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那桐简介 那桐日记

Posted 大臣

篇首语: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叶赫那拉・那桐简介 那桐日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叶赫那拉・那桐简介 那桐日记

  叶赫那拉·那桐

  叶赫那拉·那桐,满洲镶黄旗,是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的代表作有《那桐日记》,为晚清重大历史事件的研究提供了史料。

  叶赫那拉·那桐简介

  叶赫那拉·那桐(1856—1925) 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字琴轩,一字凤楼,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晚清“旗下三才子”之一。   在清末光绪、宣统年间先后充任户部尚书、外务部尚书、总理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等,并兼任过京师步军统领和管理工巡局事务。   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北京,西逃,那桐充任留京办事大臣,随奕、李鸿章与联军议和。《辛丑条约》后,任专使赴日本道歉。清帝退位后,迁居天津。

  那桐日记

  那桐从光绪十六年(1890年)到民国十四年(1925年)36年坚持写日记,系统完整地记录了晚清及民国初年的政治、外交、军事及官僚日常行为生活。在现存的日记中,前23年的日记为那桐逐日亲笔书写,1912年7月11日,那桐中风以后,日记改为那桐口述,他人代书,之后那桐还会查阅、小改。有时,那桐自觉身体不错,可以提笔,还会亲自再写。   由于身处要职并处在一个特殊的变革时期,《那桐日记》的内容十分丰富。它系统完整,时间跨度大,历经了甲午战争、戊戌政变、八国联军入京、辛亥革命、退位等重要阶段,对于研究晚清民初的政治、外交、军事以及官僚机构的运转都具有重要价值,并为研究满族的岁时风俗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那桐的主要事迹 那桐的人物生平 那桐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叶赫那拉·那桐  别名:琴轩,凤楼  国籍:清朝  民族:满族  出生日期:1857年www.cha138.com  逝世日期:1925年  职业:大臣  代表作品:《那桐日记》  旗籍:

那桐和旧官场上令人费解的 ”那桐现象”

那桐和旧官场上令人费解的「”那桐现象”在中国历史上的名臣、贤臣录上,是找不到那桐这个名字的。然而恰好就是这个让绝大多数人感觉陌生的名字,却被用来命名旧官场上的一种怪诞现象,名称就叫做「”那桐现象”。那

黯然告别紫禁城

>三岁登基,大清衰暮>  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绪帝载身染沉疴,渐入弥留。的病情同样严重,且灵柩已在宫内准备就绪。当慈禧病危的时候,曾召集军机大臣世续、张之洞、那桐入内,奕正去东陵验收慈禧地宫

历史人物 从出山到逼宫

 袁世凯:从出山到逼宫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摄政王载沣闻报,立命陆军大臣荫昌督率军队前往镇压。14日,又在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和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极力保荐与威胁下发布上谕,

历史人物 从出山到逼宫

 袁世凯:从出山到逼宫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后,摄政王载沣闻报,立命陆军大臣荫昌督率军队前往镇压。14日,又在内阁总理大臣奕劻和协理大臣那桐、徐世昌极力保荐与威胁下发布上谕,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皇族内阁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皇族内阁预备立宪期间清政府建立的政治机构。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发布上谕,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任命庆亲王奕劻(宗室)为总理大臣,大学士徐世昌(汉)、那桐(满)为协理大臣,梁敦

《狂人日记》主要内容简介

内容小说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日记前言以文言文书写,为日记作者的一位友人所写。日记作者之前患了“迫害狂”的病,他已痊愈。日记则以白话文书写,为作者患病时的所见所闻。

《扬州十日记》作者王秀楚简介 王秀楚的《扬州十日记》

  《扬州十日记》,顾名思义是记录扬州十日的书籍。扬州十日,是明末清初之时,清军攻陷扬州城后,对扬州进行的大屠杀,因为这场屠杀持续了十日,所以被称为“扬州十日”。而《扬州十日记

历史人物 黄侃简介 黄侃日记 黄侃语录

黄侃  黄侃出生于四川成都,是从章太炎,是近代革命家、语言文字学家,著有《黄侃论学杂著》、《集韵声类表》、《日知录校记》等作品。  黄侃简介  黄侃(1886.04.031935.10.08),中国近

历史人物 明末清初文人王秀楚简介,《扬州十日记》的作者

人物简介据江都《王氏族谱》民国版第二卷“附志秀楚公事略”提到:“桂林(指王肇庆)公迁扬时,与秀楚公之祖同家于城。至和公始东徙。秀楚公者,和公之族孙也。崇祯乙酉夏四月十四日,清兵南下逼扬州,未几城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