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自愿殉葬的妃子是谁

Posted 太后

篇首语: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自愿殉葬的妃子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自愿殉葬的妃子是谁

顺治在董鄂妃去世后的那年冬天染上了天花,没过多久就不治身亡。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在顺治的弥留之际,大学士王熙奉命赶到皇帝病榻旁撰写遗诏。王熙在自撰的《年谱》中说,自己为顺治写的遗诏都经过了皇帝的认可,“凡三次进览,三蒙钦定,日入时始完”。当晚,顺治即驾崩归西。王熙在官方的遗诏公布后,便将当时所有和遗诏有关的东西全部付之一炬,此后对遗诏一事便一直保持沉默,再无片言只语。很奇怪的是,在这份遗诏中有这么一句,“端敬皇后(董鄂妃)于皇太后恪尽孝道,辅佐朕躬,内政聿修。朕仰奉慈纶,追念贤淑,丧祭典礼,过从优厚,未能以礼止情,诸事窬溃不经,朕之罪一也”。

“未能以礼止情”,这句话虽然说得很委婉,但无疑是对董鄂妃间接的谴责。王照声称自己写的遗诏已经经过顺治的同意,但以顺治的个性,他应该不会在临终前有如此对董鄂妃不利的话语,这是对他们爱情的否定。那遗诏是怎么变成了罪己诏的呢?从顺治死亡到公布遗诏中间有四个时辰(古代一时辰等于现在两小时),清史专家孟森先生推测“其间必有太后及诸王斟酌改定之情事”,而把对董鄂妃的葬礼逾度写进遗诏,显然有有意而为之,估计是反映了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怨恨。事实上,孝庄太后从一开始就对顺治和董鄂妃的结合并不满意,而顺治的早死,很自然的归结于董鄂妃的原因。孝庄太后在丧子之余,其脑海里浮现的想必是对“红颜祸水”的一腔怒火罢!

正如《红楼梦》的元春一样,每一个后妃的后面都关系着其外戚家族的命运。孝庄太后的愤怒使得另一个女人,贞妃董鄂氏(董鄂妃的堂妹),感到了来自内心的极大恐惧。为了浇灭孝庄太后的怒火,保全自己的家族,贞妃毅然决定牺牲自己为顺治殉葬,以换取孝庄太后对董鄂妃家族的宽恕。是年,贞妃才刚二十出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失去了自己的姐姐和丈夫。更可悲的是,贞妃从来就没有像堂姐一样获得过顺治的爱情和所赋予的显赫地位,但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她却要为顺治和董鄂妃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情付出代价,做他们爱情的殉葬品。贞妃的死亡,历史上只把它叫做“从殉”,中国历史一种极为丑陋的古老制度。

从殉的贞妃,后来被康熙追封为皇考贞妃,埋葬在孝陵东边的妃嫔陵寝里。后来康熙为嫡母营建孝东陵地宫的时候,在地宫中与顺治合葬的只有董鄂妃和康熙的嫡母孝康章皇后。为先帝殉葬的贞妃死后依旧备受冷落,名分及合葬的哀荣都于她无关--她只不过是葬在孝东陵的众多嫔妃之一,仅此而已。值得一提的是,董鄂妃和顺治骨灰所放的地宫是清东陵中惟一没有被盗过的,这让多情的天子和他的爱人得到了长久的安宁。由于顺治得天花暴死,惊恐之余的皇族后来选中了皇三子玄烨作为王位继承人,因为他已经生过天花并且死里逃生,这就是后来的康熙。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下诏禁止殉死的行为。从此以后,“从殉”便在中国的历史上消失了。

相关参考

朱元璋死前下令38位后妃殉葬,有一位妃子逃过一劫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元璋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400多位皇帝,不管明君还是昏君,一生中都曾有功与过。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

古代妃嫔殉葬的三种方法 最后一种竟能永葆容颜

殉葬制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商周时期这种制度非常鼎盛,但是自从秦朝以后这种制度就被殉葬品代替了,不过历史上也有几位皇帝使用人殉葬,而这些殉葬的人大多都是妃子,比如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后,就让

乾隆有多少妃子 乾隆第一位妃子是谁

乾隆一生中共纳了41位妃嫔1727年他和第一位妃子成婚到他1735年登基前又纳了7位妃嫔。1777年她纳了最后两位妃嫔。在这么多妃嫔中乾隆唯独钟情的只有一个人。她就是皇后富察氏。乾隆和富察氏大婚之时弘

乾隆有多少妃子 乾隆第一位妃子是谁

乾隆一生中共纳了41位妃嫔1727年他和第一位妃子成婚到他1735年登基前又纳了7位妃嫔。1777年她纳了最后两位妃嫔。在这么多妃嫔中乾隆唯独钟情的只有一个人。她就是皇后富察氏。乾隆和富察氏大婚之时弘

古代妃子陪葬帝王的死亡方式有哪些 最后一种在人活着的时候实施的

对古代妃子殉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殉葬在古代的时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入葬方式,能够享受这种方式的一般都是帝王或者是地位非常告的人,在皇帝死后,妃子也会被陪葬,不过人殉的昂是

清朝后宫唯一一位新疆妃子是谁

清史上唯一一位新疆妃子是谁?清朝选择制度相当严格,尤其是对皇后更是非常谨慎。因为皇后代表母仪天下。岂能有闪失?但选妃的标准和资格也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例如,不能选汉妃,或者普通女子为妃。选妃的制度即流程

揭秘古代妃子殉葬之谜 妃子死后的双腿为何都是分开的

对陪葬嫔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是有殉葬制度的,人们会把死者生前的一些物品和死者一起埋葬,以求跟随死者来到另一个世界。到了奴隶社会,出现了用活人殉葬,又

古代妃子殉葬的时候 是活埋还是先杀后埋

殉葬尤其是人殉这种制度,一直以来都是非常没有人性的一种制度,原本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已经逐渐消失了,兵马俑就是以陶俑代替人进行殉葬的。但是在明朝时期,从朱元璋开始,又重新流行起了人殉的制度,他就要求他的妃

揭秘古代处死殉葬者的手段为何如此残忍?

可以说,人殉是野蛮的。但在许多情况下,有些人并非被动殉葬,而是主动自杀从死。如为努尔哈赤生殉的四位宫女,就是自愿从死,而不像大妃阿巴亥那样是被逼的。在早期能为尊者殉葬是一种待遇和荣耀,所以主动殉葬结束

朱元璋本来让所有妃子殉葬,因3岁女孩一句话,临终前放过一人

从礼记中\'\'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就知道了中国的殉葬轨制是良久远的。这种残暴的殉葬模式到秦汉时期起头有所节制,情形也对照好了。只是跟着朝代的更替,这种情形反而在朱元璋时期又从新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