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圣旨怎么写?材料和格式都有严格规定

Posted 皇帝

篇首语: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古代皇帝圣旨怎么写?材料和格式都有严格规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代皇帝圣旨怎么写?材料和格式都有严格规定

  在古代封建时期,圣旨就等于皇帝的亲传命令,也是最高指令,如果有人敢抗旨不从最严重可能会被诛九族。所以一般官员都没这个胆量敢违抗圣旨,不过圣旨既然有如此强大的作用,那会不会被人伪造加以利用呢?历史上有很多假传圣旨的情况,但是伪造圣旨的成本还是太高了。皇帝的圣旨不管是材料还是格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如果一旦被发现敢伪造圣旨,那肯定是死罪一条。古代皇帝的圣旨究竟有哪些讲究呢?

  在看古装电视剧时,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情节:太监或者手握重兵的武将,假传圣旨擅杀大臣。而当皇帝发现时,已经尘埃落定。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假传圣旨可不是个容易活。先不说那些假传圣旨的人需要冒杀头的风险,光圣旨的制作过程就能让他们愁白了头发。

  首先,圣旨的制作材料十分罕见,一般采用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这种绫锦对蚕丝的要求非常高,上面即使有个小黑点也不行。而且这种织品是皇家特供,即使有钱也买不到,就如同人民币的制作纸张一样。即使造假人员是宫中内贼,可以弄到绫锦。但圣旨制作还需要十八道工序,每一道完工后,负责人员都要签上自己的名字。为了防止这些工作人员与外人勾结,他们一般会被皇家圈养起来。

  其次,圣旨并不像影视剧中的那般小。真正的圣旨宽为33厘米,最短的为3米,最长的为5米。上面的内容少说也有几百个字,光靠一个人去传圣旨,根本不可能实现。而且根据官员的等级不同,圣旨的卷轴也是不同的。一品是玉轴、二品是黑犀牛角轴、三品是贴金轴、四五品是黑牛角轴。而圣旨的正面,五品以下官员用的是纯白绫,五品以上官员用的是彩色圣旨。

  然后,圣旨上还有很多防伪手段。如圣旨开头的第一个字,通常都要写在右上角第一朵的祥云上。而第一朵祥云的位置通常只有皇帝和制作圣旨的人知道。如果皇帝突发奇想,将祥云换个位置,那假圣旨一眼就被识破了。除此之外,在圣旨的两端还有翻飞的银龙做防伪标志。如果造假的人不知道这个细节,那也很容易露馅。

  最后,圣旨上并不只有一种文字。如清朝时期,在写圣旨时通常都是满、汉两种文字并行,或满、蒙、汉三种文字共同出现。这样一来,造假成功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如清朝传的沸沸扬扬的雍正帝该圣旨一事,完全是无稽之谈。先不说古代的“于”和现代的“于”写法不同,即使他将汉字“十”改为了“于”,但满语他怎么改?所以,雍正改圣旨完全是后人编造出来的。而且,除了诏书内容之外,圣旨上还要盖皇帝的印玺。没有见多皇帝印玺的人,刻出来的假章也容易被发现。

相关参考

一道寻旧剑的圣旨 为何成为史上最浪漫之作

说起圣旨,人人皆知,乃是古代皇帝颁布的诏书,相当于现代的政府文件。而作为古代帝王们无上权力的象征,圣旨一般在戳刺和格式上都非常严谨,读起来古板而生硬。可是,就在如此“正式”的圣旨当中,偏偏出现了这样一

最庸俗的圣旨

  古代的圣旨,可以说就是最高命令,无论从措辞还是格式都是严肃和生硬的,可是有些皇上非要反其道而行,在呆板统一的圣旨形式面前,显得非常另类,读来让人引俊不禁。  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看完武当山宫观规划

皇后和嫔妃侍寝方式相同吗

皇帝后宫有什么秘密,一直是很多人感兴趣的话题!古代封建社会,有很严格的阶级之分,民间如此,皇宫、后宫也不例外;在皇宫内,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可逾越。连皇上的房事,也有很详细的规矩要遵

历史剧的具体格式怎么写

创作历史剧,首先要有相关历史作为载体,那么首先要打开自己脑海中的历史知识盒,即回忆自己印象较深的历史。这个过程中,不妨把思维分为“点”和“面”两种。“点”指的是回想某个历史片段或某个知识点;“面”指的

历史实践报告格式

1.历史调查报告的格式调查报告写作格式一、概念与特点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

圣旨开头写8个字,我们却经常念错,只因朱元璋的6字封号

众所周知,在各种明清时代的电视剧之中,大臣们一般都是跪在地上迎接圣旨的,而宣读圣旨的太监们一般都会用这8字开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那么大家就会感到好奇了,这8字到底有着怎样深刻的含义呢?实

写论文的格式是什么应该怎么写

论文其实就是一种文章,就一种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它有自己独有的论文格式。下面就是标准的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

历史上会处世的太监, 宣读圣旨时故意写错一字,救近千人性命

历史上会处世的太监,宣读圣旨时故意写错一字,救近千人性命说起太监很多人都会想起明朝那个有名的九千九百岁魏忠贤,他依靠谄媚得到明熹宗的喜爱后,大肆培养自己的党羽,以至于崇祯皇帝刚进宫那会儿,都不敢吃宫里

历史上会处世的太监, 宣读圣旨时故意写错一字,救近千人性命

历史上会处世的太监,宣读圣旨时故意写错一字,救近千人性命说起太监很多人都会想起明朝那个有名的九千九百岁魏忠贤,他依靠谄媚得到明熹宗的喜爱后,大肆培养自己的党羽,以至于崇祯皇帝刚进宫那会儿,都不敢吃宫里

获嘉有道“清朝嘉庆诰封圣旨”

电视片子里,我们都看到过寺人对大臣高声宣读皇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则真正圣旨我们都没见过。那么什么是圣旨?所谓圣旨就是是指古代中国社会时皇帝下的号令或揭橥的谈吐。圣旨是中国古代帝王权力的展示和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