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得力战将周勃为什么辞去右丞相职位?

Posted 刘邦 周勃 丞相

篇首语: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刘邦得力战将周勃为什么辞去右丞相职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刘邦得力战将周勃为什么辞去右丞相职位?

2、历史人物 周勃和周亚夫是什么关系

刘邦得力战将周勃为什么辞去右丞相职位?

周勃,西汉开国将领、宰相。公元前209年,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武威侯。周勃的祖上原本是卷县人,后来迁到沛县,在早年间,周勃以编织养蚕的器具为生,据说他尤其擅长吹箫,经常为有丧事的人家吹奏。他自幼习武,弓马娴熟,孔武有力。后来,二人相识,起义初期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战功,取下方与。攻打爰戚、束缗县,一直攻到栗县,一路攻取,连连告捷。汉军攻打啮桑,周勃表现得突出立下了赫赫战功,汉高祖六年,受封绛侯。

起义初期周勃就立下了不少战功,被刘邦封为“五大夫”。楚汉相争时期,刘邦成为汉王以后,封周勃为威武侯,周勃以将军身份帮助刘邦,去到韩信的蜀地,攻打反叛的韩信。刘邦连连征战,将领中最受重用的人就是周勃,周勃很受刘邦的重用,后来陈豨和燕王卢绾的反叛时,都是周勃出击,因为讨伐韩王信、燕王卢绾、陈豨等叛乱有功,周勃晋升为太尉。

在刘邦建立汉朝后,对很多人都产生怀疑,唯独对周勃是深信不疑,这可能跟周勃为人何性格有关。周勃厚重少文,不喜欢跟人打交道,也不擅长打交道,总体是个老实人,比较耿直,做事不太圆滑,对政治不感冒,而且他最厌烦儒生,这一点与刘邦尤其类似,刘邦也是不喜欢儒生,因为他觉得儒生说话拐弯抹角,还很有野心,因此对儒生没太多好感。

周勃心思细腻,性格却很耿直,有什么不满直接就说出来了。曾经因为汉文帝问政于他而汗流浃背,被汉文帝问的一头雾水,还窘迫得满身是汗,最后还埋怨陈平不教他应对,被陈平揶揄了。窘迫得周勃只好辞去右丞相的职位归隐。

周勃的性格

周勃性格质朴无华,憨厚老实,敦厚少言,不学经术,个性直来直往。

为人质朴刚强、老实敦厚,高帝认为可以委任他大事。周勃不喜好文学,每次召见诸位儒生和游说之士,他面向东坐着而责令他们说“赶快对我说吧。”他朴实无文就是这个样子。

司马迁评价周勃

绛侯周勃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及从高祖定天下,在将相位,诸吕欲作乱,勃匡国家难,复之乎正.虽伊尹、周公,何以加哉!——司马迁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勃为人木彊敦厚,高帝以为可属大事.勃不好文学,每召诸生说士,东乡坐而责之“趣为我语.”其椎少文如此.

历史人物 周勃和周亚夫是什么关系

  周勃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名大将,行军作战特别厉害,以军功而官至丞相,还曾经两次做过丞相。周勃和刘邦一样都是沛县人,是刘邦在沛县时候的朋友,刘邦起义后,周勃也跟着刘邦一起反秦。

  周勃和周亚夫是两父子,这对父子对汉朝的功劳和贡献都很大,但是最后的结局都十分悲惨。

  刘邦的那一帮助手的队伍里面多是能人异士,才能也各有不同,很多都是从平凡的岗位上出发,一步步成为了后来显赫的人物。周勃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以前是从事养蚕做工艺活动的,还懂得音乐,常常做一个乐队里面的吹鼓手,除了这些,周勃还有自幼练武的优势,他孔武有力,武功高强,甚至依靠强有力的臂膀做起了弓箭手。这种人乍一看上去不起眼,但是好在多才多艺,还是很出众的,放在现在就是艺体生的好苗子,机敏灵活。

  就是因为知道周勃会的东西多,又很聪明,于是刘邦就任命周勃为材官,意思就和现在的教官的意思一样,周勃可以教给战士们各种各样的作战技巧。在很多次战役中,周勃都是立的上等军功,几乎每次都是周勃率领的小分队最先到达地方阵营,率先取得胜利。周勃的战斗经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战役中训练出来的,所以,周勃虽然不是韩信、张良、萧何那样的谋臣,但是依然凭借着超然的军功,拜了绛侯。

  刘邦在位的时候就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他说:“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想来也是,刘邦对韩信都抱有严重的怀疑,却能够这样评价一个属下,真的是很不简单,说明周勃此人在刘邦心目中属于十分信任的那种。所以对于给周勃的赏赐刘邦也不吝啬,他赐给了周勃列侯的爵位,还分剖信符给周勃,让周勃的爵位世世代代传下去,另外刘邦还将绛县八千一百八十户作为周勃的食邑,号称绛侯。周勃对刘邦也是忠心耿耿,是刘邦难得的几个忠心的属下。

