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谥号和庙号有什么区别?为何唐宋皇帝死后都要称其庙号

Posted 庙号

篇首语:孙竹新添绿玉枝,稚禽学习绕檐飞。动中会取归根意,雨过白云横翠微。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皇帝谥号和庙号有什么区别?为何唐宋皇帝死后都要称其庙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皇帝谥号和庙号有什么区别?为何唐宋皇帝死后都要称其庙号

  古代皇帝死后,一般会被封谥号和庙号。在唐宋以前,皇帝死后大部分都是称其谥号,但在唐宋以后,基本上都要沿用庙号。例如李世民的庙号为唐太宗,谥号为唐文帝,我们一般还是习惯称呼李世民为唐太宗。而汉朝皇帝刘彻,他的谥号为孝武皇帝,庙号为汉世宗,我们则更习惯称他为汉武帝。为何到了唐宋以后,对已逝去皇帝的称呼从谥号变成庙号了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秦朝之前是称为王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 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过了三皇五帝,所以自称始皇帝, 以后沿袭下来就都称皇帝了,某某帝是谥号,某某宗某某祖是庙号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合于太庙祭祀称之为“祧”,“祧”这件事情有实际上的作用。如果每个君王的庙都留下,数代之后为数众多的家庙会有祭祀上的困难。而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另外,由于后世皇帝谥号字数膨胀,且几乎只要是后人接位的皇帝子孙都会给父祖上美谥,故谥号实际上无法显示皇帝评价,庙号反而取代了谥号起到盖棺论定的功用。唐朝以前,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自唐朝始,每个皇帝死后方才都有庙号。

  谥号是人死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相传始创于西周成康时期,由周公旦所确立。唐朝以前,每个皇帝不一定都有庙号,但都有谥号,因此唐以前帝王多称谥号,唐至元代皇帝多称庙号。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并追称“元狩”以前年号为“建元”、“元光”、“元朔”。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而明清时期,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明清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这其中只有两个例外:一是明英宗朱祁镇,他即位之初取年号“正统”,后土木堡之变中这位皇帝被瓦剌军俘虏,其弟王朱祁钰继位(明代宗),改元景泰。朱祁镇于景泰八年复辟,改元天顺,直至他死去。二是清太宗皇太极,他即位时仍为后金的大汗身份,建年号“天聪”,后于天聪十年(1636)称帝,改国号“金”为“大清”,改“女真”为“满洲”,改元“崇德”,这是清代唯一的一次君主在世时改元。至于清穆宗年号由“祺祥”改为“同治”,因为前者并未正式确立为年号,故不算入。

相关参考

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末代皇帝的一生凄惨

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清逊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英文名henry,满族。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光绪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

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末代皇帝的一生凄惨

新觉罗·溥仪(公元1906-1967年)清逊帝,字浩然,取自孟子“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意。英文名henry,满族。醇亲王奕譞之孙、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光绪死后继位,是清朝的末代皇帝,是清朝

唐宋明清,庙号为太宗的皇帝,继位时有哪些不为人知故事

庙号是中国古代对去世皇帝的一种尊称,起源于商朝。对国家有功劳值得后世祭祀的先王,就会被追封庙号。在当时庙号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分为四种:太、高、世、中。商灭后,周废弃商的庙号制度;秦朝时,秦

历史人物 千古一帝秦始皇,为什么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

古代的皇帝在死后,一般都会有一个谥号,作为一个对这位皇帝一生的功过的评价,但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庙号”,庙号与谥号是有所不同的,而我们平常在称呼皇帝,诸如“汉高祖”“唐玄宗”“宋徽宗”的时候,就是

历史秘闻 源于商、复于汉、滥于魏晋、盛于唐宋

庙号是祭祀用的称号,起源于重视祭祀的商朝,不过周朝秦朝都没有沿用,到汉朝才重新启用庙号。在汉初的时候,庙号议定是比较严格的,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要有功或者有德的皇帝才能有庙号。庙号分两类,祖和宗,祖

从庙号、谥号再到年号,中国历代皇帝的称呼标准为何一直在变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当中,前后诞生了数百位帝王,相信很多人都能够随口说上几个,比如周武王,唐太宗,嘉靖,乾隆等等,但我们对比一下会发现,这些帝王的称呼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而且一直来回

太祖、高祖、世祖,有什么区别

太祖、高祖和世祖各自启用的朝代不同,都表示古代帝王的庙号,太祖则是开国帝王的庙号,高祖和世祖则是沿用太祖的叫法。具体如下:1.太祖作为帝王庙号使用,多为创基立业者,常见于开国皇帝,也有为其先人追授者。

清朝历代皇帝庙号、谥号、年号、陵号一览表

  >1616年—1912年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追尊)爱新觉罗1616年—  1616年—1912年庙号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号皇陵太祖

同为开国皇帝,为何刘邦是高祖,而朱元璋是太祖

同为开国皇帝,为什么刘邦、李渊庙号高祖,而赵匡胤、朱元璋庙号太祖?庙号虽然起源于商朝,但真正有效施行,是在大汉朝才开始的,并在后世一路被继承下来。《史记》中明确记载了刘邦的庙号和谥号:「”群臣曰:‘帝

大清十二位皇帝年号、庙号、谥号中的意蕴

  满清共十二位皇帝,入关前两位: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十位: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大清十二位皇帝|努尔哈赤  1、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