼都)、小和卓(名霍集占)被禁锢在伊犁。

波罗尼都是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的长子,霍集占是和卓玛罕木特的幼子,都属于喀什噶尔和卓家族。不过,两个人命好,当时准格尔与清朝战争不断。

1755年,清朝政府出兵平定了新疆准噶尔分裂势力,最后拿下了准格尔的老巢伊犁。波罗尼都率领他的弟弟霍集占等30多人投奔清朝军队。清朝皇帝乾隆比较开明,决定让大小和卓管理新疆,大和卓返叶儿羌(今莎车)统领回部,小和卓留伊犁掌管伊斯兰教务。

不过,大小和卓很有野心,不甘心被清朝统治。

最先闹事的是小和卓。

1756年,小和卓霍集占参与了卫拉特蒙古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纳阴谋发动叛乱,兵败逃叶儿羌。这个时候,清廷派出副都统阿敏道前去招抚。小和卓心狠手辣,杀死了阿敏道,自立为巴图尔汗。小和卓自立为汗后,大和卓波罗尼都立即响应,号召各城起兵反清,一起集众数十万叛乱,举兵反对清朝政府,叛军控制了天山南路的大部分地方。

乾隆急眼了。在1758年,乾隆命雅尔哈善为靖逆将军,率满、汉兵万余自吐鲁番进发,进入南疆(天山南路)平叛。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大小和卓兵败逃亡。1759年夏天,大小和卓带着妻孥旧仆三四百人逃奔今阿富汗东部的巴达克。

清军派人与巴达克当地部族交涉。后来,大、小和卓被巴达克山部首领素勒坦沙执杀,把尸首送交清朝。于是,大小和卓的叛乱被平定。

相关参考

清朝时期大小和卓叛乱的竟成就了康乾盛世?

大小和卓叛乱指的是清朝时期新疆的两位领袖带领自己的军队反抗清朝的一次叛乱,之所以发挥谁生这样的叛乱,与清朝对大小和卓的过于放松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大小和卓叛乱的经过是怎样的呢?其实小和卓叛乱的想法在很早

历史军事 清代的大小和卓叛乱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小和卓叛乱详细解析

清朝的乾隆皇帝称自己为十全老人,我们也得承认在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中,乾隆确实是一位有一定功绩的君主。在他统治的那个时期,伊斯兰教已经在新疆等地拥有了众多信徒,在清代这些人被称作“缠回”。乾隆其中的一项

清朝 大小和卓木之乱

大小和卓木之乱清朝平定准噶尔叛乱时,原来被准部俘虏的维吾尔族各城首领大、小和卓木(博罗尼都与霍集占)乘机逃回老家。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他们为恢复往日的统治,纠集维族各城上层分子发动叛乱。次年清

历史人物 大小和卓木什么族_大小和卓的区别_大小和卓叛乱

本名:小和卓别称:小和卓木所处时代:乾隆民族族群:维吾尔出生地:新疆去世时间:1759性别:男小和卓——新疆分裂势力的叛乱者  霍集占(?一1759)的俗称。新疆喀什噶尔人,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玛罕木特

历史人物 大和卓和小和卓的关系 大小和卓是什么人 大小和卓是谁

中文名:大和卓出生日期:不详逝世日期:1759www.cha138.com主要成就:历史人物  波罗尼都(?一1759)的俗称。(和卓为波斯语的汉语音译,意为“圣裔”,专指伊斯兰教创始者穆罕默德的子孙

乾隆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

 巩固中华西北疆域:乾隆平定新疆大小和卓叛乱  白山黑山两派之争  “和卓”是波斯语的译音,原意是“圣裔”,后来对伊斯兰教学者和大阿訇均尊称为

历史人物 额敏和卓后代 额敏和卓的族谱 额敏和卓家族

本名:额敏和卓所处时代:清朝民族族群:维吾尔族出生地:新疆吐鲁番出生时间:1694年去世时间:1777年主要成就:随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归顺清廷  17世纪,准噶尔贵族逐步统一卫拉特各部,盘踞天山

历史军事 什么是清朝统一战争

清朝统一战争指的是从清顺治元年(1644年)的清军入关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这数十年间统一中国的战争,主要包括清军攻灭大顺和大西农民军和南明军,还有平定三藩势力和西北叛乱等。顺治

不占优势

一、清朝与阿富汗的早期接触:相遇于帕米尔高原的两大帝国乾隆二十四年,正当清朝经过长期战争,终于消灭准噶尔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统一天山南北两路,再一次将中原王朝的疆域延伸至帕米尔高原之际,中亚西部的政

准噶尔部是否被清朝灭族

准噶尔部在噶尔丹策零去世以后内乱迭起,又历三世而终,这成为乾隆皇帝「”十全老人”的三大功劳(收复准噶尔部、平阿睦尔撒纳之叛、平大小和卓叛乱),应该说这几份功劳很硬气,把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故土新归),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