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南族习俗 毛南族的葬礼是怎样的
Posted 死者
篇首语:一个人使劲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她的阳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毛南族习俗 毛南族的葬礼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毛南族习俗 毛南族的葬礼是怎样的
毛南族习俗 毛南族的葬礼是怎样的
毛南人的丧葬,既受祖先崇拜观念支配,又被封建礼教及儒、释、道教信条驱使,错综复杂。一般迷信阴阳理论,崇尚舅权,流行原始社会的随葬品少、夫妻合葬、设氏族公共墓地和食俗等遗风。在一系列活动、程序中包括如下内容:
1.报丧。逝者咽气时,其子女亲属以嚎哭通报邻里致哀,有条件的并放地炮三响。但年龄未到36岁的不能享受这个礼仪。
2.买水洗尸。由代理人抬一只空水桶,执一串谷穗、香纸。一条白布和硬币到有水源的地方点香烧纸,投硬币于水中,取回烧热,由死者的女儿为它作象征性洗澡净身,理发着新装、端饭菜至屋外对天喊三声:“天啊!今日父(母)亲离别我们了!”再转回屋给死者“喂”食物。之后,用粗棉麻混纺布铺垫并覆盖其身,停尸待入柩。
3.报舅。分两次。第一次报舅称报素丧。时间在入殓之前由孝男(女)及陪人带纸、酒、黄豆等,于死者床前点香呼唤它回舅家。然后踏上去舅舅家的路一般一路上撤纸呼叫它渡河过桥。临母舅家门前跪下,待舅舅和他亲人扶进室内向祖先灵位叩拜之后,再向舅父(代理人)跪拜。如果外甥昔日虐待父母,舅家的人便要他长跪在地上,以示惩罚。扶起后,才能报告逝者去世经过,请舅舅去验证,提出治丧意见。随后,舅舅(代理人)一行撑雨伞(无论晴雨)即到外甥家吊唁。孝男孝女闻讯即捧死者灵牌到村头跪下迎接,让舅舅等手触肩头走过后,才能尾随回屋接待,妇女哭丧。第二次报舅,谓“报荤丧”,程序较头次简单,主要是外甥带当日早上屠宰的牲口内脏(部分)及少许肉类到舅家报告祭奠安排,请舅父(代理人)前去主持仪式。
4.打斋超度。内容和方式与汉、壮族基本相同。道场内挂三宝、十八罗汉、十五佛像及地藏王、灶王像,由三至五个道士念经,头一晚为“初供”,第三、五、七晚为“满供”。同时吹海螺开场,击锣鼓,奏大小钹为乐,敲木鱼定节拍。
5.“肥谱”。意思是请祖先回来赴宴,并护送新亡灵到阴间。此仪式于每晚打斋之前,由一名道士及助手在祖宗灵位旁主持。道士边“诵经”奏乐。
此时乐声哀切,诵词娓娓扣人心,不时引起在场的死者亲属及围观聆听的村民潸泪下或嚎啕大哭,表现出一种尊老尽孝的感人场面。祭奠、送殡与安葬仪式与周边其他民族大同小异,不另赘述。另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毛南族丧葬中一些封建迷信的落后观念、丧事日趋简化、科学,符合时代的要求。
相关参考
毛南人的丧葬,既受祖先崇拜观念支配,又被封建礼教及儒、释、道教信条驱使,错综复杂。一般迷信阴阳理论,崇尚舅权,流行原始社会的随葬品少、夫妻合葬、设氏族公共墓地和食俗等遗风。在一系列活动、程序中包括如下
毛南族的丧葬活动有三种类型:一是为正常死亡的老年人治丧;二是为非正常死亡的老、中年人治丧;三是为未成年人夭折所作的埋葬。三种做法有很大的差别,但一般都习惯于一次性土葬,并且皆薄葬。三种丧葬方式主要差别
毛南族的婚姻习俗比较复杂。原始社会的血缘婚遗风、封建包办婚姻和现代自由婚姻曾处于重叠、交叉流行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族内婚嬗变为大量族外婚。清代中期以后,毛南族的封建地主经济尚处于
毛南族的婚姻习俗比较复杂。原始社会的血缘婚遗风、封建包办婚姻和现代自由婚姻曾处于重叠、交叉流行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族内婚嬗变为大量族外婚。清代中期以后,毛南族的封建地主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
毛南族的婚姻习俗比较复杂。原始社会的血缘婚遗风、封建包办婚姻和现代自由婚姻曾处于重叠、交叉流行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由族内婚嬗变为大量族外婚。清代中期以后,毛南族的封建地主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
毛南族的婚姻习俗比较复杂。原始社会的血缘婚遗风、封建包办婚姻和现代自由婚姻曾处于重叠、交叉流行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族内婚嬗变为大量族外婚。清代中期以后,毛南族的封建地主经济尚处于
毛南族人好饮酒,也自酿酒。酿酒的原料甚多,糯米、粘米、玉米、小米、高梁、地瓜、南瓜、都可以酿出美酒来。所酿之酒度数不高,一般为20至35度。庙节一般在农历五月,此时插秧已结束,必须祈求天神给予风调雨顺
毛南族人好饮酒,也自酿酒。酿酒的原料甚多,糯米、粘米、玉米、小米、高梁、地瓜、南瓜、都可以酿出美酒来。所酿之酒度数不高,一般为20至35度。庙节一般在农历五月,此时插秧已结束,必须祈求天神给予风调雨顺
由于毛南族山区缺少耕地,限制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毛南人除惜土如金,见缝插针开垦面积很小的"鸡窝地"之外,就是利用满山的青草来发展家庭饲养业。家家都养菜牛,专供食用,不作劳役,成为毛南
毛南族是个信奉多神的民族,他们所信仰的原始教名目很多,其中主要是动植物崇拜。植物崇拜。每个村子都供奉着一棵大树,称为“坛木”(音),说是护村树,具有很大的神威,谁都不能伤害它。每个村子都将一株状似茅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