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个向大臣行贿的皇帝,行贿的真正原因,竟让世人指责1000多年?

Posted 皇帝

篇首语: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唯一一个向大臣行贿的皇帝,行贿的真正原因,竟让世人指责1000多年?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唯一一个向大臣行贿的皇帝,行贿的真正原因,竟让世人指责1000多年?

唯一一个向大臣行贿的皇帝,行贿的真正原因,竟让世人指责1000多年?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有句古话是这样说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说的正是古代对皇权至高无上的描述。换句话来讲,也就是说在皇帝眼中天下都是自己的。

纵观两千多年封建帝王史,我们发现一个特例,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竟然屈尊贿赂一位宰相。如此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不是史书真实记载下来,很难让后人相信。

这位皇帝就是宋真宗赵恒,贿赂的对象就是宰相王旦,而原因则希望王旦能不反对自己去泰山封禅。

去泰山封禅,可不是闹着玩的,一般皇帝根本就没有资格。从秦汉开始,真正去泰山封禅的皇帝,只有六人,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其中宋真宗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因为泰山封禅是需要苛刻条件的,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列出条件,“功至、德洽、符瑞、受命。”这四个条件,宋真宗很难满足,尤其是祥瑞不满足,可自己又特别想去泰山封禅,怎么办?

在另一个宰相王钦若的建议下,宋真宗决定“伪造”天降祥瑞的办法。可宋真宗又担心起来,害怕副宰相王旦反对,于是就想到了酒后贿赂王旦。史书记载了这一幕,“遂召旦饮,欢甚,赐以尊酒,曰:‘此酒极佳,归与妻孥共之。’既归发之,皆珠也。由是凡天书、封禅等事,旦不复异议。”

宋真宗用美酒贿赂王旦,仅仅是为了让王旦不再反对自己去泰山封禅,让人匪夷所思。事实证明,宋真宗的这一办法非常奏效。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编织了一道说辞,说是自己梦见天降“大中禅符”。大臣们更是添油加醋,宋真宗泰山封禅势在必行。当年十月初三,宋真宗动身,出发前他告诫群臣,自己这次封禅泰山非同小可。为表达诚意,宋真宗表示自己将不再吃任何荤菜。

宋真宗一行浩浩荡荡,走了十七天才来到泰山脚下。此时的泰山,两步一人,数步一旗,从山下一直排到山顶,其气势着实宏大,宋真宗非常激动。十月二十三日,宋真宗斋戒三日后,头戴通天冠,身穿绛纱袍,乘金辂,备法驾。

在仪式官的引导下,举行了隆重且复杂的仪式,昭告天下,封禅礼成。宋真宗封禅泰山受到后人一致指责。在宋真宗之后,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

相关参考

宋真宗赵恒向大臣行贿的真相

1004年9月,辽国南侵。最后,辽宋议和,宋朝每年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过后,宋真宗赵恒听信资政殿学士王钦若的谗言,罢免了曾力主抗辽的宰相寇准,任大臣王旦为宰相。赵恒问王

清朝官员被革除职务后,竟向皇帝“行贿”?

有句话说得好:“人在官场走,哪能不挨刀”。尤其对于清朝时期的官员们而言,被革除职务,这真的是再常见不过。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清朝官员被革除职务后,竟向皇帝“行贿”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

为何说和珅发明的这一制度 本质上是让官员向皇帝行贿

和珅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晚年被定罪抄家时,从和珅家查抄出的财产之多,使人瞠目结舌。甚至有人传言,和珅还有许多埋藏起来未被发现的财产,加起来抵得上大清国十年的财政收入。长期以来,和珅都

古代比和珅还牛的贪官,太子都不得不向他行贿,放言比朝廷还有钱

说道古代的贪官,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和珅,因为这货贪污的银子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但我认为古代有一个人贪污的本事比和珅还大,不是因为他贪的钱比和珅多,而是因为谁的钱他都敢贪。这个贪官便是

清朝公主召幸驸马 为何要给管家婆行贿送礼

清朝皇室对公主的要求更加严格。公主从呱呱落地到出阁成婚,只能与母亲见上几十面。更有一些奇怪的规矩:每个公主出嫁,都会按例赐给她一套府第,但是,却不准公公与婆婆居于其中。公公婆婆若想见一见儿媳妇,还必须

行贿的大清国:从制度腐败化到腐败制度化

油画中的广州十三行广州的“公行”商人们开始筹建一种基金:每家公司缴出利润的10%,存入共用的资金池。而其作用,除了作为参与者们的行业保险外,更多的是为了应对政府层出不穷的勒索。在强大而贪婪的公权力面前

党中央发动“三反”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解放后,随着私营工商业的发展,资本家中的一些不法分子为了获取高额利润,采取向国家干部行贿等种种非法手段向工人阶级进攻。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在全国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一场反对贪污、反对浪费、

明朝时期为什么建立翰林院

从来行贿,意必求贪渎,都是以偷私行为,打破某种相对稳定和公平的格局。行贿者,必不自爱,也不爱人。其为官掌权,必不爱民,做事必不公正。有朋友问:知道古代有用钱捐官的,那么有没有用钱贿赂当翰林院学士,类似

明朝时期为什么建立翰林院

从来行贿,意必求贪渎,都是以偷私行为,打破某种相对稳定和公平的格局。行贿者,必不自爱,也不爱人。其为官掌权,必不爱民,做事必不公正。有朋友问:知道古代有用钱捐官的,那么有没有用钱贿赂当翰林院学士,类似

光绪年间日本间谍已掌握清朝必败的致命弱点

  「清国的一大致命弱点,就是公然行贿受贿,这是万恶之源。但清国人对此丝毫不反省,上至皇帝大臣,下到一兵一卒,无不如此,此为清国之不治之症,如此国家根本不是日本之对手。」这是日本情报之父福岛安正在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