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曹操烧自家船撤退
Posted 舰队
篇首语: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赤壁之战曹操烧自家船撤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赤壁之战曹操烧自家船撤退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不过,也有说法提到曹操为了撤退自己烧了自己的战船。
赤壁之战曹操烧自家船撤退
《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三国志·郭嘉传》:“太祖(曹操)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武纪》:“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公自江陵征(刘)备至巴丘(引《括地志》曰:‘巴丘湖中有曹公洲即曹公为孙权所败,烧舡处。在巴陵南四十里’)。”以上可证:巴丘湖,确曾发生悲壮一幕。曹操将乌林战后逃回的及留在原地的舰队,放火烧掉。从陆路退走。陈寿《三国志》的说法较符合历史事实,乌林一战、周军不可能烧尽北船,因为:
1.曹军舰队舰船多。黄盖说:“寇众我寡”,当有千艘舰船,而烧船的手段单一。十艘引火船不可能引发千艘以上舰船同时着火。 2.曹军舰队的列阵,不可能全烧:黄盖曰:“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即曹军舰队必然是沿长江从东向西排成首尾相接的很长的“长蛇阵”。这样的阵形,烧头则其中及尾部必然离散,烧其中则头尾两段离开。 当时曹军的舰船用的是刘表的旧船,舰船的锚具仍只是大棕索系石(石锚)(见《三国志·董袭传》),并无铁索、铁锚,更谈不上用铁索铁环将全部舰船锁住。何况当时黄盖利用东南风、由南向北烧,直烧到北军岸边营寨。故只能将曹军舰队断为两截。 3.曹军舰队的顽抗,黄盖中箭落水。放火舰队中断指挥。
黄盖指挥先头舰队用“诈降计”使得十艘引火船可以闯入曹军舰队中间放火烧船,但火起后,黄盖中箭落水。《三国志·黄盖传》引《吴书》:“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周军舰队突然失去前敌指挥官,增加曹军舰队撤退的机会。不可能尽烧北船矣! 曹军舰队乌林中计被烧是事实,但不可能烧尽,当时正刮东南风,曹军舰队必顺风西撤回原水军基地巴丘湖。周瑜联军舰队亦必跟踪而至,曹军无力再战,只好烧余下船只上岸从华容道撤走。《三国志·孙权传》说:“曹公烧其余船引退。”这是事实。自吹“是他烧船自退”虽是事实,但烧的是劫后残舰,未免有点“打肿脸充胖子”!
相关参考
赤壁水战的结束,不在乌林(长江北岸),而在湖南的巴丘湖。《三国志middot;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lsquo;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middot;横使周瑜虚获此
赤壁水战的结束,不在乌林(长江北岸),而在湖南的巴丘湖。《三国志middot;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lsquo;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middot;横使周瑜虚获此
核心提示:曹军舰队乌林中计被烧是事实,但不可能烧尽,当时正刮东南风,曹军舰队必顺风西撤回原水军基地巴丘湖。周瑜刘备联军舰队亦必跟踪而至,曹军无力再战,只好烧余下船只上岸从华容道撤走。《三国志・孙权传》
赤壁之战(示意图)赤壁水战的结束,不在乌林(长江北岸),而在湖南的巴丘湖。《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三国志・郭嘉传》
赤壁之战(示意图)赤壁水战的结束,不在乌林(长江北岸),而在湖南的巴丘湖。《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说:“曹公与孙权书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三国志・郭嘉传》
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了,成为史上以多败少的著名战役。我们把惨败原因归结于曹操的自负轻敌,指挥失误等,其实,赤壁之战曹操惨败于瘟疫,是血吸虫病夺走了曹操统一南方的梦想。东汉末年一场瘟疫改变了历史进程,这就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在历史上是一场异常经典的战役,曹操帅人数绝对占优的大军攻打只有区区几万人的孙刘盟军,结果却大败而归,请问在这场战役中,总共伤亡多少人?赤壁之战双方伤亡人数曹操原有人数:曹军20余万(
《三国演义》中流传出很多传奇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例如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千里走单骑等等,说起来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其中,赤壁之战是大家议论很多的一场战役了。
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真的是因为火攻吗?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按照《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并没有提到火攻,而是
遥想当年,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曹操和刘备二者根本不是一个起跑线上的。可是造化弄人,多年之后曹操反而输在了刘备的手上。赤壁之战是刘备的转折点,因为他不仅战胜了曹操,更是跨越了自己心中的一道鸿沟,曹操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