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陵墓为何千年不长一根草 不落一只鸟

Posted 陵墓

篇首语:不经过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神秘陵墓为何千年不长一根草 不落一只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神秘陵墓为何千年不长一根草 不落一只鸟

千年的兴衰,让中国有很多的王朝,也因为国家疆域辽阔,所以不仅在富饶的东南有过国家,在身处内陆的西北同样有着一个已经作古的王朝。在今天的银川市郊,驱车一路向西三十公里,大约一个小时以后就能见到巍巍然矗立在天穹之下的西夏王陵(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

千年的风霜雨雪让贺兰山常年白头,山麓下面便是西夏国皇室陵墓。因为有着西夏国的名头,这里常年吸引着来自全中国各地的学者和游客。人们不远万里来到王陵下面,就是为了瞻仰这东方的金字塔。可以说,只要来过西夏王陵的游客绝不会遗憾而归,因为在这里所能见到的景色绝对足够震撼。高远的穹顶,澄澈的蓝天,带着凉爽而干燥的信风,巍峨岿然的贺兰山、沉没肃穆的西夏王陵,单单是这些意象的堆砌就足以让人感受到那西北边陲所特有的别样风光。

因为倏忽而逝,很多人对西夏国的印象不是很深刻,最多不过是因为名将狄青的青史留名而记住了其开国皇帝李元昊。但是,西夏国虽然国祚不长,却真真实实有着让人永远难以忘却的地方。西夏地处西北边疆,建国伊始就定都兴庆府,在河套平原称雄百年,在当时与辽国一起成为了让宋人胆战心惊的游牧政权。

西夏国不仅仅是一个游牧政权,因为这个国家有着完备的政治制度和文字法律,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的北方政权中都能算是寥寥无几。之所以说是声名显赫,不仅仅因为西夏地处西北,国力强劲,同时也因为西夏虽然接受了汉族文化的熏陶,却没有严重汉化,其文化始终保持着特立独行的文化性格。正是因为这样,中国现代的学者们一时之间也难以解读其所遗留下来的文化密码。

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祭祀和战争。而一个皇帝,生前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为帝国选择合适的接班人,以及为自己修建陵寝。虽然历代皇帝都拿君权神授,以及天子的名头来驯服普通百姓,他们无一不行寿延千年。但是,皇帝也不过是被权力和富贵所包装起来的普通人,还是要面对死亡的。西夏国的皇帝自然也没有长生不老的本事,所以他也为自己修建了陵墓。

这个陵墓有着其特殊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的外貌非常独特,从外形来看完全不像是中国所能拥有的文化遗留。在巨达四十万平方公里的陵园内部,整整修建了八座西夏历代皇帝的陵墓,至于大大小小的陪葬陵墓则多达七十多座。这个数目和规格即使是在文化繁荣的中原地区也算得上难得一见。王陵在修建的时候尽量避免了中原文化的干扰,选择了罕见的金字塔形制作为陵寝的外形。这在中国的帝王陵墓中也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创举。

只有亲自拜谒过西夏王陵的人才能够感受到这座陵园巨大的气势以及磅礴的震撼力。八座王陵对应着天空之中星斗的位置,墓前还特地修建了巨大的石质雕像。虽然神道已经不见,但是从陵墓的规格和气势依旧可以想象出李元昊当年的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情。

从西周开始,中原的皇帝所推崇的都是巨大的陵墓以及气势宏大的封土堆。经过千百年的风霜以后,中原皇帝的陵墓往往已经蓊蓊郁郁,一片苍翠欲滴的样子。建起封土堆,竖起柏树,这是中国最传统的墓葬方式,别说士大夫,就连普通的升斗百姓死后也是如此做法。

但是西夏国却完全不同,他们的陵墓虽然同样气势宏大,有着天子的气象,能够彰显祖先的功绩,可是这个陵墓的封土堆却丝毫没有生机。别说是树木,就连鸟雀都不肯在上面停留,远望过去,你可以看到光秃秃的陵墓寸草不生,森然矗立在天穹之下显得那么庄重,却又那么奇怪。每一个到此游览的人恐怕都会从内心深处升起一股疑问,为什么西夏王的墓葬不会长草呢?

