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鼎而亡的秦武王野心有多大?差点提前一百年成为秦始皇
Posted 王室
篇首语:阅读永远是获取知识面最为廉价的方法,没有之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举鼎而亡的秦武王野心有多大?差点提前一百年成为秦始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举鼎而亡的秦武王野心有多大?差点提前一百年成为秦始皇
举鼎而亡的秦武王野心有多大?差点提前一百年成为秦始皇 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恵文王执政时(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在位),任用张仪为相,连横破坏各国的合纵抗秦活动。
并且,张仪还最早地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称霸策略,即秦国先夺取宜阳,逼近周王室边境,然后趁机控制周天子,握国之重器九鼎在手,然后号令各国诸侯,以成就霸业。
只是,当时的秦国国力还不够强大,秦恵文王采取了司马错先灭蜀的策略,而把张仪这一建议放置到了一边。
公元前311年,秦恵文王去世,太子荡继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武王。
秦武王登基时,蜀国已灭,秦国国内安定富足,国力蒸蒸日上,秦武王的野心也就膨胀起来,他年纪轻轻(即位时的秦武王年仅18岁)就已经不满足做各诸侯国的盟主,而是向往着周天子的宝座。
于是,秦武王就公开宣言:“寡人欲容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史记·秦本纪》)
秦武王说的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说:假如让我的车子到三川(在黄河及伊、洛水之间,韩国有三川郡,当时的周王室也在此地),让我亲眼看看周王室的详情,我即使死了也不遗憾!
秦武王这段话就等于是向外界发出了宣言:我要取代周王室,自己做天子!
然而,秦武王要想“窥周室”,问鼎中原,必须经过韩国重要的战略之地——宜阳(今河南洛阳市西)。
公元前308年,经过一番战争动员后,秦武王派左丞相甘茂率五万精兵进攻宜阳。经过五个多月的围困,宜阳最终被攻克,韩国也损兵折将七万多人,元气大伤后只好向秦国求和。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亲自率领精兵直奔洛邑,实力早已衰微的周王室当然不是秦国虎狼之师的对手,只好打开城门迎接秦武王。
秦武王进城后,直奔周室太庙,因为他梦寐以求的九鼎就在那里放着。传说,秦武王在当太子时,就曾经问过他的老师:“九鼎有多重?”
此时,亲眼见到九鼎的秦武王,忍不住要亲自伸手举一下九鼎,看看九鼎有多重,九鼎之一的“龙文赤鼎”确实被秦武王举了起来,结果秦武王没拿稳,身体失去平衡后,被九鼎砸断胫骨,失血过多,当晚就去世了。
秦武王18岁继位,只短短地在位了4年,年仅22岁就因举鼎而亡了,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个令人无语的结局。但是,秦武王在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上,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一、秦武王向秦国人民发出了总动员令:明确地把消灭各诸侯国、吞并天下的统一大业提上了秦国的议事日程,给他身后的继承者们提出了“当天子”的目标。
二、因为秦武王的雄心壮志,秦国军队再一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加强。秦国的无敌军团再次呼之欲出,在这种形势下,使几年后的秦国军队中出现了一位战神——白起。
三、自秦武王开始,中国历史上真正创立了丞相制度。
四、宜阳的攻取和永久占领,揭开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序幕。
秦武王年轻锋锐,重武好战,如果不是因为他举鼎而意外受伤致死,其前途不可限量。也许,在秦武王的手中,就已经比后来的秦始皇提前一百年完成了秦国统一天下的大业!
同时,以秦始皇和秦武王二人的处世风格与个人性格来看,也许秦王朝的统治不至于转瞬而亡。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秦武王虽然拥有远大的雄心,却因举鼎而亡。
本文参考自:《霸道·大秦王朝顶级君臣的另类解读》、《中国那些事儿·春秋战国》
相关参考
大家都知道,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后来秦始皇嬴政能吞并六国,统一天下,与秦国历代先王的努力分不开。而在秦国发展的历程中,有一位国君却很奇葩,年纪轻轻却英年早逝。他不像其他君主、皇帝一样,
历史人物 秦武王嬴荡为何会举鼎而亡, 历史上的嬴荡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在电视剧《芈月传》中,巴图扮演的武王嬴荡从一登场便满满的都戏。嚣张跋扈,欺辱兄弟,有用勇无脑。以致惠文王产生废太子的念头。后来在一切没有来得及的时候文王薨,武王荡匆匆继位。后来,一意孤行,好勇斗狠而无
在很多人的眼裡,歷史知識了解過去,並沒有實際的用途,然而我們了解歷史學習的不僅僅是歷史,還有古人的節操,古人的信仰。無數人羨慕皇權富貴,但也有很多皇帝活得還不如許多平民百姓歲數長,嬴盪就是一位短命的皇
历史上的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吗历史上的秦武王真的是举鼎而死的。秦武王出生于秦惠王十年(前329年),是秦惠文王与惠文后所生之子。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文王薨,嬴荡即位,是为秦武王。秦武
历史人物 秦武王举的鼎到底有多重 他真的是因为举鼎而丢掉性命吗
秦武王举的鼎有多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的秦武王确确实实是举过鼎的,而且更因为此举丢掉了自己的性命,这便是成语“举鼎绝膑”的由来。那么秦
秦武王从小就身强体壮,他的武力是他一生的骄傲。因为崇尚武力而对军营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幼在军营里成长,也凭借着自己的武力受到了军中众人的嘉奖。由此,秦武王对自己的武力更是崇拜到了极限,以致于后来他太争强
秦武王从小就身强体壮,他的武力是他一生的骄傲。因为崇尚武力而对军营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幼在军营里成长,也凭借着自己的武力受到了军中众人的嘉奖。由此,秦武王对自己的武力更是崇拜到了极限,以致于后来他太争强
秦悼武王,又叫秦武烈王,嬴姓赵氏,名荡(这名却也霸气十足),秦孝公之孙,惠文王之子,是秦国第二十七任国君,亦是历史上的第二任秦王。秦武王的一生颇具戏剧性,他短暂一生所建立的功业,都被掩盖在父亲和兄弟的
秦悼武王,又叫秦武烈王,嬴姓赵氏,名荡(这名却也霸气十足),秦孝公之孙,惠文王之子,是秦国第二十七任国君,亦是历史上的第二任秦王。秦武王的一生颇具戏剧性,他短暂一生所建立的功业,都被掩盖在父亲和兄弟的
秦武王从小就身强体壮,他的武力是他一生的骄傲。因为崇尚武力而对军营产生浓厚的兴趣,自幼在军营里成长,也凭借着自己的武力受到了军中众人的嘉奖。由此,秦武王对自己的武力更是崇拜到了极限,以致于后来他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