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槜李之战”和“夫椒之战”,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Posted 敌军

篇首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槜李之战”和“夫椒之战”,最大的影响是什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槜李之战”和“夫椒之战”,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春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春秋中期的晋楚相争,导致晋国联合吴国、楚国联合越国的战争策略,不仅如此,到春秋末年,这种策略的成效,便是形成了吴越争霸的局面。《左传》中记载了吴、越两国“槜李之战”和“夫椒之战”这两次战役。

《左传》云:“夏,吴伐越,始用师于越也。”

吴国出兵大举进攻越国的原因,正是越国受到楚国的扶持,曾经与楚国联兵袭击吴国。吴国也在此年正式开始对越国用兵。

晋国大夫史墨前年才刚刚预言吴国将要入郢都,这一年就又预言四十年之内,越国将占领吴国。史墨是晋人,他看出了越国的强悍隐忍和吴国的自大疲弱,并称岁星在越国,日后战场上的结果,将是“越胜吴败”。

要知道,此时吴国已经胜了楚国六次,并终于在“柏举之战”中,攻击到了楚国都城——郢。按常理来说,这个时候的吴国,在人们眼中应该是风头正劲才对,然而,史墨的眼光之长远,让人不得不怀疑他是否是穿越到春秋时期来的。

吴、越两国正式交战是在越王勾践即位时期。《左传》云:“吴伐越。越子句践御之,陈于檇李。”

吴王阖闾为了报九年前之仇——“柏举之战”越国曾侵吴,于是吴王阖闾兴兵讨伐越国。吴、越双方战于檇李。此时,勾践见到吴国军容严整,心中深觉自己难以取胜,便心生一计——组织敢死队进行攻击,但吴人仍旧不为所动。勾践一不做二不休,便命令罪犯排列成三行,持剑走到吴军阵前,相继自杀。

吴国将士感到奇怪,纷纷涌上前观看,这就导致了吴军阵容大乱。勾践一声令下,越军趁机发动突然袭击,最终吴军大败,吴王阖闾也在此战中被越国将领灵姑浮以戈击成重伤,不久便去世了。

吴国原本是能击败楚军的,谁也没有料到,曾经一鼓作气攻进楚国郢都的军队,此刻竟然败给了名不见经传的越国。如果深究吴国战败的原因,想必这正是“入郢之战”让吴国全国上下过于骄傲,于是乐极生悲的缘故。“入郢之战”,对于吴国来说,就像昙花一现,他们迅速地崛起了,也快速地消散了。

我们都知道,奇招往往是以弱胜强的方法。早在“鸡父之战”中,吴王阖闾就曾以罪犯混乱敌军阵型,再派出严整的大军攻克了敌军。而“槜李之战”中,越王勾践也用此计谋乱了敌军阵容——以罪人自尽乱阵。

《左传》云:“夫差使人立于庭,苟出入,必谓己曰:‘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则对曰:‘唯,不敢忘!’三年,乃报越。”

继位的吴王夫差,为了不让自己忘却越国杀父之仇,便派士兵站在宫殿的出入口,每日进出时就提醒自己——勿忘杀父之仇,三年皆是如此。

这一次的“槜李之战”,是吴国大规模对越国用兵的开始,越国从此成为吴国与楚国争霸后最大的后顾之忧。奇怪的是,吴王阖闾休息了九年都不能攻越,而吴王夫差只用了三年,就在“夫椒之战”中打败了越国,究其原因,正是仇恨的力量使然。

《左传》云:“吴王夫差败越于夫椒,报檇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于会稽。”

因为在“槜李之战”中吴国败于越国之手,三年后,吴王夫差成功报了杀父之仇。《左传》中只用一句话就带过了此战,而《越绝书》则较为详细地记载了此战的经过,大意是越王勾践错用了将领石买——正因为石买贪婪好利,才让伍子胥有机可乘。

