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相辈出的北宋,为什么积贫积弱,一直被欺负
Posted 宰相
篇首语:也许就是那么一颗不甘服输的心带着我奋斗下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名相辈出的北宋,为什么积贫积弱,一直被欺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名相辈出的北宋,为什么积贫积弱,一直被欺负
北宋王朝一个得意形象,号称“北宋多名相”。
在历代都压力山大,“名相”更十分稀少的宰相岗位上,北宋王朝的的“名相”,常见一抓一大把。相关的光辉事迹,甚至各位“名相”们的诗词佳作,全是流传千年。堪称群星灿烂。
但更尴尬的事实是:拥有强大“名相”团队,恨不得隔几年就冒出个“名相”的北宋王朝,为何非但没有富国强兵,相反越活越抽,最后活活在金国铁蹄下,悲惨断送了半壁江山呢?
其实,只要看看北宋“名相”们下面这些奇葩事,这其中的毛病,真心不难找。
一:“名相”争老婆,引发大丑闻
宋真宗年间,已故北宋宰相薛居正的儿媳柴氏携家产改嫁,谁知喜事还没办,就被争家产的薛家儿孙们告上衙门。正当汴京百姓们精神抖擞,齐齐围观薛宰相家的财产纠纷时,公堂上的柴氏,却又脱口爆出惊人猛料:薛家儿孙们跟我争财产,那是背后有人指使。幕后的黑手,竟是当朝宰相向敏中。
向敏中,宋真宗时代赫赫有名的“名相”,如此重量级人物,怎会掺和这种事?
柴氏接下来的爆料,更把围观群众雷晕:原来多年以来,大宋宰相向敏中,一直对柴氏仰慕有加,却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一次次卖力追求,都被柴氏婉拒。眼看着心爱的柴氏,就要风风光光改嫁他人,这才因恨生恨,唆使薛家儿孙们大闹一场。
如此轰动汴京的爱情狗血剧,把宋真宗也给惊坏,立刻气呼呼质问向敏中。但向敏中牙关紧咬,硬说自己对已故妻子一往情深,从没想过再娶他人。但宋真宗的调查结果,却是啪啪打脸:向敏中不但瞒着宋真宗,早和另一位女子订了婚。而且还与正跟柴氏狠打官司的薛家,有“违法收当宅地”的勾当。
“欺君”加“违法”全败露的向敏中,这下闹得灰头土脸,捂着脸罢了官。
一桩八卦纠纷,竟叫大宋的“名相”,如此禁不住查。北宋的吏治状况,自然可想而知。
二:退休老臣吃穷国家
北宋开国时,每年财政收入不过两千万钱,却尚能灭北汉拼辽国。宋仁宗年间时,北宋每年收入早已破亿钱,边防也多年承平,财政却越过越穷,国库年年空空如也。
关键一条原因,就是养官太多——北宋开国时,全国官员不过万,北宋中期时,举国官员近三万。全要国家养。
其实都说北宋官员俸禄高,但基层的官员,日子还是比较清苦。俸禄高得没边的,却永远都是一群不干活的人:退休的重臣们,尤其是“名相”们。
以北宋的“恩荫”制度,宰相级别的高官退休,不但个人依然享受优厚的宰相级别俸禄,其亲戚子弟甚至学生,都可以跟着升官发财。宋真宗年间宰相王旦去世,跟着连带升官的门生亲眷,竟有近二十人。
从此以后,这“退一个养一群”的坑爹工资制度,就成了北宋的传统。发展到宋神宗年间时,单是汴京城里,啥事不干却享受朝廷厚养的高官,就已有数百人之多。“富宋”的财政收入,基本用来填这坑。
填到北宋亡国前夜的宋徽宗年间,这“坑”更是越发填不满。照着北宋淮南转运使张根的叫苦说:淮南每年上交朝廷的三亿文财政,居然连养活洛阳城的那些退休老臣都不够。背着这么多“名臣”负担的北宋,半壁山河沦陷,自然毫无悬念。
换句话说,北宋就是被那么多白吃国家财政的人,活活吃到死的。
三:靠“气节”来博出位
宋朝“名臣”们的一大美德,就是气节刚正,各种直言进谏的慷慨场面,千年来一直被当做美谈。
但宋代同样也少不了另一类“戏精”,比如宋仁宗年间的名相夏竦。
这位夏竦大人,早在宋真宗年间,就以气节出名。当时宋真宗沉迷修道,夏竦愤然站出来大骂,连迎合宋真宗的宰相丁谓,都被他骂的狗血淋头,俨然一副正人君子派头。
可当宋真宗连连表扬夏竦的骨气,并把夏竦提拔成“玉清昭应宫判官”后。一身正气的夏竦,这下骤然变脸,玩命为宋真宗的“修道大业”奔忙。还喜滋滋的当着群臣的面,给宋真宗瞎掰“神仙下凡”的盛况。前后反差如此鲜明,直叫大家辣眼睛。
