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简介 裴度失印的故事
Posted 裴度
篇首语: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裴度简介 裴度失印的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裴度简介 裴度失印的故事
裴度
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是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曾辅佐宪宗开创元和中兴,历经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时人将其比作郭子仪。
裴度简介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首。旋即代武元衡为相。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之乱,以功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此后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数度出镇拜相。晚年随世俗沉浮,以求避祸,官终中书令。开成四年(839年)去世,年七十五。获赠太傅,谥号“文忠”。会昌元年(846年)加赠太师,后配享宪宗庙廷。 裴度坚持正道,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为将相二十余年,荐引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等名将,还保护刘禹锡等人。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时人比作。 在文学上,裴度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在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颇受时人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等唱酬甚密,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5] 。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失印的故事
裴度在中书省任职时,一次随从忽然报告说官印丢了,裴度依旧神色怡然,告诫随从们不要声张。当时正在举行酒宴歌舞,随从们不晓得他为什么会这样处理。半夜酒宴正进行到热闹处,随从们又报告说官印又回来了,裴度也不答话,宴饮极欢而散。人们问他为什么这样,裴度说:“书办们偷印去私盖书券,不急着寻找追查的话,就会再放回原处,追得太急的话就会将印销毁掉,再也找不着了!”在《智囊全集》中评此举“不是矫情镇物,真是透顶光明,故曰‘智量’,智不足,量不大。”
相关参考
裴度www.cha138.com(765~839)唐中叶名相。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及第,登宏词科,又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对策高第,授河阴县尉。唐宪宗元和九
裴度,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被时人比做郭子仪,他由一个书生凭辞章辩才、对答策问考中制科,贤良方正,他平定淮西,打击宦官,推荐贤臣事四朝,以全德始终。&n
唐代人物本名:裴度别称:裴晋公、裴令字号:字中立所处时期:唐代民族族群:汉族诞生地: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诞生时候:765年作古时候:839年4月21日重要作品:文集二卷重要造诣:帮手宪宗首创元和
裴度,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被时人比做郭子仪,他由一个书生凭辞章辩才、对答策问考中制科,贤良方正,他平定淮西,打击宦官,推荐贤臣事四朝,以全德始终。&n
裴度 裴度字中立,唐朝著名人物,曾任同平章事、侍中、中书令等职,封爵晋国公,颇受人们尊重,死后追赠太傅、太师,谥号文忠,唐文宗悲痛不已。 裴度墓为何在新郑 裴度死后葬于新郑乡(今河南新郑龙湖
历史人物 裴休的简介_裴休送子出家_裴度与裴休什么关系_裴休书法
本名:裴休字号:字公美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河内济源主要作品:《圭峰禅师碑》主要成就:改革漕运、茶税,颇著成效祖籍:河东闻喜官职:吏部尚书、太子少师爵位:河东县子追赠:太尉裴休–唐朝名相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唐朝有名的宰相裴度,他一生正义大度善于发现人才政治成就斐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唐代中期的时候出现了一位优秀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古代著名的山西人,创立了一套非常独特的思
唐宪宗李纯是个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坚持对强藩巨镇进行斗争,企图恢复中央集权。从806年至812年,朝廷先后派兵讨伐西川节度使刘辟、夏绥节度留后杨惠琳、镇海节度使李锜,平定三镇,迫使魏博的田弘
历史人物 历史上历经七朝的宰相是谁?裴度如何成为"七朝元老"
历史上历经七朝的宰相是谁?裴度如何成为"七朝元老"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本站网www.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我们在讲一个人
唐朝曾经有过一位著名的宰相郭子仪,这位在安史之乱之中扭转了唐朝局势的伟人也因此被搬上荧幕,所以我们在很多电视剧中都能看到他伟岸的身影,不过在唐朝,却还有一个人他堪比郭子仪,而此人也同样在唐朝作出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