这个答案的确切解释并没有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史书当中,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轻易找到问题的答案,说不定西夏国中有过记载,但是因为西夏文字早已失传,我们也无法解开这个谜团,只能让相关的专家来为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

其实西夏王陵在建设的时候依旧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只是雄心万丈的李元昊在主墓的营建上没有选择汉人的墓穴营建方式而已。据说,在李元昊陵寝刚刚完成的时候,整个陵园绝对是富丽堂皇,极尽奢华之能事。中原王朝皇陵所具备的一应物件,西夏王陵之中都能找寻的到,而且往往更加华丽。而且陵园之中还有专门为拜谒祖先所修建的大殿,只是今天已经被千年风霜所侵蚀,消失于无形之中了。

因为中国的文化非常渊博,所以西夏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的陵墓整体布局就是采用了中国古代九宫八卦的特殊方式来布局,或许是在这个地方上自愧不如,西夏人也没有任何的更改,直接就引用了过来。

亭、阙、像没有一个落下的。而且,西夏王陵背靠荷兰山,足以抵挡从山那头所吹过来的风雪。地势的优势让西夏皇室根本不用担心黄沙隔壁造成的影响。据说当年李元昊本人对于党项人汉化的问题十分恼火,他父亲李明德活着的时候,元昊就曾经对父亲说过汉化的危险。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西夏王陵的陵墓样式是李元昊特意避开了中原格局所塑造的。而王陵不生草,不长树,甚至连鸟儿都不肯落下的情况更是皇帝本人的杰作。

在中原,始终有一种落草为寇的说法,成王败寇,失败者往往最忌讳这个草寇的说法。李元昊虽然建立了西夏国,可是他在人生的后期始终没有实现自己的报复,甚至一度遭到了挫折,最终不得不向宋朝与辽国虚与委蛇,称臣俯首。虽然李元昊这样的做法不过是为了麻痹大宋,顺便榨取大宋的岁币而已,但是这位盖世枭雄的雄心依旧没有办法忍受这样的耻辱。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在他的授意之下,西夏的皇陵没有一个生长草木。

因为具体怎样实施的过程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只能大胆猜测。因为大家都知道,种子经过蒸煮之后就失去了发芽的功能。所以有可能李元昊的陵墓上面的封土是经过了工匠们的特殊处理——“蒸熏”的。因为蒸熏能够去除土壤之中的肥力,让草种没有发芽的土壤,自然也就不可能发芽了。

但是这个答案没有办法完美解释,因为虽然蒸熏能够去除土壤中的肥力,可是毕竟陵墓是暴露在狂野之中的,雨水的冲刷和自然地风力搬运,总会将草籽和浮土送到陵墓上面。这些泥土和草籽自然是没有经过特殊处理的,应该向来是能够发芽的。如此一来,蒸熏的办法就没有办法解释了。

其实生活在关中地带的人恐怕有过一种特殊的生活经历。那就是村庄之中有些小路是永远不会生草的。这种路很多是秦始皇时代修建的驰道的遗迹,千年以来,其实秦始皇虽然已经辞世,他所遗留的工程却全部都留存了下来。驰道就是其中之一,当年的驰道修建,动用了巨多民夫,他们将整个道路夯实,每一条道路几乎完全是用人力所修筑的。

所以直到今天仍旧没有也不能生草,即使是废弃无人的驰道也是这样,就算是铲掉一层,也不过得到蹚土,根本没有生草的可能。或许,李元昊的陵墓也是用这种劳民伤财的方式所修建的。毕竟作为游牧民族,他们完全不用使用党项人来修建陵墓,需要民夫,只要从大宋劫掠百姓就可以。

