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坚忍不拔和足智多谋 南国“苏武”郝经

Posted 苏武

篇首语: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堪称坚忍不拔和足智多谋 南国“苏武”郝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堪称坚忍不拔和足智多谋 南国“苏武”郝经

2、被南宋扣押16年不变节 他是元朝版苏武

堪称坚忍不拔和足智多谋 南国“苏武”郝经

中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极为博大精深的国家,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朝代的更迭,纵观中国各朝代,文化发展最为快速的当属中国唐朝、宋朝两个朝代,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无数的文人政客,他们不但在诗词上佳作如林,更是在政治上大有建树。虽然唐、宋两朝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但在元朝也有着不少的著名文人,大儒学者郝经便是其中的一位。那么郝经是谁,他有何特别之处,他的一生经历又是怎样的?

郝经出生于公元1223年,祖籍是如今的山西省,出生地却是如今的河南许昌。郝经出生于名门望族,祖上世代为儒,学识不凡,其祖先就是一知名儒生,其祖父郝天挺也同样如此,并且因学识不凡从事教学工作而闻名于地方。出生于如此书香世家,郝经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养成了极好的学习习惯。

郝经出生之时正赶上乱世,金末时期到处兵荒马乱,郝经父亲为了养活一家六口只得四处奔波,郝经为报答父亲只能更努力的读书,由于其天资聪颖,后天学习又极为刻苦,其学问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久之后便被蒙古元帅张柔等看中,成为元帅府内的专职教师,郝经在教学之余,更是潜心研究学问,写下了许多的有名作品,如《春秋外传》、《周易外传》等,均收录于《陵川集》内。

郝经不仅是一名儒生,也是一名政客,受忽必烈器重成为抚副使。公元1275年,郝经病逝,享年五十二岁。

郝经的故事

在我国的汉朝时期,有一名大丈夫用他的睿智名垂千古,这个人便是苏武。在苏武的身上,有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在面对凶残的匈奴时,他宁死不屈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对大汉朝的忠诚,在面对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时,他不轻言放弃,此志不渝,令人赞叹,可以说,苏武是汉朝时期的真英雄豪杰。郝经,元朝初期的著名学者,他的一生曲折离奇,被后世冠以南国苏武的称号,直到如今,中国国内仍然流传着许多关于郝经的故事,那么郝经的故事都有哪些,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出郝经具有哪些高尚的品德?

郝经在顺天府贾副元帅教书之时,有一位道士向郝经倾诉了家乡百姓的凄惨之状,由于蒙古官僚不受管制,四处横行霸道造成了一场场悲剧的上演。当郝经听了道士的讲述之后,奋笔写下《河东罪言》,并不顾自己的安危向忽必烈上书,所幸忽必烈是一名睿智的统治者,他不但没有怪罪郝经,并在自己继位后颁发政令,减轻税负,让百姓们休养生息。从这个故事之中,可以看出郝经心系天下百姓的高贵品质。

郝经在入仕之后,作为使者出使宋朝,但却被宋朝权臣贾似道私下关押了近十六年,一开始元朝还寻访郝经的下落,但几经无果后选择放弃,为了自救,郝经效仿汉朝苏武,利用大雁传书,最终获救,从这个故事之中,可以看出郝经性格中的坚忍不拔和足智多谋。

郝经的思想

作为南宋末期、元朝初期的著名思想家、儒学大师以及政治家,郝经曾数度向元朝统治者忽必烈上书进言,大大减轻了百姓们繁重的赋税,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在郝经的一生之中,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思想不轻易动摇,那么郝经的思想有哪些,他的思想主张中有哪些亮点,对于国家治理有着怎样的作用?

郝经一生之中,最为推崇的思想便是四海一家论,主张天下理应一统,不应存在着分崩离析的现象,反对不同族群之间的等级观念。对于“华夷之辨”的观念,郝经是极力反对的,华夷之辨思想的核心主要是用来区别华夏和蛮夷的,在这个思想之中,用礼仪、服饰等作为华夏和蛮夷的划分,符合者为华夏,不符合便是蛮夷。郝经认为这种划分显得有些过于武断,太过看重外在因素,如果一味遵循的话,社会将不能进步,国家也得不到长久的发展。

在郝经入仕之后,更是将他的思想融汇运用在治理国家之中,自从金国覆灭后,蒙古军队便想立即吞并南宋,郝经为此向忽必烈进言,讲道理摆事实,多角度全方位地向忽必烈陈述了不易立即攻宋的原因,并力劝忽必烈与其在不适宜的时间里做不适宜的事情,还不如将主要精力用于内部治理上,正好利用这一时机革除弊政,屯田垦殖,巩固内部。事实证明,郝经的进言是无比正确的,郝经的治国思想为元朝的发展乃至立国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被南宋扣押16年不变节 他是元朝版苏武

公元1260年,在漠南金莲川草原上,刚刚登上帝位的忽必烈亲自送别一支数十人组成的使团南下。率领使团的是大元朝翰林侍读学士郝经,使团的目的地是南宋的首都临安。使团出发当天,忽必烈望着郝经一行远去的背影,目光中充满期盼。郝经是他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又是南北议和的倡导者,忽必烈相信,此次议和之旅,一定会很快带回好消息。他期待着通过和南宋交好,以解决自己刚登基不久腹背受敌的困局。且此行诚意满满,忽必烈相信自己应该不会等太久。

