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施琅收复台湾的区别

Posted 祖国

篇首语:天无一月雨,人无一世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施琅收复台湾的区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施琅收复台湾的区别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虽然它多次遭外国人侵略,至今也隔海相望。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收复台湾事件,其中最熟悉的应该就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了。

  郑成功收复台湾与施琅收复台湾   郑成功与施琅一个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施琅则从郑氏手中把台湾收归到祖国的怀抱中,两个都是收复台湾的大英雄,都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这两个英雄从惺惺相惜到分道扬镳最后到反目成仇的恩怨纠葛,夹杂着郑、施两家四代人的爱恨情仇,实在令人唏嘘不已。   施琅是福建晋江人,算是郑成功的福建老乡,年轻时因贫困所迫入海为海盗,后来被招如同为海盗的郑芝龙麾下,施琅英勇善战又聪明过人,很快就在郑芝龙的军队里脱颖而出,又因为是郑芝龙同乡的缘故,很快就成为郑芝龙的贴身侍卫,深受郑芝龙的信任,是郑芝龙的心腹大将。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南下至福建,南明小朝廷不堪一击,郑芝龙轻信清廷许诺的荣华富贵,不顾郑成功苦谏,率领施琅等亲信五百人投降清朝。不料一到北京即被软禁,施琅等人也被安排到军营南下镇压反清势力。施琅本就对郑芝龙的不义行为不满,加上此时郑成功正在厦门等地招兵买马,反抗清朝,施琅便在郑成功的邀请下加入郑成功的队伍。   施琅此后在郑成功麾下屡立奇功,立下汗马功劳,郑成功的很多排兵布阵都出自施琅之手,施琅的军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一心一意效力郑成功。不料郑成功生性多疑,担心功高盖主,加上施琅是一介武夫,不懂政治,又脾气暴躁,与其他官兵的关系并不融洽。那些妒忌施琅的将军趁机向郑成功进谗言,说施琅欲取代郑成功的位置,引起郑成功的忌惮。两人矛盾日益加深。终于在“曾德事件”中爆发,郑成功下令将施琅父亲、叔叔、弟弟逮捕,用计将施琅引诱到郑成功军营中囚禁,不料被施琅逃脱,郑成功认为这是施琅想要反叛的信号,下令刺杀施琅,计划失败后竟一气之下将施琅的亲属全部杀害,从此郑成功与施琅的关系彻底恶化,再也无法在台湾郑成功的军队中立足。他只好趁夜逃到大陆,投降清朝。此时帝早已听闻“海霹雳”施琅的大名,大喜过望,立即将施琅收入旗下,委以重任。   去世后,台湾的郑氏子孙早已没有了反清复明,收复大陆的雄心壮志,他们偏安一隅,做起了土皇帝。康熙帝多次派使臣与台湾的郑经谈判,希望能和平收复台湾,可是郑经却不想做大清子民,一直把谈判当做缓兵之计,企图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康熙帝终于忍无可忍,决定武力收复台湾。   康熙二十年(1681年),长期主政台湾的郑经去世。郑氏诸子争位,郑氏政权陷入内讧之中。最终郑克即位,但是很不得人心。康熙帝趁机启用施琅,在大臣李光地、的帮助下率领福建水师,东征台湾。施琅长期在海上作战,对海上风向,潮汐等非常熟悉,经过充分准备,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一举歼灭了郑氏精锐部队,打开了台湾岛的门户,郑克不得不宣告无条件归顺大清。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施琅以大局为重,不仅没有为报杀父之仇而滥杀无辜,没有杀掉前来投降的郑克等郑氏族人,而且还到郑成功庙祭拜,肯定了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的壮举和开发台湾的贡献,同时厚待郑军将领,录用郑军中有才能的官员。施琅的宽容大度,以德报怨,以仁化仇,获得了台湾人心。   此后施琅一直驻守福建,并得到康熙帝的重用和百姓的拥戴,康熙特准在澎湖大山屿妈宫城内及台南城内样仔林街建生祠,称为“施将军祠”。死后葬于福建惠安。今天在福建晋江市施琅纪念馆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平台千古,复台千古;郑氏一人,施氏一人。”准确地概括了施琅与郑成功的丰功伟绩。他们同为民族英雄,同样得到人们的敬佩。

相关参考

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大将军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

历史人物 施琅简介 清朝施琅大将军是如何收复台湾

  导读:明末清初著名将领,背郑降清,为收复功不可没,是一个富有争议的人物。>  施琅,字尊候,号琢公,祖籍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早年,他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由于郑成

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名臣施琅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

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名臣施琅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

大将军施琅是如何一举收复台湾的?

施琅收复台湾一事,对于大清来说是一件大事,总体来说,他维护了国家的领土统一完整,并且也正式在台湾设省,从法律上确定了台湾属于中国不可缺少的部分。那么当时是谁收复台湾的呢?康熙帝在解决东北边疆沙俄侵扰和

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大将军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

不屑学伍子胥鞭尸放过郑氏 施琅收复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奉命率水师2万余人,战船200余号,自铜山(今福建东山)出发,进击台、澎,经过几天奋战,大败澎湖守军。郑军主力悉数被歼,守将刘国轩潜逃台湾。施琅占据澎湖后,对郑

历史人物 施琅收复台湾后当上了土皇帝,子孙两百年吃喝不愁

康熙收复台湾时,海霹雳施琅居功至伟被封为靖海侯。按说,这样一位响当当的人物史书应该要将他大书特书才对。然而,清代史料中对于施琅收复台湾后的记载并不多,相反,在有限的资料中施琅并没有给后世留下太好的名声

不屑学伍子胥鞭尸放过郑氏 施琅收复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奉命率水师2万余人,战船200余号,自铜山(今福建东山)出发,进击台、澎,经过几天奋战,大败澎湖守军。郑军主力悉数被歼,守将刘国轩潜逃台湾。施琅占据澎湖后,对郑

历史人物 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施琅简介

明朝人物本名:施琅别称:海霹雳字号:字尊候;号琢公所处时代:明末清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福建泉州晋江出生时间:1621年(辛酉年、天启元年)去世时间:1696年(丙子年、康熙三十五年)主要成就: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