按理说,即使不生草木,也应该有被大风所刮来的枯枝败叶,鸟儿们也应该在此停留才对。毕竟这样巨大的土堆是一个非常天然的筑巢地,在这个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建巢,丝毫不必担心大风的困扰,可是现实却截然不同,在西夏王的陵墓之中,不仅完全没有草木,连鸟儿都不肯停留。这又和中原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中国,往往陵墓前的柏树上会有鸟儿筑巢觅食,而且人们也不会驱逐这些鸟儿。毕竟中国人的文化本身就很温和,丝毫没有戾气。所以对于天地万物都是一种包容的方式。西夏人则不同,生活在草原上,他们必须要和天地万物争夺,和牛羊骡马争夺水源,和凶猛的野兽争夺食物,这直接影响了他们的民族性格,也造就了他们的剽悍勇猛,大宋就是因为他们的这种凶悍而节节败退。体现在陵墓上,他们也丝毫不愿意死后有鸟兽来打扰自己宁静的生活。

相关参考

观禾解析 一只鸟6000万,他画的究竟是什么鸟

​八大山人是谁?首先,八大山人不是八个人,而是一个人的别号。传说中的八大山人,其实是明末清初的一个艺术家,真实的名字叫朱耷,他还有个大的吓死人的背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的第十代孙。就是下面

武则天梦见一只鸟,她问狄仁杰是何意思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武则天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武则天,14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26岁时唐太宗驾崩,入长安感业寺为尼;28岁时再次入宫,与李治复合;29岁时被拜为二品昭仪;50岁时

唐代著名落榜牛人,用一首诗一只鸟,道出 ”说话留三分”的道理

在文坛有一类特殊的文人,叫落榜生。有一种悲情叫「”我的好朋友是状元,而我却连进士都不是”,这说的是孟浩然,毕竟好友30出头就做了状元,而他却一生布衣;有一种痛苦叫「”我去赶考那年,一个都没中”,这说的

太子射死一只鸟,皇帝闻之大怒,立即命人把太子处死

魏蜀吴三国时期,司马懿后人司马炎灭掉吴国,建立西晋,东汉末年数十年乱世终于结束,三国重归一统。司马炎也就是西晋的开国皇帝,成为天下之主。中原地区打的正热闹的时候,在遥远的北方塞外,还存在着众多游牧部族

神秘南方千年铜鼓再 ”敲响”

首发:5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董振国、黄耀滕红水河流域发现的一只铜鼓,鼓面虽被磨损,字迹仍清晰可见,已经历20代人传承,现藏在广西东兰铜鼓民间收藏馆。 新华社记者张爱林

揭秘秦始皇陵墓竟然是全球千年古墓鼻祖?

秦始皇陵墓竟是全球千年古墓鼻祖?近年来在全球出土了众多的神秘古墓,令人没想到的是秦始皇陵竟然是千年古墓的鼻祖,是全球千年古墓中最古老的千年古墓,秦始皇地宫十分的豪华,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为何一根绳子可以凭空升到天上

为何一根绳子可以凭空升到天上?印度通天绳究竟是什么原理?今天我们给大家说一个比较神奇的,魔术也好现象也好,总之非常神奇。至今这种神秘的现象,还没有一个完全合理的解释。为何一根绳子可以凭空升到天上?印度

千年帝王陵墓被打开,墓室上刻有8个字,专家看后欲哭无泪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南京江宁地界的一个叫祖唐的小村庄里,一个放羊的小孩,发现一只小羊不见啦,就四处寻找,突然听到在一个深洞里有羊的叫声,他哪里知道其实这是一个盗洞,就钻了进去,羊救出来了,还顺道带出了

秦始皇陵墓遗留的历史谜案

一、巨大陵寝神秘莫测千百年来围绕着秦陵地宫引发了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曾以30万人盗掘秦陵。在挖掘过程中,突然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这只神奇的飞雁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

武则天的陵墓,为何千年无人能盗

导读:古人去世后,会将巨额的陪葬品带入墓中,这也催生了一个令人不齿的行业,那就是盗墓。千百年来,盗墓者层出不穷,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国枭雄曹操。曹操为了养活自己的军队,专门组建了一个“正规”的盗墓机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