一方面,伍子胥运用了奇谋,使越军南北奔波,并且日夜警惕不得安眠,越军几日之后就崩溃了。越王勾践留守会稽,见大势已去,便派大夫文种贿赂吴国太宰嚭,与吴国谈妥了之后的方案——留下越王勾践作人质。当吴王夫差准备留下勾践活口时,伍子胥言辞激烈地谏言,他举出了少康中兴的史实,劝说夫差万万不可答应越国的请求,否则“克而弗取,将又存之,违天而长寇讎”,以后必然会后悔。

根据《左传》中的记载,伍子胥不但详细地叙述了少康复国的谋略,而且明确地对比了古今形势。他极力地表达出全灭越国的影响巨大而且好处多多,遗憾的是,吴王夫差并不听劝,没能将越国一举击溃,也因此种下了日后吴国被灭的种子。

另一方面,“夫椒之战”越国虽然战败,但勾践听从了大夫文种的计策,献金、玉、宝器、美女等表明自己愿意举国从吴。秉性骄傲自大的夫差,以为越国不足为惧,便听信了越国的吹捧,并且答应了越国的请求。

《左传》中并没有叙述勾践入吴一事,但《史记》和《吴越春秋》中均有此记载。吴、越两国崛起于东南边陲,并且在春秋末期耀威于历史舞台。而从“槜李之战”和“夫椒之战”看来,此时吴国虽然表面上略胜一筹,但实际上却为自己留下了隐患。

相关参考

竟用美人计 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用的四条妙计

吴越之战,是春秋末期位于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争霸战争。自公元前51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5年,历时共35年,中经吴伐越的槜李之战、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最

竟用美人计 越王勾践打败吴国用的四条妙计

吴越之战,是春秋末期位于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争霸战争。自公元前51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5年,历时共35年,中经吴伐越的槜李之战、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最

春秋战国 夫椒之战

夫椒之战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兴兵伐越,与越军战于夫椒(今浙江绍兴),越军大败,越王勾践只剩甲士五千,退守会稽。为避免亡国之祸,勾践被迫向吴请和,表示臣服。

夫椒之战(春秋时期)

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在吴楚争霸期间,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大败越军的一场战争。这年,越王勾践闻吴王夫差为报父仇,正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越,遂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

历史军事 哪次战役使得勾践的越国被吴国近乎灭亡

夫椒之战当然发生在夫椒,其实夫椒是山名,而且是两座小山的山名,一个叫夫山,一个叫椒山,夫山现在名拖山,椒山据说是今天的马山,夫椒山是两座小山的合称。春秋时期的“夫椒山”位于太湖之中,严格说是两个四边不

历史人物 夫差简介

夫差  中文名称:夫差  又  名:吴王夫差  性  别:男  所属年代:春秋战国时代  生卒年:?—473  相关事件:夫椒之战越人灭吴黄池之会  相关人物:伍子胥勾践阖闾www.cha138.co

历史人物 蔡昭侯为什么会被大臣射死

伐陈之战的第二年(前493年),夫差又打上了蔡国的主意大家记得,夫椒之战之前,楚国曾侵占蔡国国都,并将蔡人迁到长江和汝水间。伐越胜利后,吴王夫差就和蔡昭侯谋划,希望能把蔡国迁到州来(今安徽凤台),永远

春秋战国 越国在吴越争霸中反败为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夫差(约前528年—前473年),姬姓,吴氏,春秋时期吴国末代国君,阖闾之子,前495年─前473年在位。前494年于夫椒之战大败越国,攻破越都(今浙江绍兴),使越屈服。此后,又于艾陵之战打败齐国,全

历史人物 吴王阖闾主要的功绩 吴王阖闾历史评价

阖闾为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是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吴王夫差的父亲。他于公元前514年登基为王,公元前496年,阖闾在槜李之战中被斩落脚趾重伤而死。吴王阖闾>吴王阖闾主要的功绩>阖闾当上吴王之后,为了巩

对中国历史影响最大的人物说出来十个

中国历史的脉络,大概是最早由天子和分封贵族共治天下。之后是天子和地主共治。现在是中央和资本家共治。这三个统治方式决定了中国历史,因此影响最大的人物也就是决定这三种统治方式的人物。别的改朝换代或者技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