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人物 孙武
Posted
篇首语: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军事人物 孙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军事人物 孙武
以兵法闻名于世的孙武孙武,字长卿,齐国(今山东北部)人,生卒年已不可考,活动于春秋末期,中国古代军事学家。他的祖父田书是齐国将领,在攻营战斗中有战功,齐景公把乐安(今山东惠民)封给他,赐姓孙氏。周敬王八年(公元前 512年),齐国内乱,孙武投奔吴国(今江苏南部),将兵法十三篇献给吴王阖闾。 吴王读后问他能否进行一次操演, 他说 “能”。吴王又问他能否在宫女中操演,他仍然说“能”。于是他选了 180名宫女,由吴王的两个爱妃分任左右队长。孙武向她们讲解动作要领、宣布军法军令后,开始演练。为了引起这些从来没有操练过的宫女的注意,他三令五申。随后用鼓声命令队伍向右,宫女大笑。他说:“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又三令五申后命令队伍向左,宫女又大笑。他说:“军令已明而不照着做,是吏士之罪。”于是要斩左右队长。吴王忙阻拦。他说:“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断然斩掉吴王的那两个爱妃,重新任命队长。随后队伍便做到了令行禁止。吴王虽然很不高兴,但知道他能用兵,便任命他为将。此时,吴楚交战已经 65年。虽然吴弱楚强。但是吴王急于攻楚。他同朝臣商量时,孙武说:“民劳,未可。”建议等待时机。十四年(公元前 506年),吴王重提伐楚。孙武和谋臣伍子胥建议把楚的盟国唐、蔡争取过来。吴王采纳了他们的建议。于是,吴王在冬季乘楚松懈之机,以唐、蔡军为前锋,吴大军跟进,从楚国防御薄弱的东北部实施迂回偷袭,一举攻入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使楚一蹶不振。此后,孙武在“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各次行动中,也屡立战功。
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时代的战争经验,在世界军事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战争和军事问题,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次攻城”、“十则围之,五则攻之”、进攻敌军时“全军为上,破军次之”等重要的军事思想和战争指导原则,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有人说曾是拿破仑案头必备读物。德皇威廉二世战败后也说:“可惜 20年前没有读到此书。”日本人推崇其为“兵学圣典”。
相关参考
孙武是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生卒年代不详。齐国人,因齐“四姓”作乱,遂离开齐国到了吴国。经伍子胥先后7次向吴王阖闾举荐,并进呈其兵法13篇,吴王始知他善于用兵,封为大
兵圣家世:(约公元前545-前470),汉族,今山东广饶县人,是时期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为膑之祖。其著有巨作《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孙武,春秋末年兵家,字长卿,齐国人。孙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家,他所著的《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兵书,被历代军事家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孙武的一生绝对算得上出彩,他生长于武将之家,在他的身上不可避免地闪耀着军事的才华,他的三十六计,不仅是孙武一个人的智慧,更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思想结晶,这一本交织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兵家的创始者。齐国人,字长卿。生卒年月不可考,约与孔子同时代。曾以兵法求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助其变法图强。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
作为古代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家,孙武的一生绝对算得上出彩,他生长于武将之家,在他的身上不可避免地闪耀着军事的才华,他的三十六计,不仅是孙武一个人的智慧,更是人民千百年来的思想结晶,这一本交织着谋略、
孙武(?∼西元前1105) 春秋末期吴国军事思想家孙武《孙子兵法》是从战国时期起就风靡流传的军事著作,古今中外的军事家们都使用其中论述的军事理论来指导战争,而且,其中论述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被运用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谋臣替国家出谋划策,孙武这样的武将就为国家出生入死。在军事领域,孙武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孙子兵法是世界级的兵书,“兵不厌诈”、“反间计”等都是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北部)人。在春秋战国这一历史阶段,百家争鸣,而孙武则是兵家的代表人物,被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又称“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据《左传》所记,孙武的先祖其实不姓孙