当然夏竦能称为“名臣”,也不止是这博出位的本事,从宋真宗到宋仁宗的宦海生涯里,他的建树也一直不少。但对夏竦赏识有加的宋仁宗,却把防御西夏的重任也交给了他。军事才能为零且喜好瞎指挥的夏竦,这下被西夏花样吊打,活活上演了好水川惨败。再有气节,打仗这技术活也是不灵。
但别看夏竦打仗不灵,后来宋仁宗推行“庆历新政”,重用范仲淹等名臣,眼睛喷火的夏竦,愤然编出了“范仲淹要拥立新帝”的谣言,并迅速流传京城。害得正为大宋呕心沥血的范仲淹,黯然贬官而去。如此“谋略”要用在战场上,也不会被西夏打这么惨。
北宋一百年来,除了少数实干家外,绝大多数的北宋“名相”们,心思都用在了与夏竦类似方向。如此大宋,怎能不衰?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中北宋长期重文轻武,而当时周边的国家都是兵强马壮的战斗民族,北边是金和辽,西边则是西夏,海外还有高丽和东瀛,因此北宋当时一直被人欺负不是没有理由。不过北宋虽然弱,但也比南宋强上不少,但北宋被金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葩王朝,他富足发达,但又积贫积弱。终北宋一朝再对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时总是胜少败多甚至于到最后被金国所灭。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北宋为什么会在如此富足和先进的情况下,最后却在对落后野蛮人
宋朝并非一直被欺负,这位皇帝御驾亲征打败契丹,还让经济腾飞?
宋朝并非一直被欺负,这位皇帝御驾亲征打败契丹,还让经济腾飞?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颇为特殊的朝代,因为这个王朝尚文轻武,所以世人对于这个朝代的印象就是软弱无能,其皇帝
中国历史中北宋长期重文轻武,而当时周边的国家都是兵强马壮的战斗民族,北边是金和辽,西边则是西夏,海外还有高丽和东瀛,因此北宋当时一直被人欺负不是没有理由。不过北宋虽然弱,但也比南宋强上不少,但北宋被金
关于北宋各种争议不断,“积贫积弱”也好,商品经济发达也罢,没有一个人可以“罢黜百家”成一家之言。但是,北宋在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战屡败是不能否认的事实。关于北宋耻辱的战争记录,我们可以找出各种各样
北宋最具争议的宰相,宋朝老百姓认为是奸臣,如今却评为千古名相
纵观北宋一朝所有宰相中,可能没有谁像王安石这样备受争议了。如果把王安石评价根据时间段来划分,从宋朝到近代一直以贬低为主,尤其是宋朝人更是称他是奸臣,但如今人们却称他是「”千古名相”。这里面究竟有何深层
王曾是北宋名相,同时也是当时著名的状元宰相。这位爷,是乡试第一、会试第一、廷试第一,连中三元的牛人。 王曾为“开闽三王”王审的子弟,算是名门之后。他八岁的时候失去双亲,被叔父王宗元收养,此后迁居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认为南宋从立国之日起,就存在着从北宋“娘肚子”里带来的老毛病——积贫积弱。以积贫而言,南宋赋税剥削苛重,军费支出庞大,财政困难重重,滥发纸币又造成物价飞涨,生民重困;以积弱而言,
中国一直是发达国家,积累了2100年财富,为何近代却积贫积弱
至少从秦朝开始,中国就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汉朝开通的丝绸之路和古老存在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此后2100多年中,几乎一直让中国都是贸易顺差,犹如抽水机一般,抽取欧亚非的大量财富。尽管古代战乱频繁,但财
中国一直是发达国家,积累了2100年财富,为何近代却积贫积弱
至少从秦朝开始,中国就是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汉朝开通的丝绸之路和古老存在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此后2100多年中,几乎一直让中国都是贸易顺差,犹如抽水机一般,抽取欧亚非的大量财富。尽管古代战乱频繁,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