  周勃此人性格敦厚,忠实善良,只不过在乱世之中为了以后的和平在扛起了反秦的大旗,在战场上厮杀。刘邦信任他,对他委以重任。但是周勃有一个毛病,其实也是很多武夫的毛病,那就是一听到文人说话温温吞吞的就容易着急和发怒,他召见文人的时候,常常态度不好,直接就让别人快些说完,好像巴不得赶人走一样。

  可是刘邦死后,吕后掌握了大权,汉朝之上吕氏一族作威作福,祸乱朝纲。眼看刘家的天下马上就要改姓吕了,陈平和周勃这两个名义上的丞相和太尉都没有实权行使权力。于是这两个开国功臣开始秘密谋划如何将吕氏连根拔起,恢复刘氏的统治。

  后来陈平和周勃合力将朝中的吕氏一族除去,拥立汉文帝刘恒继位。汉文帝继位后封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但是后来有人对周勃说:“丞相大人,您是拥有很多的军功和拥立新皇登基的功劳,但是现在您的官位已经这么高了,赏赐也很丰厚,如今皇帝还能如此重用您,您应该考虑一下功高盖主这件事情了,接下来可能就有灾祸降临”,周勃听了这话觉得有道理,自己这个右丞相比陈平的左丞相都还要高一级,于是周勃就主动对汉文帝辞去了官职。可是过了一年多的样子,丞相陈平去世了,汉文帝又封周勃为丞相,于是周勃又重新做了丞相。可是几个月后汉文帝召见周勃说:“我现在命令那些诸侯都回到自己的封国去,但是他们却都还没有动身,既然您是我的臣子,就由你最先前往封国吧!”于是周勃被罢免丞相之位,前往封国。

  回到封地后的周勃每日都害怕遭到皇帝的陷害,于是命令自己家里人每天都穿着铠甲。有人就高密说周勃想要谋反,周勃被抓起来。可是薄太后替周勃说话:“当年周勃有重兵在手都没有反,现在待在一个小县城就会谋反吗?”最后皇帝就放过了周勃。

相关参考

丞相被打入大牢,马上就要砍头,狱卒只说5个字,就让他无罪释放

汉朝建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汉高祖刘邦先后干掉了韩信、英布等开国功臣,而有一人非但没有被怀疑,反而愈加受到皇帝的宠信,此人就是周勃。公元前201年,周勃被封为绛侯,后因功又被提拔为太尉,刘邦病逝前

赵尔丰已辞去总督职位并已交出权力为何最终还是被杀

端方被杀于资中,武昌起义爆发,赵尔丰眼看进入绝境,于是服软交权。交权约定保全他的性命和财产。这个约定就是《四川独立条约》。当时他在成都城内还拥有十三营巡防军和上千名卫队的兵力,他之所以要交出政权,是见

刘邦死前将辅佐重任交给周勃,为什么周勃却差点让吕氏得了江山

据史书记载,汉高帝刘邦在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告诉吕后:“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周勃,何许人也?周勃,乃汉初除异性王外萧何、曹参以下第三大功臣。当年刘邦还是秦末沛县一村官的时候,周勃就是他

周勃救汉的故事

西汉开国之君刘邦的皇后吕雉,是一个历史上声名赫赫的女野心家。刘邦死后,先后有三位皇帝继位,但吕雉利用皇太后的身份,一直独揽朝纲,甚至废除了刘邦非姓刘不能封王的“白马之盟”,继而把自己的兄弟侄儿大批封王

周勃

  周勃(汉语拼音:ZhouBo,?~前169),中国秦末汉初将领。沛县(今属江苏)人。秦二世元年(前209)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武威侯。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击赵贲,败章平,围章

深得刘邦信任的周勃铲除吕家后为何被狱卒侮辱

刘邦,原本是泗水亭亭长,也就是秦朝的一个小官,被乡里人认为是“无赖加流氓”。在秦朝末年,天下混乱,就参加了反秦大军。由于任人唯贤,身边聚集了很多当时的牛人,不仅灭了秦王朝,还大败楚霸王项羽,建立了西汉...

唯周勃能安刘氏天下,可惜差点被冤死狱中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唯周勃能安刘氏天下,可惜差点被冤死狱中”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可以说周勃一手挽救了西汉王朝的江山,甚至是刘邦在世的时候,已经预言了周勃能够安刘氏天下。没有想到在刘邦死

周勃陈平是如何干掉吕氏的 周勃和陈平是什么关系

...另一位汉初大功臣。此二人,一个是文臣一个是武将,为刘邦安天下出奇计,世人都对此二人为大汉的江山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周勃出生年月不详,西汉开国将领、宰相。《史记》上记载:“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

平定"七国之乱"的大汉丞相,为何要活活饿死自己

作者:扬正自古以来,功高盖主的人都很难能够善终,特别是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杀死了帮助自己打江山的三个大将,后来还把丞相萧何抓到了监狱里面。汉高祖去世后,吕氏一度掌权,在周勃的拥护下,汉文帝成功的继位。

除了林九郎的右丞相,这44个职位在唐代也都是宰相……

文/刘史君魏晋南北朝:秘书班子集体当总理文长不看版【三国】[魏]太尉、司徒、司空[蜀汉]丞相、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吴]丞相(右丞相、左丞相)、太尉、司徒、司空【西晋】太尉、司徒、司空、尚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