然而,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一等,就是整整十六年。

生逢明主,入幕金莲川

郝经,字伯常,出身书香世家。因遭逢金末乱世,幼年时随家人颠沛流离,躲避兵灾。但是,即使是在这种环境下,郝经依然坚持读书,以“兴复斯文、道济天下”为己任。

郝经22岁那年,由于其品行学问早就广有盛名,得以被蒙古军中的汉军世侯张柔聘请为教书先生,在张柔家中开馆授业。别看张柔武将出身,但家中藏书却也相当丰富,郝经每天博览群书,眼界更加开阔。

在张柔家教书期间,郝经结识了当时文化届的名人元好问、理学大师赵复等人。赵复曾言:“江左为学读书如伯常者甚多,然似吾伯常挺然一气立于天地之间者,盖亦鲜矣。”称在江南地区,像郝经这样好学不倦的人不少,但能跟郝经一样带有顶天立地浩然正气的人,可能就没那么多了。

事后证明,郝经的经历也的确没有辜负赵复对他的评价。

公元1251年,蒙哥继承蒙古大汗之位后,忽必烈开府金莲川,“征天下名士而用之”,身边聚集了一批文武兼备的贤才。

蒙古入主中原,在当时的汉人看来是“异族统治”,反对声不少。但郝经身处战乱年代,深知百姓历经的痛苦,他从“拯救生民”的角度出发,反对“华夷之辨”,推崇四海一家,主张天下一统。他的信条是“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君。”这一思想,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全新的观念。

郝经据史而论:“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苟有善者,与之可也,从之可也,何有于中国、于夷?故苻秦三十年而天下称治,元魏数世而四海几乎。”他援引十六国时期统一北方建立前秦政权的氐族皇帝苻坚,以及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为例,说明只要其他民族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从民生、民利出发,就可能成为中原的正统统治者,不用纠结于“华”(指汉人)与“夷”(指少数民族)的差别。郝经认定,乱世之中谁能政通修明利国利民,就应当拥戴谁,尊谁为帝。

因此,当公元1256年,忽必烈慕名征召郝经加入幕府时,郝经欣然前往,他要用他的儒学之术教化这位蒙古显贵。当忽必烈向郝经问及治国安邦之道时,郝经援引《孟子》中提到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引导忽必烈一改蒙古贵族野蛮凶残对待被征服民族的旧俗,建议忽必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革除弊政、遵用汉法、选贤用能、创法立制、减轻赋税、屯田垦殖上,令忽必烈每次与郝经对话,都感到“喜溢不倦”。

相关参考

他是中国古代田园诗集大成者,还是个外交硬汉,堪称 ”南宋苏武”

一、蔡襄的重外孙,书香子弟范成大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著有《石湖诗集》。晚年退隐石湖,故自号石湖居士。范成大生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次年,「”

耻作北朝臣,宁作南国客,为何说越南“明乡人”是明朝遗民

作者:雷晓凡,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由地缘关系和历史文化方面的关系,中国和越南两国长期以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谓一衣带水密不可分。中越两国之间也有不少族裔是来源于彼此的流

张骞和苏武 中国大汉朝历史上的外交双子星座

...之得人,于兹为盛”。在汉武帝时代的英雄谱中,张骞和苏武的姓名位于前列,诚如班固所说:“奉使则张骞、苏武”,他们不辱使命,谱写了全新的外交诗篇。建元二年(前139),张骞受命率众100余人,出使大月氏。当时汉武帝...

张骞和苏武 中国大汉朝历史上的外交双子星座

...之得人,于兹为盛”。在汉武帝时代的英雄谱中,张骞和苏武的姓名位于前列,诚如班固所说:“奉使则张骞、苏武”,他们不辱使命,谱写了全新的外交诗篇。建元二年(前139),张骞受命率众100余人,出使大月氏。当时汉武帝...

奥巴马所说越南“独立宣言”《南国山河》真相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越南首都河内发表演讲国家人文历史·新媒体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2016年5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越南首都河内国家会议中心,发表长篇演讲,尽管没有直接点名中国,但中国再次成为主

苏武历经千辛万苦,终顶住李陵的劝降,不辱使命,光荣回归大汉

匈奴叫李陵前来劝降苏武,没料到被苏武喝斥了一顿,他彻底被震住了。过了好久,只见李陵脸上淌着泪水。他昂首向天,无比激昂地吼道:苍天!义士!李陵和卫律,他妈的是天大的浑蛋汉奸啊!李陵吼完,伏地而哭,哭得天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为什么红豆又叫相思豆

相思豆的由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

日本人普遍有一种悲剧情结

美国学者鲁恩·本尼迪克特夫人在《菊花与刀》一书中写道:“大和民族是世界上很奇异和独特的民族,他们既是顺和温良、彬彬有礼的,又是崇尚武力、坚忍不拔和具有爆发力的民族;他们一手捧着柔美秀丽的菊花,一手提着

苏武在匈奴牧羊19年,他真的娶了个匈奴美女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苏武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那么,作为大史学家的班固,为何会将李广和苏建放在一个列传里?这是因为这两位抗击匈奴所生下的子孙,却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匈奴重聚。两人皆娶了个匈奴女子

苏武牧羊的故事 苏武为什么被匈奴抓走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了匈奴,又派张骞通西域,都还顺利。匈奴逃到漠北,休息了好几年,表面上又要跟汉朝和好了。单于把被扣留的使者放了回来。汉武帝就派中郎将苏武送匈奴的使者回去。但是,苏武到了匈奴,单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